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思考:揭秘“手机试玩”“在家玩手机就能赚零花钱”套路

引文:对于某一部分人群在网络上屡见不鲜的“手机兼职”

创业思考:揭秘“手机试玩”“在家玩手机就能赚零花钱”套路

创业思考:揭秘“手机试玩”“在家玩手机就能赚零花钱”套路

创业思考:揭秘“手机试玩”“在家玩手机就能赚零花钱”套路

在闲鱼和求职网站上,总能看到以“IOS 苹果 手机 兼职 做任务 赚零花钱 轻松”为关键词的项目,并且发布项目的是很多个不同个体,发布的内容又大体相似。

涉世不深的网民可能就直接去联系贴出来的微信或者公众号了,上过当的朋友们都知道,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赚钱”和“轻松”这两个关键词联系起来的时候,通常都提示“骗子”。

这是一种新的骗局吗?请诸位跟随作者一同探索。

接触

作者在一个兼职网站上申请了这个兼职,对方应该是直接在兼职网站上留下了他的微信号,在我申请兼职后就提示让我添加这个微信号和雇主联系。

添加了这个微信号之后,很快,便收到了消息。

创业思考:揭秘“手机试玩”“在家玩手机就能赚零花钱”套路

这里还存在一个疑问:在兼职申请的时候,有一个要求是只要苹果手机,但是提示语却显示也有安卓手机做任务的渠道。

点进链接,是这样一个页面。除了苹果安卓的引流,还有一些新手教程和常见问题解答。看起来挺贴心的。

创业思考:揭秘“手机试玩”“在家玩手机就能赚零花钱”套路

点进苹果兼职。这个页面展示了很多个平台。大约有30+个。

创业思考:揭秘“手机试玩”“在家玩手机就能赚零花钱”套路

点进第一个平台。

创业思考:揭秘“手机试玩”“在家玩手机就能赚零花钱”套路

创业思考:揭秘“手机试玩”“在家玩手机就能赚零花钱”套路

创业思考:揭秘“手机试玩”“在家玩手机就能赚零花钱”套路

创业思考:揭秘“手机试玩”“在家玩手机就能赚零花钱”套路

然后跳转到了平台的注册页面。提示要下载一个app。

这就引起了我的警觉,这个app不是在app store能搜索到的正规app。

有些app开发出来并不是直接上架到app store。比如说,企业需要给员工内部分享信息打卡签到,要制作一个给企业中持有ios手机的员工用的app。出于各种各样角度考虑,苹果不允许开发者未经授权分发app,所以提供了一个企业开发者的证书,允许你制作一个不在app store里上架,但是可以在网页里分发的app。

但是别有用心的人发现了这个证书的其他用处:分发因政策或者其他限制无法上架的app。(比如说某些视频软件...还有迅雷)

所以这个平台是因为什么只能用企业开发者证书来分发这个app呢?

通常安装这样的app,要在手机 设置-通用-描述文件与设备管理 里信任app的开发者。那么这里选择信任会不会导致其他的安全问题呢?

创业思考:揭秘“手机试玩”“在家玩手机就能赚零花钱”套路

这个“已验证√”的标志意味着这个证书对个人财产安全并没有损害。也就是说这个平台并不是想窃取用户的个人信息,而是有其他的目的。

除此之外,我报名的这个兼职的雇主和平台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呢?雇主要我去多个平台干活,他是扮演了一个中介的角色吗?

姑且继续按照平台提示走下去,因为是否能够拿到报酬,要干什么样的活,以及是否这是一个陷阱这三个问题还没有得到解答。

创业思考:揭秘“手机试玩”“在家玩手机就能赚零花钱”套路

点击试玩应用。

创业思考:揭秘“手机试玩”“在家玩手机就能赚零花钱”套路

随便点第一个。

创业思考:揭秘“手机试玩”“在家玩手机就能赚零花钱”套路

任务的流程大概是:

  1. 在app store上搜索关键词,下载应用
  2. 允许下载的应用联网,并让平台的app识别,开始计时3分钟
  3. 领取报酬(1元-2元不等,但是大多数时候是几毛钱)

报酬是真实的。因为我没有截提现时候的图,但是我的微信里还有付款入账的通知。

创业思考:揭秘“手机试玩”“在家玩手机就能赚零花钱”套路

创业思考:揭秘“手机试玩”“在家玩手机就能赚零花钱”套路

进一步的思考

平台赚钱的机制大概是这样的:

苹果商店排行的机制应该是,按某一关键词搜索,下载了某个应用的人越多,这个应用的排行就会被排到前面去(和*度的竞价排名不一样)。

而软件供应商想要自己的软件被更多的曝光,于是他付钱给平台,然后平台把任务分发下去,让平台的用户去下载,并支付相应的报酬,以达到刷榜的目的。

平台软件在其中起到的应该是监测要刷榜的app是否被有效运行的作用。

除此之外还有注册任务。注册任务拿报酬的机制大概和支付宝红包类似。是通过平台指定的注册网址去注册,然后平台拿邀请奖励,再支付其中一部分给用户。

平台数量很多,要刷榜的app的数量应该也是可观的。

所以每天兢兢业业地做任务,真的能达到兼职网站上所宣称“只要付出时间稳定收入120+”吗?

