高以翔不幸去世,引發對於運動的深思。如何避免運動悲劇的發生?

11月27日凌晨,藝人高以翔被爆在錄製浙江衛視綜藝節目《追我吧》時暈倒。有現場網友稱,高以翔曾心跳停止3分鐘,經過十多分鐘的心肺復甦搶救後,送往醫院進一步救治。後經紀公司證實,高以翔搶救無效去世,年僅35歲。

高以翔不幸去世,引發對於運動的深思。如何避免運動悲劇的發生?

高以翔不幸去世,引發對於運動的深思。如何避免運動悲劇的發生?

高以翔(Godfrey Tsao),1984年9月22日出生,原名曹志翔,臺灣省臺北市人,華語影視男演員、模特,畢業於卡普蘭諾大學。先後出樣演過《愛情魔發師》、《女人不壞》、《桃花小妹》、《勝女的時代》、《遇見王瀝川》、《神武趙子龍》等影視劇作品。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可能就是“遇見王瀝川”裡高以翔飾演的王瀝川了。但世上“王瀝川”,年僅35歲的鮮活生命因為一檔綜藝節目,跑步中出現心臟驟停而意外的消逝在茫茫的人世間。再次我們只能願逝者安息。

平時關注娛樂圈的朋友,會知道高以翔經常健身,並經常和朋友一起打籃球,身體與身材是非常好。但為什麼會出現這樣讓每一個人不願意看的心痛的事情呢?頻發的“運動猝死”主要什麼原因引起的?又如何避免呢?

運動性猝死是指因為過量的運動導致死亡。對運動性猝死的定義是在運動中或運動後即刻出現症狀,24小時內發生的非創傷性死亡。強調猝死發生在運動中或運動後,而且患者從發病到死亡也就在幾十秒、幾分鐘之內,這是運動猝死最重要的特徵。

在歷史上有會因運動猝死而引起關注的事件有很多。比如美國的馬拉松運動員吉姆·菲克斯、俄羅斯花樣滑冰運動員謝爾蓋·格林科夫、中國的排球運動員朱剛,2004-2005連續兩屆北京馬拉松出現參賽選手運動猝死的事件,2017年,54歲的愛立信(中國)有限公司總裁楊邁由於連日超負荷工作讓心臟不能承受,猝死在健身房的跑步機上,等,專業或者非專業運動人事頻發出現的運動猝死或者猝死事件,讓大眾很震驚。那麼這些對他人來說,看起來身體都非常好的,為什麼會發生運動猝死呢?

專家認為,大部分這樣運動猝死主要是由心源性猝死所引起,但這並不是單一的原因。不科學健身或長時間過度疲勞,運動和潛在的心臟病共同引起的致死性心律失常等原因都可能運動猝死。這就必須引起警惕,避免此類事件再次發生。那麼如何才能避免運動猝死發生呢?

高以翔不幸去世,引發對於運動的深思。如何避免運動悲劇的發生?

有人會問難道不運動嗎?答案肯定是否定的。我們在平時還是要注意體育運動的,這樣才能保障身體免疫力的提高,各種機能的保持,延緩衰老,改善亞健康等,才能使我們更好的生活與工作。但運動時,我們要知道適量,注重一些做運動準備。

第一,在參加運動活動或者運動比賽前,要加強對身體狀態的檢查,儘早發現運動猝死發生的高危人群,做好早預防。主要發現無心臟疾病史、暈厥病史、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或冠心病等。

高以翔不幸去世,引發對於運動的深思。如何避免運動悲劇的發生?

第二,運動之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熱身。充分的熱身不僅能夠避免運動過程中的受傷,同時也很好地避免運動猝死事件的發生。

第三,對於很少運動或者長時間未運動的人群,一定不能猛然的參見劇烈運動,負荷很大的長時間運動。運動要一點一點來,循序漸進,不能急功近利。

第四,運動要視自己的具體身體狀況而定。如果覺得身體狀況不適,可以選擇走路,伸展等輕運動,或者不運動,選擇身體狀態良好時,再進行運動活動。

第五,運動後,一定要注重放鬆拉伸。運動後的拉伸與放鬆是非常重要,拉伸可以放鬆緊張的肌肉,緩解對關節的磨損,是呼吸平穩,從而避免運動後的受傷。

高以翔不幸去世,引發對於運動的深思。如何避免運動悲劇的發生?

第六,運動後,一點要注重蛋白,鹽,碳水等元素的補充。一般在運動半小時後補充為好。喝水要少量,小口。

高以翔不幸去世,引發對於運動的深思。如何避免運動悲劇的發生?

第七,注重健康的生活習慣。餐食合理,不要熬夜,注意休息等。

高以翔不幸去世,引發對於運動的深思。如何避免運動悲劇的發生?

第八,運動過過程中,要注意各項數據的監測。特別是心率。

第九,遵守科學訓練的原則、遵守訓練的衛生和患病後恢復訓練的原則。

第十,爭分奪秒,現場施救。當出現猝死情況後,在場的人要立即進行專業性的搶救。同時,判斷患者的意識和呼吸,如果患者無反應且無呼吸或瀕死嘆息樣呼吸,立刻向旁邊的路人呼救,請求幫忙撥打120。

我們現在提倡全民運動熱。平時注意運動,加強身體鍛鍊是必須的。但我們一定要注意遵循科學的運動規律與方法,來儘量避免運動受傷與運動猝死的悲痛的事件發生。願每一人都能保持健健康康的生活與工作狀態。

最後,年輕的生命已去,只願逝者安息,生者珍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