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誉是个什么鬼?那个小孩儿你闭嘴!

商誉是个什么鬼?那个小孩儿你闭嘴!

卜蜂莲花2018年计提商誉减值3.85亿元的事又被翻出来了,因为昨日(2月27日)卜蜂莲花发布2018年度业绩公告,虽然去年新开门店11家,裁减员工近千人,仍然亏损2.88亿元,同比下降261.06%。有人评论说:裁员千人省开支,不敌商誉减值3.8亿。

截至2月19日,A股有737家上市公司发布了2018年业绩预减/首亏/续亏公告,其中有近200家公司确认计提商誉减值。

商誉(Goodwill)到底是个什么鬼?

看一下定义:商誉是指能在未来期间为企业经营带来超额利润的潜在经济价值,或一家企业预期的获利能力超过可辨认资产正常获利能力(如社会平均投资回报率)的资本化价值。

这是什么鬼?

其实去掉那些眼花缭乱的美颜化妆,就能看到这只鬼的本来面目:“潜在经济价值”和“资本化价值”。

潜在经济价值就是皇帝的新衣,看不见、摸不到,虽然谁也没见过,可大家都说有,于是就有了。资本化价值,就是为这件衣服付出的真金白银。别人一块钱买的东西,你非要两块钱买,当然优先卖给你了,然后你跟别人解释:你没看这东西还穿着一件新衣么,这一块钱溢价买的就是那件衣服。

作为皇帝,他愿意为自己的新衣出多少钱都可以,他自己高兴就好。可是作为公司,会计准则不允许其为自己的商誉定价,必须经由交易才能产生。

比如一家公司总股本为100股,某一天的市场价格为2元每股,市值200元。有人想600元收购60股,当然卖给他了,现在剩余40股,市值80元,那么600+80-200=480元就是这家公司成交当日的商誉了,可以写进报表了。如果收购者只愿意为这60股出60元,并且也成交了,那么60+80-200=-60,公司的商誉就成了负值。这大概率表明管理人员和公司都要狗带了。这只是一个简单的假设,现实情况要复杂的多。

如上,商誉就是对溢价的解释,是会计行为为商业行为给大家的一个胶带。学会了这招儿,皇帝就可以光明正大的昭告国民了,诏曰:朕之所以付给裁缝那么多黄的白的,那是因为这件新衣的商誉就是这么多,不是因为他们俩是朕的小舅子。那个小孩儿你闭嘴。钦此。

商誉是个什么鬼?那个小孩儿你闭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