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张泳笔记之船楼将军东移函谷关1

2019张泳笔记之船楼将军东移函谷关1

记录心中所想,见到人性善恶,张泳向您问好。

今天写一部原创人物传说,由于老家离汉函谷关很近,上小学时经常从函谷关经过,长大就多了一份汉关情怀,到函谷关照了一张照片,用作文章封图。本人写作水平有限,情节纯属虚构,如有不足之处,望见谅。

公元前143年初春的一天,在新安县南湾村的一农户家里,出生一男孩,他就是后来的西汉名将楼船将军杨仆,杨仆东移函谷关、南下平叛南越、征伐朝鲜的功绩,流传至今。

杨仆出生的新安县山岗起伏,田地肥沃,物产丰富,民风淳朴,一条涧河由西往东流向洛河,贯穿县境,在涧河不远处,有一个村庄叫南湾村,村中居民,大部分是杨姓,其中有一大户农家,这家主人年过四十才得一子,他给儿子取名杨仆,希望他长大后文武双全、光宗耀祖。杨仆自幼聪明伶俐、知书达礼,乡里之间都称他杨郎。

五岁的杨仆见村中的农户农闲时间练武健身,便也跟着舞棍弄棒、踢腿折腰。杨仆身体轻捷,学武时间长了,居然也有了套路。家人怕他身体娇嫩,日后多病,见他这样蹦蹦跳跳,甚长身体,也乐得他习武健身。

杨仆满七岁后,开始启蒙认字,一晃两年,又读《论语》。杨仆虽聪明过人,先生教过就会,但有一点,他的心思却不在学业上,每天都要跑到村中的练武场看农户练拳。有时一看半天,把读书的事早抛在九霄云外,甚至连饭也忘记回家吃。让家人一连几遍地来叫,才肯回去。教书先生知道这是杨家的独子,顶在头上怕摔着,捧在手里怕滑掉的宝贝,如何能严加训责,就由杨仆学武逃课,但杨仆总能做出教书先生出的考题。

一心指望杨仆学业有成的家人,见杨仆不专心读书,恨不成器,但又一想汉朝经常在边关和匈奴人打仗,儿子杨仆学好武术,如果以后能统领军队也许同样大有前程。便商量,送杨仆到离家不远的玉石山上一神仙方士处,学习本领。

玉石山上这位方士姓李名和,此人仙风道骨、鹤发童颜,不知几百岁,他乃老子李姓家族人士,李姓家族后来分散全国各地,有一支到了汾阴,李和出生在汾阴,从小学习黄老之学和春秋战国以来的神仙方术,追求长生不老、得道成仙、济世救人。《资治通鉴汉纪十二》记载“公元前113年,汾阴方士于土中得宝鼎献于汉武帝。”

汾阴方士李和学有所成后,历游天下,来到新安县玉石山后,见到此山灵气游动,直冲天宵,乃修仙之宝地,就在山里一石洞之中住了下来。玉石山是当地百姓的禁地,因为山上有马腹灵兽,《山海经》记载“其状如人面虎身,其音如婴儿,是食人。”马腹以前把上山打柴的百姓吃掉,人们不敢上山后,它就经常下山伤害活吃百姓,黎民百姓苦不堪言。李和来到玉石山下刚好遇到一只马腹下山吃人,看到李和后猛扑过来,李和单手一划,千钧之力打向马腹,只听马腹一声哀嚎,飞出十丈有余,重重摔在地上,马腹口吐血沫又扑了上来,李和折下一支柳树枝,轻轻一甩,马腹凌空飞起,又重重摔在十丈开外,身上多了一道深深的血痕,往外冒着污血,李和缓步来到马腹面前,马腹吓的浑身发抖,不敢直视李和,李和轻声说道“我要在这里修仙三年有余,你不可再吃人,要听我使唤,不然今天就灭了你。”马腹毕竟是灵兽,虽不能言,但能听懂人语,立马低头鸣叫,愿意听命于李和。李和就骑着马腹上了玉石山,这只马腹是玉石山的王者,其他马腹和野兽见到它们的山大王顺从于李和,也都不敢再伤害百姓,只在山上抓些野兔野鸡充饥。李和在山中发现一天然岩洞,洞中灵气充盈就进入洞中,静心修仙,洞口有马腹看守。山下百姓见李和降伏马腹等野兽,都奔走相告,称呼李和为活神仙。上山拜谢,李和也走出岩洞和百姓攀谈。

杨仆家人听说有仙风道骨之人住在玉石山上,就经常拿些生活用品前来拜见,跟李和不断求教来往,尊称李和为仙人,李仙人见当地村民淳朴,就在修仙之余到玉石山上采些草药,为村民治病救人、感化百姓,玉石山灵气逼人,草药的效果特别好,李仙人给村民治病都是药到病除,李仙人还教村民一些武术,让村民防身健体,避免山上野兽的伤害。杨仆跟村民学的武术原就是李仙人所教。但李仙人从不收徒,杨仆家人备了厚礼到玉石山上求李仙人收杨仆为徒。

本文就写到这里吧,感谢阅读,祝各位生活顺心,关注一下,及时看到更新内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