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壇八卦:一首詞背後,那一段相差40歲的黃昏戀

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

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

……

文壇八卦:一首詞背後,那一段相差40歲的黃昏戀

這首《卜算子》估計很多人都能隨口背出來幾句,不過這首詞的背後可不是遠隔千里的相思,而是一段浪漫的愛情故事。

說說背景

話說作為文壇領袖,蘇軾除了自己寫詩填詞以外,也會吸納一些人才作為門徒,比如秦觀、黃庭堅等人。

慢慢地,蘇門弟子越來越多,還有了大名鼎鼎的偶像男團“蘇門四學士”。

不過好像蘇軾最信任的偏偏是一個不那麼出名的李之儀,甚至還寫詩誇他長得有英雄氣概。

若人如馬亦如班,笑履壺頭出玉關。

已入西羌度沙磧,又向東海看濤山。

識君小異千人裡,慰我長思十載間。

西省鄰居時邂逅,相逢有味是偷閒。

文壇八卦:一首詞背後,那一段相差40歲的黃昏戀

李之儀畫像、來自網絡

李之儀,字端叔,自號“姑溪居士”,是蘇門學士之一。

他一生也沒當過多大的官,但他與蘇軾的關係卻不淺。

他們相互唱和的詩詞有五六十首,還經常通信,這樣其他師兄弟相當地羨慕嫉妒恨

李之儀也是一個好學的人,早年還拜過範純為師,範純可能我們不熟悉,不過他老爸可是赫赫有名,就是范仲淹。

一段沒有終老的愛情

李之儀的妻子胡淑秋,出生於書香門第,爺爺和老爸都是翰林學士。

文壇八卦:一首詞背後,那一段相差40歲的黃昏戀

胡淑秋本人也是聰明伶俐,不僅精通文史,還擅長算術。

怎麼說呢,如果她是男的,可能就沒有沈括什麼事了。

沈括一生致志於科學研究,被譽為“中國整部科學史中最卓越的人物”。其代表作《夢溪筆談》,內容豐富,被稱為“中國科學史上的里程碑”。

胡淑秋比沈括小16歲,但是很多算術方面的問題還要向胡淑秋請教。

厲害吧,不僅智商高,情商也很高,看人很準。

有一天蘇軾到李之儀家裡做客,胡淑秋躲在屏風後偷偷觀察蘇軾。

蘇軾走後,胡淑秋建議李之儀一定要好好和蘇軾學習,因為她一眼就看出蘇軾絕非池中之物。

李之儀受範純牽連被捕入獄後,也是胡淑秋東奔西走,該招人招人,還花錢花錢,硬是把丈夫的冤情洗刷乾淨了。

不幸的是,李之儀的兒子早逝,胡淑秋悲痛欲絕,沒多久也過世了。

一段刻骨的忘年戀

李之儀出獄後沒有官復原職,而是貶到太平州。

湊巧的是,黃庭堅也在太平州閒居。

畢竟是同門師兄弟,感情還是不錯的,他鄉遇故知了。

黃庭堅為盡地主之誼,特意請來本地歌妓楊姝助興,

楊姝當時只有十幾歲,堪稱色藝雙絕。

宴席上楊姝彈了一曲《履霜操》。

李之儀很感動,因為他“師爺”范仲淹愛彈琴,但終身只彈《履霜操》這首曲子,因此被人稱為“范履霜”。

聽完後,黃庭堅填了一首《好事近.太平州小伎楊姝彈琴送酒》。

一弄醒心絃,情在兩山斜疊。

彈到古人愁處,有真珠承睫。

使君來去本無心,休淚界紅頰。

自恨老來憎酒,負十分金葉。

李之儀馬上和了一首《好事近.與黃魯直於當塗花園石洞聽楊姝彈履霜操,魯直有詞,因次韻》,用的是一樣的韻腳:

相見兩無言,愁恨又還千疊。

別有惱人深處,在懵騰雙睫。

七絃雖妙不須彈,惟願意醉香頰。

只恐近來情緒,似風前秋葉。

文壇八卦:一首詞背後,那一段相差40歲的黃昏戀

楊姝貴為花魁,在當地追求者無數,不過她都看不上。

但這次宴席上一見到李之儀,就被他的才華折服,情愫暗生。

隨後不久,黃庭堅調離了太平州。

之後,命運似乎在和李之儀開玩笑,他的兒子、女兒和妻子胡淑秋相繼去世。

李之儀也身染重病,彷彿生活拋棄了他。

就在他人生最灰暗的時候,楊姝來到了他的身邊,陪著他,為他彈琴。

楊姝也是個過日子的人,對李之儀噓寒問暖,無微不至。

兩個人形影不離,感情日深。

終於那一年,年逾花甲的李之儀與這個比自己小了四十歲的女人喜結良緣,成就了一段浪漫的忘年戀。

興許是愛情的滋潤,李之儀的病情慢慢好轉,他開始靜下心來,著書立說

身體徹底好了以後,他還帶著楊姝出去旅遊。

一日,李子儀帶著楊姝來到長江邊,面對著滾滾長江,他沒有吟唱他老師那首“大江東去……”而是深情款款地填了那首流傳千古的《卜算子》:

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

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

此水幾時休,此恨何時已?

只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

這種發自肺腑的表白讓楊姝感動不已,他們也相互扶持著走完了一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