丢失情感的《亲爱的客栈3》变身职场管理修炼场,然而观众不买账

《亲爱的客栈3》至开播以来节目评分一路走低,目前某平台上网友评分才可怜的3.6分,相比较第一季、第二季6.0以上的评分,第三季的“亲爱的”可谓是弱爆了。

丢失情感的《亲爱的客栈3》变身职场管理修炼场,然而观众不买账

丢失情感的《亲爱的客栈3》变身职场管理修炼场,然而观众不买账

《亲爱的客栈》节目的初衷就让明星们体验客栈的经营,感受一下与拍戏浑然不同的体验。第一季中是结婚十年的夫妻、相识多年的年轻情侣和一个单身狗的组合;第二季则是成熟夫妻和单身男青年之间有关世代关系的探讨。大家可以清晰地发现前面两季都有夫妻或者情侣的组合来体现“亲爱的”。到了第三季变成了单身狗的混乱组合再加上一个严厉的管理者,没有了“亲爱的”,只剩下了客栈。

丢失情感的《亲爱的客栈3》变身职场管理修炼场,然而观众不买账

可以看出《亲爱的·客栈》虽然在人员构成上有一定的改动,但节目仍然以合伙人的故事为核心展开对“亲爱的”的阐述。换句话说,刘涛在前两季中虽然有经营者和人妻两个身份,但节目中仍然更强调人妻身份。第三季刘涛单独出现,又相对严厉,可以说从根本上削弱了刘涛“人妻”的身份,更强调客栈经营的专业度。

丢失情感的《亲爱的客栈3》变身职场管理修炼场,然而观众不买账

《亲爱的客栈3》弱化了体现“亲爱的”情感,更突出客栈的经营与管理,虽然还是由前两季大家非常喜欢的刘涛坐镇,但是口碑却无法与前两季相比,其原因真的值得深思。

因为有爱,所以喜爱,观众其实就是这么情绪化

第一季第二季的刘涛扮演的是贤妻良母的角色,在节目里她就是大家的大姐姐,呵护着这么一群年轻的弟弟妹妹。最大的亮点是刘涛和王珂夫妇俩的的感情,看起来很家常,很真实。


丢失情感的《亲爱的客栈3》变身职场管理修炼场,然而观众不买账

有人说刘涛嫁给了金钱,看了节目才知道刘涛其实是真正的嫁给了爱情,享受这爱情。生活中如此,节目中亦如此。节目中大家被刘涛与王珂的相处方式深深地感动,整个节目充满了亲情,爱情,友情。

丢失情感的《亲爱的客栈3》变身职场管理修炼场,然而观众不买账

还记得刘涛安慰清子的画面吗?“你真心喜欢一个这么踏实的男生这么多年,无论他是什么样无论他承担什么样的压力,你跟他吵跟他闹,其实都是一种小小的宣泄,其实你渴望的这种爱和安全感,有的时候是这个男孩无法给你的,但是又是他能给你的。刘涛的话深深地感动到了清子,清子当场留下了热泪。

丢失情感的《亲爱的客栈3》变身职场管理修炼场,然而观众不买账

温暖体贴的大姐姐,温柔贤淑的妻子前两季真的体现的很好,刘涛演绎得很到位,也让观众无比喜欢。

第三季里刘涛摇身一变成安迪,再过一把《欢乐颂》的瘾

《亲爱的客栈3》里,管家们刚出镜,就收到了一份应聘登记表,以及一份最终只能选出一名最终合伙人的说明书。管家们一开始肯定也没有想到刘涛能够把综艺节目玩得这么较真。冲着综艺节目去,奈何活生生的成为了步入职场的新人,第三季在节目一开始就给大家营造浓重而又残酷的职场味道。


丢失情感的《亲爱的客栈3》变身职场管理修炼场,然而观众不买账

从吴磊刚到旅馆与陈翔的聊天就可见分晓,一入客栈仿佛就步入公司一样,刘涛已不是平时的涛姐,在这里她就是高高在上,拥有无上权力的大老板。从节目的一些细节中我们看以看出一些端倪。老板所到之处,老板助理或者大管家都先备好老板还喝的茶或者咖啡,这就是老板的威严,老板的范。

丢失情感的《亲爱的客栈3》变身职场管理修炼场,然而观众不买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亲爱的客栈3》中节目组策划了一套严谨的考核制度。身为刘涛的大老板无时不刻不在鞭打着管家们,盈利,成本考核,能力考核,绩效考核等等,而对大管家们进行的能力考核,更是充分体现了老板权利。

