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山因相傳春秋時,吳國大將伍子胥在此屯兵操練。

數百萬年前的一次地殼運動,在一望無垠的嘉禾平原上起了一個“丘疹”,彷彿年輕人臉上的“青春痘”,那麼突兀,那麼刺眼,就如鶴立雞群。

這便是位於嘉興市南湖區大橋鎮胥山村的胥山,面積近百畝,山高二十多米,充分彰顯出大自然的神奇造化。

胥山,經過了數百萬年雨雪風霜的撫育,後來又被人類文化浸潤,底蘊之深猶如胥山連著地殼般深厚,自然由史為證。

胥山 | 胥山因相傳春秋時,吳國大將伍子胥在此屯兵操練。

胥山因相傳春秋時,吳國大將伍子胥在此屯兵操練,死後葬於此而得名,故有伍子胥的墓、祠,有磨劍石,有凝望伍子塘的石龜,有嘉興陳氏讀書於此的胥山草堂,還有陸氏墓園等。

對於胥山的景色和伍子胥其人其事,歷代文人墨客無不讚譽有加。

唐代徐凝的詩,宋代張堯同的《嘉禾百詠》開篇即為《胥山》,元代吳鎮在嘉禾八景之一的“胥山松濤”上題詞……

1969年11月13日一聲炮響,就因為嘉興北部河道護岸的石頭不夠而開採胥山,成立了大橋公社胥山石料廠,甚至將胥山的石頭粉身碎骨,軋成寸子和瓜子片,經歷了約十年的摧殘,可憐的胥山被挖空了。

我讀小學時,胥山是我的必經之地,每天來去要走過四次,還能聽到兩次隆隆的炮聲,中午一次和傍晚一次,堪比戰爭年代,濃煙滾滾,亂石紛飛。

持續約十年之久,不僅削去了那顆“青春痘”,還使胥山變成一個很深的山潭,成了後來大橋馬鐵廠的廢水池,企業產生的所有廢水全部排放到那裡,繼而流入河道,將附近的河道全部染成黃色。

胥山 | 胥山因相傳春秋時,吳國大將伍子胥在此屯兵操練。

多少年來,有多少人為胥山的消失扼腕痛惜。

2017年傳來了胥山第二春天到來的喜訊,儘管來得遲了些,但終究還是來了。胥山山潭裡的汙水,成為大橋鎮“小型湖庫的重金屬汙染治理研究及示範項目”,目前汙水基本處理好了並抽出,剩下的汙泥也即將得到處理,胥山北邊的水泥路也已經鋪設好了,胥山遺址公園的藍圖已經繪成,沉寂的胥山終將醒來。胥山的底蘊,也必將重見天日。

胥山 | 胥山因相傳春秋時,吳國大將伍子胥在此屯兵操練。

胥山的前世今生,是我們當今創建環境友好型社會的良好佐證。請珍惜大地母親賜予我們的一草一木,抑或是一個不起眼的“丘疹”。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