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片電影“脫胎換骨”科技在行動

你看過黑白老電影嗎?你家裡誰是那個能哼起老電影片頭曲的人?

記憶裡,當電影還是黑白膠片電影的年代,

很多人為了看一場電影搭車坐著或站著好幾個小時去到鄰村或者城裡。

賣冰棒和賣甘蔗的小販此起彼伏的聲音,斑駁的畫面,微顫的聲音,是不少中國人的電影初體驗。

《地道戰》、《地雷戰》、《三毛流浪記》、《鐵道游擊隊》、《紅色娘子軍》是不少中國人耳熟能詳的老電影。

在物質條件匱乏和技術落後的年代,

一批批中國電影人發揮了自己的智慧和創造力。

這些老電影記錄了中國的歷史。

反映的是一個時代的人文風貌,濃縮了一代人的喜怒哀樂。

《地道戰》讓觀眾學習到基本的軍事知識,影響和教育了幾代人。

截止2012年觀眾人次近30億,創造了世界電影史上觀眾人次的紀錄。

膠片電影“脫胎換骨”科技在行動

1965年《地道戰》

所有80後都有著一段共同的記憶:到六一兒童節電視臺就會重播《三毛從軍記》。這部電影既吻合了兒童電影的“快樂原則”,又是一部後現代主義的傑作。

膠片電影“脫胎換骨”科技在行動

1992年《三毛從軍記》

《英雄虎膽》裡面王曉棠扮演的女反派阿蘭扭著倫巴舞出場驚豔了四座。影片上映後,大街小巷出現了許多學跳倫巴舞的青年男女。

膠片電影“脫胎換骨”科技在行動

1958年《英雄虎膽》

隨著科技的進步,高清數字格式成為電影的主要存儲介質,膠片逐漸退出了歷史的舞臺。

2018年國產電影票房達到了609億元,中國已經成為電影產業的超級大國。

人們已經習慣了清晰的聲音、高清的畫面和酷炫的特效。

而這些承載著一代人珍貴的記憶的膠片電影卻正在進行一場與時間的戰爭。

中國電影資料館館內保存有自1922年以來的近3萬部中國電影,拷貝素材超過60萬本。而這裡有很多電影膠片有著老化、發黴、汙染、掉色、丟幀等問題。

膠片電影“脫胎換骨”科技在行動

中國電影資料館

在中國電影資料館的修復操作間裡,疊放著已經被歲月侵蝕的電影膠片,上面劃痕、斑點清晰可見。

膠片電影“脫胎換骨”科技在行動

工作人員在修復間工作

2006年,中國電影資料館啟動了“電影檔案影片數字化修護工程”項目,開始發現、收集、拯救和保存中國膠片電影的工作。

技術人員需要對破損膠片進行清潔後,先把膠片用專業工具進行物理修復,之後進行數字化轉化。

膠片電影“脫胎換骨”科技在行動

膠片修復工作

看似簡單,但整個過程必須精雕細琢。尤其是“膠轉數”之後的修復,需要技術人員長時間盯著電影屏幕一幀一幀地檢查和修復。

技術人員們一天的工作下來,往往是頭暈眼花。

電影膠片一秒鐘是24幀,也就是24張單個的照片。

一位熟練的技術人員一天工作14個小時最多完成200幀的畫面修復,而一部90分鐘的影片大約有13萬幀畫面,完全修復需要一個成熟的團隊花費半年時間。

而現在國內這種成熟的團隊鳳毛麟角,人才空缺極大。

13年來中國電影資料館已經完成了7000部電影的修復,然而還有15000部電影待修復。

要把現有的受損母版膠片全部修復,還需要50年時間。

然而在這50年裡,這些膠片加劇劣化。

而聲音修復比畫面修復更難也更耗時,很多聲音資料可能就在時間無情的流逝中丟失了。

膠片電影“脫胎換骨”科技在行動

聲音修復前後對比

為了解決這個難點,膠片聲音智能修復技術應運而生。

90分鐘的電影,成熟的團隊三個月以上才能完成的聲音修復工作,人工智能只需要一週的時間。

這項技術大大地減輕了修復人員的工作壓力,也讓老電影修復這場漫長的持久戰能夠提前勝利。

而膠片聲音智能修復技術也將在《機智過人》的舞臺上接受挑戰,

檢驗比起傳統膠片修復技術,智能修復技術是否更能受到觀眾的青睞。

為了嚴格對修復質量把關,節目組請來了八一電影製片廠的原廠長,

也是中國著名錶演藝術家——王曉棠。

膠片電影“脫胎換骨”科技在行動

王曉棠年輕時

她是《英雄虎膽》裡面驚豔四座的女反派阿蘭

《野火春風斗古城》裡面一人分飾兩角飾演金環、銀環

也是一人分飾兩角,進行了金環銀環的配音

在1995年為紀念世界電影誕生100週年暨中國電影誕生90週年時,她被評選為“中華影星”和“世紀影人”

膠片電影“脫胎換骨”科技在行動

王曉棠在《機智過人》現場

而王曉棠將作為聲音見證人觀看三部由她主演的修復後的電影

選出她認為修復得最好的兩部

而這三部電影中有傳統修復的也有人工智能修復的

聲音修復不僅是對我國優秀電影作品的保護,更是對中國當代文化藝術的延續和傳承。

人工智能助力聲音修復,讓無數經典的電影藝術作品重現真容。

傳承電影文化,凝聚藝術精華,科技在行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