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十二时辰》里,你不知道的长安城

看长安系列之长安城

《长安十二时辰》的火热把观众带回了让人魂牵梦绕的大唐。于是,一座谈及大唐而无法绕开的城市再一次向世人展示了她无法阻挡的魅力。

《长安十二时辰》里,你不知道的长安城

时间停留在天宝三年。这是唐玄宗李隆基,登基后的第三个年号(先天,开元,天宝),此时的长安城已经在大唐的光辉中沐浴了126年,这座无与伦比的城市承载了大唐人的骄傲,即使在一千多年后的今天依然赢得了无数的赞叹!

今天的每周一扒,笔者将还原一个真实而宏大的长安城。

一、长安史

十二朝古都——长安城

长安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古都之一,位于秦岭以北,富饶的渭水平原上。在今陕西省西安市及其附近。它以历史悠久,经济繁荣,文化发达,风景优美而著称于世。

在中国历史上,先后有西周、秦、西汉,新莽、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共十二个大小王朝在此建都,是中国建都史上时间最长、唯一超过千年的古都。

《长安十二时辰》里,你不知道的长安城

历史上有两个长安城:一为汉长安城,位于今西安市西北部,西汉时始建,十六国时的前赵、前秦、后秦,北朝时的西魏、北周皆都建都于此;一为隋唐长安城,在今西安市中心一带,隋唐两朝均在此建都。

隋文帝杨坚在公元581年取代北周建立隋朝后,废弃了西汉以来历代政权定都的旧长安城,于开皇二年(公元582年)在龙首原以南,营建新都。因杨坚在北周时封为大兴公,故新都城定名大兴城。它的设计者是隋朝贵族宇文恺。

《长安十二时辰》里,你不知道的长安城

唐长安城建立于隋长安城的基础之上。公元618年5月,原隋太原留守李渊(即后来的唐高祖,唐太宗李世民的爹)在大兴城废黜隋恭帝自立,改元武德年,建立了唐朝,改大兴为长安,并以长安为都。

自此,长安城迎来了她一生中最为辉煌的时刻!

二、长安城布局

规模宏大,布局整齐

长安城的设计分宫城、皇城、郭城三部分。充分利用所在的地形地势,按照《周易》的六爻的规则,在龙首原的最高处,自北向南依次展开宫城、皇城、郭城。先建宫城,皇城次之,最后修外郭城。

《长安十二时辰》里,你不知道的长安城

宫城,为皇帝、太子、宫人居住和处理朝政的地方,为全国封建统治活动的中心。

皇城,又称“子城”,在郭城之内,是大城中的小城。皇城内“左宗庙,右社稷,百僚廊署列千其间。”是唐朝中央军政机构和宗庙的所在地,为全国封建统治的中枢。皇城内布置了中央衙署与其附属机构和中央卫戍部队,皇城内既无府笫又无居民,实际上是宫城的护卫城。

外郭城,亦名罗城,为坊里居民住宅及商业、寺观的分布区。据《唐两京城坊考》记载:“前直子午谷,后枕龙首山,左临灞岸,右抵沣水,东西一十八里一百一十五步,南北一十五里一百七十五步,周围六七十里,其崇(城垣高)一丈八尺。”

《长安十二时辰》里,你不知道的长安城

唐长安城规模宏大,都城面积达84平方公里,是长安城历史上最大的,几乎相当于今天西安城的七倍。东西宽9721米,南北长8651米,周长约37公里。城中南北主干道朱雀大街,宽150米,而宫城与皇城之间的横街宽达220米,是现在北京长安街宽度的二至三倍。

千百家如围棋局,十二街似种菜畦

在这巨大的城市中,除去宫城皇城和东西市外,其他的居民区被分成整齐的108个长方块,称108坊(有的资料上称109坊)。这就是所谓的棋盘式布局。

《长安十二时辰》里,你不知道的长安城

108坊各坊面积大小不一,最小的南北长500至590米,东西宽550至700米;最大的南北长660至838米,东西宽1020至1125米。各坊四面街道也都很宽,在100至150米之间。

布局整齐,长安都城是长方形的,东西14条大街,南北ll条大街,纵横交错,经纬分明,将整个城市切割成规整的方块。白居易曾形象描绘“千百家如围棋局,十二街似种菜畦。”

三、长安城分区

城市功能区明显

宫殿区

长安的宫殿区主要有三个,即正北的太极宫,东北的大明宫及东部的兴庆宫(剧中反复提及的花萼相辉楼即在此处)。一般将太极宫建筑群称为宫城,中央衙署集中在宫城南面,被称为皇城。宫城和皇城都有围墙环绕,各门都有士兵把守,皇帝及其亲属主要生活在宫殿区。

《长安十二时辰》里,你不知道的长安城

太极宫和大明宫是相通的,互相来往是相通的,大明宫与兴庆宫也有“复道”相连。所谓“复道”是一种城墙旁边的夹墙,宽处达20余米,皇帝们在里面行走外面也看不见,这样可以确保皇帝的安全,这条“复道”还直通到当时长安的游览胜地曲江。

唐长安城继承和发展了前代都城市民居住区按坊里划分的制度,在外郭城中 列置诸坊,作为都城百万人口住宅的分布区。这种坊里的区划、布局与其结构, 有看严密的制度。

居民区

唐长安城继承和发展了前代都城市民居住区按坊里划分的制度,在外郭城中列置诸坊,作为都城百万人口住宅的分布区。这种坊里的区划、布局与其结构,有看严密的制度。隋文帝时称“坊”,隋炀帝是改称“里”,唐代时又称“坊”或以“坊”、“里”并称。

《长安十二时辰》里,你不知道的长安城

一般官僚们的住宅多集中在朱雀大街以东,特别是大明宫、兴庆宫两处宫殿建在东北部和东部以后,那里更成为官僚,尤其是高官们向往的地方。

长安城以朱雀街为界,东部为官僚居住区,西部则为庶民居住区。且当时房舍的建造,以其身份地位的不同,在门向的设置,房屋的间数、架数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规定和制度,不得违反。

《长安十二时辰》里,你不知道的长安城

剧中上元夜随处可见僧人,而事实上,长安城的确宗教繁杂。外郭城共有一百零九坊,其中七十七坊设有寺观,约占全部坊里的百分之六十。未设置寺观的坊里有三十二,约占全部坊里的百分之四十。寺观主要分布在外郭城的北面大部。其中著名的有大慈恩寺(大雁塔)、荐福寺(小雁塔)等,大雁塔现在已成为西安的重要标志和象征。

这样一座宏伟壮丽的城市,最终毁于唐战火之中。在今天,我们也只能够从史料的字里行间去品味她的风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