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半醉半醒写出一句上联,酒醒后无法对出下联,此联成千古残联

诗仙李白(701年——762年)恐怕是我国知名度最高的诗人了,人们只要谈起诗歌,必然谈起李白。他才华横溢,文武双全,永远是文学领域的话题之王,在世时有许多粉丝疯狂捧场和崇拜,去世距今已有1200多年,风采仍然不减当年,当人们读起他那些朗朗上口、情真意切、气势磅礴的诗歌时,仍然会觉得他活在自己身边。

嗜诗、嗜酒是李白最大的两个爱好,他要么在去酒馆的路上,要么坐在酒馆的桌子旁吟诗。只要每天没有醉得烂醉如泥,他就不会忘记写诗。李白写诗往往信手拈来,随心所欲,因此,他的诗歌创作力十分惊人,相传他一生总共创作了9000多首诗歌,传世的仅仅才九分之一。

完全可以说,李白是唐诗高峰最重要的奠基人之一,像他的《静夜思》、《将进酒》、《早发白帝城》、《行路难》等诗歌,是人们耳熟能详的杰作,了解唐诗的人,多少能背诵出他的几句诗歌。

李白半醉半醒写出一句上联,酒醒后无法对出下联,此联成千古残联

李白不仅写诗,对起源于唐代的词,同样尝试过几首,如他的词《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和《忆秦娥·箫声咽》,都是脍炙人口的名作。《忆秦娥·箫声咽》有这样的句子: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被近现代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评价道:太白纯以气象胜。寥寥八字“西风残照,汉家陵阙”,意境高古雄奇,堪称大手笔。

李白从少年时期就喜欢游历名山大川,一是为了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二是为了增加自己的生活阅历,为写诗寻找题材和灵感而做准备,毕竟,艺术来源于生活,没有行万里路、阅人无数的多彩生活,哪能写出感人肺腑的诗歌。

李白半醉半醒写出一句上联,酒醒后无法对出下联,此联成千古残联

在行走江湖时,李白自然明白江湖险恶,人心不古,于是,他早早就拜师唐代剑术高手裴旻,学了一手好剑法,挎剑走天涯,再加上他正义凛然、嫉恶如仇的个性气质,根本不担心江洋大盗来敲诈自己。

除过写作诗词,李白对赋和对联这两种文学体裁,同样很感兴趣。曾留下《明堂赋》、《大猎赋》等,其中,《明堂赋》是有名的代表作,是李白在734年为唐玄宗李隆基而作,目的是为了阐释自己对政治的看法,暗示唐玄宗应该爱民亲民,管理国家应该像黄帝求道那样虔诚,才能治理好江山社稷。

在写作对联方面,李白同样有惊人之举,传说中,李白某次喝酒后,半醉半醒,文思涌动,一气呵成,写出了一句上联,没想到他刚写完上联,还没有来得及写出下联时,酒劲上头,昏昏沉沉睡去。等到酒醒以后,李白看到自己写下的上联,无论如何也想不出下联。

自此后,许多文人看到这个上联,都跃跃欲试,但都对不出上联的高度和意境,导致这幅对联成为永远的残联。

李白半醉半醒写出一句上联,酒醒后无法对出下联,此联成千古残联

唐朝传奇故事中记载,李白25岁左右时,游历到了四川境内的青林口镇,这是一个位于交通要道的繁华市镇,镇上人来人往,非常热闹。喜欢热闹的李白,索性下榻在一个靠近十字街口的客栈。

没想到在第二天,镇上传得沸沸扬扬,人们都知道李白来到了镇上,一些胆大的人,为了目睹诗仙李白的风采,纷纷从自家酒窖拿出珍藏多年的美酒,抱着美酒来到客栈门口,期待李白赏脸,这个场面不亚于如今的粉丝疯狂围观超级明星。

为了回报粉丝们的厚爱,李白主动加入到粉丝人群里边,粉丝们前呼后拥,带着李白一路参观青林口镇的风土人情。

李白半醉半醒写出一句上联,酒醒后无法对出下联,此联成千古残联

当李白跟着一群粉丝走到一个铁匠铺跟前,吵吵杂杂的声音惊动了正在打铁的白铁匠,白铁匠抬头看到人群后,好奇心促使他立马扔下工具跑过来,拨开人群,挤到李白面前。当他知道面前玉树临风的青年,正是自己的偶像李白时,激动得语无伦次,拉着李白的衣袖,希望以重金邀请李白给他的铁匠铺写一副对联,甚至还愿意给李白赠送一把祖传宝剑。

有这样的忠实粉丝,李白怎么能不感动呢?李白回复白铁匠:只要有酒喝,一切都好说。白铁匠当下拉着李白进了旁边一家酒馆,吩咐小二抱来三坛好酒,又上了几道下酒菜,一边给李白倒酒,一边跟李白聊天。

三坛好酒下肚后,李白灵感爆发,提笔写道:青林口,白铁匠,生红炉,烧黑炭,坐南朝北打东西。

李白半醉半醒写出一句上联,酒醒后无法对出下联,此联成千古残联

白铁匠读完上联,佩服得五体投地,一边搓着手,一边期待李白写出下联。没想到,还没等来下联,李白已经醉倒,倒头呼呼睡去。

这幅对联虽然只有十九个字,但把地点、人物和职业交代得很清楚,又把青、白、红、黑四种颜色,以及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很巧妙地融进文字,有高度更有深度,造诣极高。

李白酒醒后,思索着接上下联,以完成白铁匠的心愿。但他很快发现,上联写得实在是尽善尽美,完美无缺,他怎么思考,也无法想出匹配的下联,只能让它以残联的形式流传下去。

自此后,不少才子尝试着对下联,却没有一个对出旗鼓相当的下联,只能作罢。此联也顺理成章成为千古残联,更增加了一丝残缺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