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

民,以食为天

近日新闻,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警告,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如果不尽快采取措施,预计4月至5月就会出现粮食供应链被扰乱的情况。某些地方还出现的抢购屯粮的情况。(具体新闻参考中国新闻网、西安日报、今日头条等媒体的报道。)


民,以食为天

截图:联合国粮农组织官网

就此问题,4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农业农村部和国家粮储局集中回应了相关问题。

民,以食为天

3月4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 新华社记者 张玉薇 摄

新华社记者 张玉薇 摄

总结起来就是:

1、进口粮食的情况

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司长魏百刚称,我们国家谷物年度进口数量不大,去年净进口1468万吨,相当于不到300亿斤,仅占我国谷物消费量的2%左右。而进口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调剂需求结构,更好满足人们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需求。

也就是说我们家常菜吃多了,偶尔给让大家换换口味,叫个外卖。

民,以食为天

2、目前国家存粮情况

之前,每年夏粮、秋收的时候,都说又双叒叕丰收了。2019年我国粮食总产量13277亿斤,比上一年增加0.9%,实现"16连丰收"。

在4日的发布会上,魏百刚司长还介绍,我国粮食连年丰收,并且已连续五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去年粮食产量是13277亿斤,创历史新高,小麦多年供求平衡有余,稻谷供大于求,口粮绝对安全有保障。人均粮食占有量,2010年以来持续高于世界平均水平,2019年(人均)超过470公斤,远远高于人均400公斤的国际粮食安全的标准线。

同时,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粮食储备司司长秦玉云表示,疫情发生以来,粮食和物资储备部门加强市场粮源调度,有序组织拍卖政策性粮源,有效保障了市场需求。目前为止,没有动用过中央储备粮,除了个别市县,绝大部分地区也没有动用过地方储备粮。

也就是说一切正常,没什么可担心的。

民,以食为天

3、未来我国粮食状况

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潘文博表示,今年粮食种植意向面积是稳中略增的,目前夏粮长势较好,丰收有基础,春播进展总体顺利,应该说,粮食生产已经有了一个好的开局。“粮食多年丰收,库存较为充裕;夏粮丰收有望,春播进展顺利;口粮完全自给,国际影响有限;米面随买随有,不必囤积抢购。”疫情期间,国家持续出台扶持农业生产的政策措施,今年全年粮食丰收是大概率事件。

也就是说,对于粮食,我们未来可期。

民,以食为天

民,以食为天

以上新闻只是想说明,其实我们不必恐慌,国家是有安排和考虑的。而且别忘了,中国是农耕大国,中华文明也是农耕文明。我们曾经常听的一句话是,中国10亿人民,8亿农。在看看自己的家庭,往上倒3、4辈,至少8、9成的人都是农民。当然现在即使这个比例下降了,但农民的人口占比也还有40%+(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中国人口数量有关数据,其中全国农村人口数量有57661万人,占比41.48%。这是2017年下发的相关数据,仅供参考)。所以,对于中国人来说,粮食问题是天大的问题。

而外部情况,正如国际粮农组织所担心的,一些传统上就缺粮的,可能更艰难。由于运输的障碍和问题,在食物的品种上可能出现一些不平衡。但对于中国来说,运输的问题基本已经不存在了,牺牲掉两个月(其实算起来就一个多月,因为春节的原因,很多的事情也是基本停滞的),我们已经基本挺过来了,只要继续加强防控、注意细节,我们的疫情真的基本结束了。

这里想特别说一下中国人除粮食外,最大的消费品——猪肉,去年由于非洲猪瘟的问题,猪肉的供给受到很严重的影响,加上突发的疫情,可以说猪肉的问题很严重,但是在中央统一部署和各地政府的积极努力下,这个问题其实也得到了极大的缓解。也是由于疫情的发生,使得人员流动的停滞,也在某种程度上阻止了猪瘟的进一步传播,使饲养也得到了缓冲,已经在快速的恢复中。

而说到粮食的问题,我们就会说到以袁隆平院士为代表的一代,甚至几代,我称之为“护粮人”的广大的农业科技者。由他们在守护着我们的粮食安全,这几十年来我们可能都已经忘记饿的感觉了吧!!!所以其实真的没有必要恐慌。

声明: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本人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