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王偉:清明日記

記者王偉:清明日記

又是一年清明時——

“中華民族、哀悼日、清明節、烈士”,摸著良心說,我是看了教育平臺、溫習過溝通方式才試圖講給孩子聽的。

曾經,那些前輩帶著自己的家仇國恨為我講述的機會,我不是忽略就是忘卻;所以,即使孩子拒絕聽,我也不會責怪她什麼。

記者王偉:清明日記

死與生,都擔得起最高規格的尊重。提前收拾房間,打開窗,和孩子一起莊嚴地守候那一刻。

上午十時整,湖南路和柳園路上的汽車嗽叭與防空警報先後響起,在鳴響中,我和孩子一起默默低下頭,閉上雙眼,在回想中悼念……

記者王偉:清明日記

這一刻,我們放下了對烈士的崇拜和對病毒緣起的執念:無論是被統計的一線殉職的388人,還是被統計在數的3338名病故者,再或是沒有來得及被統計的那些不幸因疫情罹難的親人們,他們為了民族平安,或衝鋒在前,或被重創在先、直到沉眠……所以,無一例外,此刻,他們都堪稱英雄!

告祭逝者的是同樣的敬重,國殤之痛,是同體的哀慟。留給我們的,是深刻的疤痕、僥倖的平安和無盡的追思。

三分鐘之後,耳邊漸漸恢復了平靜。

記者王偉:清明日記

痛定思痛,我不奢望孩子聽得進所謂的“教育“,只希望孩子能記住一句話:

人與人,最遠的距離不是生死之別,而是遺忘之痛。

願她此後清明日,在祭掃家祖之前,能夠南望江漢,燃一瓣心香,感念各方英烈濟世的恩德。

我想,哀之日久,必能有所鑑戒;而這些,如同學步,還要由她自己慢慢體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