丢失情感的《亲爱的客栈3》变身职场管理修炼场,然而观众不买账

在《亲爱的客栈3》里,刘涛的形象真的较之前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温柔的刘涛不见了,剩下的只有严厉。导演组想在第三季突出刘涛的管理、运营客栈的能力,以及充当黑脸角色的大老板。当从刘涛的表演来开,其他她确实做得很到位,专业,也配得上老板的地位。但是让观众们整天看着一张摆着严肃脸的刘涛,又怎么喜欢得起来呢。

丢失情感的《亲爱的客栈3》变身职场管理修炼场,然而观众不买账

不懂管理的管理者,管理失败案例大剪辑

《亲爱的客栈3》中,马天宇、张翰、吴磊都轮流体验了一把大管家的瘾,然后实际表现却差强人意。工作分配不合理,员工效率低下,工作计划不完善等等在节目中一一呈现,大管家们确确实实通过《亲爱的客栈》提升了管理能力,可是对于观众来说真心太难受。

丢失情感的《亲爱的客栈3》变身职场管理修炼场,然而观众不买账

张翰当大管家的那一期里,一来对于活动经费的考虑就不得当。当着老板的面要2500的预算,老道的刘涛当面回答他1000就顶天了,这是身为职场管理者对经费预算不足的一个体现。

丢失情感的《亲爱的客栈3》变身职场管理修炼场,然而观众不买账

在布置妇女座谈会场时,张翰的表现也同样缺乏经验。座谈会的主旨是希望大家能否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可张翰的对会场布置让刘涛较为不满,老练的刘涛建议了面对面长桌布置或者U型的布置方式,以便大家能够不回头就可以自由地交谈。

丢失情感的《亲爱的客栈3》变身职场管理修炼场,然而观众不买账

马天宇作为管理者真心是灾难。马天宇性格很好,不凶不抢,但是太过情绪化。作为管理者与合伙人意见不合就生闷气,不懂统筹规划,他其实适合做一只独狼,啥事都包揽在自己的身上,看看在厨房中做菜的马天宇是不是很认真,其实他真的喜欢安安静静不被打扰。马天宇成就不了唐僧,干的活却像是沙和尚,老老实实,有一做一,要的就是简单快乐。

丢失情感的《亲爱的客栈3》变身职场管理修炼场,然而观众不买账

吴磊与马天宇恰好相反,工作只会往外丢,他不管过程,只要结果,这点倒是有点符合最高管理者的作风。可是,吴磊毕竟不是最高管理者,刘涛才是。吴磊这样的工作方式也是造成管家们的不理解,工作中的矛盾也是频发,试问这样怎么能把工作管理好。

丢失情感的《亲爱的客栈3》变身职场管理修炼场,然而观众不买账

节目组一味体现管理者的能力,却忽视了员工们感情的培养。在《亲爱的客栈3》中,极少看到管理者们敞开心扉的交谈,更多的是对工作中琐事的讨论与争执。

《亲爱的》缺少情感的铺垫,缺乏专业的职场经验,看着像是过家家

《亲爱的客栈3》突出职场的严肃性,弱化了情感环节,在观众们看来缺乏了温情。一个综艺节目能否吸引观众无非是娱乐气氛,人物的情感;而在《亲爱的客栈3》偶尔也能看到短暂的笑点,但是整体风格太过严肃。

丢失情感的《亲爱的客栈3》变身职场管理修炼场,然而观众不买账

严肃的风格里面,人物没有娱乐气氛,缺少了综艺感,像极了一部职场辛苦打拼的励志故事。让上了一天班的观众再体验一把“亲爱的上班”,估计真心没有多少人愿意看下去。正如网友们说的一样,看了《亲爱的客栈3》等于是高高兴兴下了班,再辛辛苦苦把班上。

丢失情感的《亲爱的客栈3》变身职场管理修炼场,然而观众不买账

《亲爱的客栈3》娱乐元素不足,职业技能却没有专业的呈现,观众看到的都是管家们的误打误撞,像极了学生时代的班级类活动。作为观众来说在节目中得不到娱乐,学不到管理,更看不到情感,也许就是口碑偏低的综合原因吧。

丢失情感的《亲爱的客栈3》变身职场管理修炼场,然而观众不买账

《亲爱的客栈3》目前来说算是最失败的一季,当然演员们表现基本上可圈可点,节目组的设想意图也较为明显,但是对于观众来说,太过严肃的综艺节目应该就是硬伤所在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