其实还是玄。每个平台放任务出来的时间不一样,大多数都是在下午3、4点之后,并且每个任务是有名额限制的,做完这个平台做那个,做完两三个平台说不定其他平台都没有任务了。花上一两个小时网速过得去的话每天赚到2、30还是可以的。

其实质还是时间换金钱的体力劳动。并且不那么辛苦,所有的操作就是:抢任务——等待下载完成——设置网络权限——确认平台助手已经正确识别——领取奖励。在等软件下载的过程中和等待平台助手确认有效的3分钟还能做些其他的事情。

但是,重复体力劳动是机器才会做的事情。

虽然苹果手机并不像安卓可以做到根据某一逻辑来模拟点击,达到机器帮刷的目的,但是我们还可以在其他方面做一些思考。

比如说,为什么有这么多人要来做平台推广?推广者和平台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

创业思考:揭秘“手机试玩”“在家玩手机就能赚零花钱”套路

点进“邀请赚钱”。

创业思考:揭秘“手机试玩”“在家玩手机就能赚零花钱”套路

创业思考:揭秘“手机试玩”“在家玩手机就能赚零花钱”套路

从图片中提示我们,这个平台的邀请赚钱的规则是:每当一个人通过我们的链接注册后,他每做一个任务,可以为我们赚到1元钱。

也就是说,拉一个人来干这个,很容易自己就收入10元钱,所有要做的只有一件事——拉人来干。

再考察一个其他的平台。

创业思考:揭秘“手机试玩”“在家玩手机就能赚零花钱”套路

创业思考:揭秘“手机试玩”“在家玩手机就能赚零花钱”套路

创业思考:揭秘“手机试玩”“在家玩手机就能赚零花钱”套路

答案已经呼之欲出了,让我们理一理思路。中介(推广)的赚钱机制是这样的:

  1. 在每个有邀请奖励的平台上注册账号。
  2. 建立一个网页,将自己的分享链接罗列出来。
  3. 编一个看起来轻松的手机兼职的文案进行推广。寻找兼职的人必定很闲,也会尽可能地寻找轻松的工作,所以就成为了推广的首要目标。
  4. 躺着收钱

于是整个链条是这样的:软件商——平台——分发者——打工仔。

而推广的实质,就是流量。

更进一步的思考

推荐拿奖励,这个营销策略似乎也是最近这几年兴起的。最典型的莫过于支付宝的扫码送红包——扫码的人越多,你拿的钱也越多。如果扫码的人不常用支付宝,你替支付宝培养了他的消费习惯,那好,给你个大红包。三赢。并且一点也不像是推广。由此衍生而出的,优秀的推广者推着白菜去大爷大妈居住的小区里面开展“白菜不要钱”

创业思考:揭秘“手机试玩”“在家玩手机就能赚零花钱”套路

也有一些“网络乞丐”在微博上到处发“王思聪的福利”,还装模做样刷了几条评论在底下感叹抢到了一个超大红包。

创业思考:揭秘“手机试玩”“在家玩手机就能赚零花钱”套路

同样的推广行为,为什么前者优秀呢?首先,精准地面向不常用支付宝的人群,并且抓准了该部分人群喜欢占小便宜的心理。其次,推广手段有新意。把后者冠名为网络乞丐的原因与前者类似,经常刷微博的人用支付宝的次数也不会少。并且,第一个想出这个办法的人是天才,第二个是人才,现在都过多久了,这个图在微博上都被P烂了,看到都觉得引起不适。支付宝似乎也在抵制这种行为,增加了一个举报按钮,对这种骗扫红包进行了整治。

除了“扫码送红包”,各大商户对邀请新用户都有奖励,淘宝、支付宝、京东,等等。相应的,也产生了很多专门推广这些平台来“薅羊毛”的产业,比如说开大巴接村里人进城注册手机号开淘宝开支付宝之类的……

说了那么多,不难发现,现在流量 = 金钱。能拉来更多的人,就会给你更多的钱。由此衍生了许多的创业思路。

回到我们今天的主题。成为一个“手机试玩”推广者我们的成本是什么?

  1. 一个域名。一个top结尾的域名只要10¥一年。cn结尾的只要30¥左右一年
  2. 一个承载网页的服务器。最便宜的云服大概是260¥一年。按量付费的话只要100¥
  3. 制作一个网页。
  4. 编写一个文案。
  5. 到处发发发

就算成本是300块吧。拉到1人1个平台是10块钱。但是架不住人多平台多呀。推广得好钱不就来了么。

不过,这样从某种方面,不是也促使app store的排名机制变相变成了竞价排名吗……

结束语:这篇文章说了什么?

  1. 流量创造财富
  2. 探索性的思考与总结能给自己带来灵感与提升,重复劳动不能,搬一万块砖头能学到的也只有怎么搬更省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