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細化管理,疫情後果蔬零售業的必修課

作為新零售的標杆,日本的零售業長久不衰一直為業內津津樂道,每年都有不計其數的外國企業赴日參訪學習,希望能夠複製日本的成功。


新冠肺炎爆發後,中國經濟陷入低谷,各行各業元氣大傷。這時,又有不少人把目光瞄向日本。我們都知道,日本是個多自然災害,地質災害的國家,海嘯、地震、火山爆發……連年不斷,但日本的經濟卻依然駸駸日上。這是怎麼做到的?


這和日本民族精細化思維有關。精細化的生活方式,體現在日本商業社會的方方面面,精細化營銷則是零售業的標配。


精細化營銷簡單來說就是對市場進行細分,用最低的營銷成本,提高營銷效益。企業真正以客戶為導向進行市場細分,細緻地瞭解客戶需求,精確提供客戶真正需要的東西。


日本的魚市,早上賣新鮮整魚(賣給起早買菜的家庭主婦),中午賣處理好的魚(方便中午烹飪),晚上則賣經過醃製裹上面粉油炸過的炸魚(下班族可以馬上吃)。一魚三賣,充分體現出精細化的效率。


精細化管理,疫情後果蔬零售業的必修課


對於日本企業來說,精細化管理正是企業經久不衰的秘訣。很多中國企業都聽說過精細化管理,也有不少企業進行過嘗試,但往往不得要領,畫虎類犬。精細化管理要點究竟是什麼,中國企業真的適用精細化管理嗎?


嚴謹細緻的工作作風


日本企業有非常完善的企業管理制度、流程體系。


企業職員工作計劃性強,每一項工作的前期準備、計劃方案、貫徹執行、數據統計、分析總結都有條不紊的按照計劃有序進行;並且個體執行力強,尊重規則、遵守規則,從會長到基層員工都會嚴格執行公司制度,按照流程做事。


精細化管理,疫情後果蔬零售業的必修課

圖片丨日本大丸松阪屋集團


高度敬業的職業態度


日本人的敬業精神舉世聞名,工作絕對是人生第一要事。他們認為工作才是人生的本質和真正含義,崇尚忠誠與奉獻,所以日本人把公司當成家,勤勤懇懇、不知疲倦地工作一生,被人稱作“工蜂”。


精細化管理,疫情後果蔬零售業的必修課

圖片丨千疋屋員工


系統完善的福利保障


日本人講究忠誠與奉獻,把公司當成第二個家,是因為企業系統、完善的福利保障,能保證他們的職業生涯無憂,所以他們願意把一生都奉獻給企業。


日本企業的福利措施不但完善而且富有人性。購買各類保險、住房基金、住房補貼、伙食補貼、交通費、健身卡、優惠券等。完善的福利保障體系帶來的一點一滴的關愛,使日本企業員工真正的以企業為家,產生極強的歸屬感與主人翁意識。


嚴苛極致的成本控制


日本是個資源極度匱乏的國家,所以日本人從小就會養成勤儉節約的行為。


日本企業將浪費視為企業管理的天敵,以浪費為恥,所以總是想盡一切辦法去杜絕浪費,日本企業認為不產生價值的行為都是浪費。


在成本控制方面極致到變態,只要是節約成本的事,基本上都會去做。


持斷改善,精益求精


日本企業能夠長盛不衰,保持極強的活力及生命力,與他們的持續改善精神是分不開的。日本企業總是想盡一切辦法去完善生產工藝、提高產品質量、控制成本、改善環境等。


公司內部往往會採用成立改善小組的方式對企業的問題進行專項的持續改善,如TCM(全面成本管理)、TPM(全面生產管理)、TQM(全員質量管理)、5S等等。


規範系統的人才培養機制


日本是高度重視教育的國家。企業內部教育培訓不僅是日本企業的經營特色,還作為國策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來。


1958年日本就制定了《職業訓練法》。日本企業員工從入職開始公司就會根據崗位要求為其制定完善的培訓計劃,培訓內容包括企業精神、道德教育、管理知識、專業知識、工作技能等。


精細化管理,疫情後果蔬零售業的必修課

圖片丨日本《職業訓練法》介紹


兼容幷包的學習精神


日本是個愛好學習的國家。在第二次工業革命開始後,向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學習工業以及企業管理制度。博採眾長,融會貫通,結和自身企業實際運作當中,最終形成了一套適用日本國情的管理體系。


在精益管理模式的運作下,日本雖然是地質災害多發國家,但是受災害影響小、災後恢復快,一直保持著良好的經濟運轉。


疫情當下,許多企業面臨著存亡危機,調整優化企業內部管理結構是行之有效的自救手段。日本企業的災害風險管理辦法對疫情下的中國企業有一定的借鑑意義。需要企業理性的吸納管理理論,循序漸進地融入到企業實際運作當中,順利渡過本次難關!


萬果商學院唐功滿院長曾在日本伊藤洋華堂工作多年,對於日本生鮮果蔬零售企業的精細化管理非常精通,而且每年都會到日本研修。


精細化管理,疫情後果蔬零售業的必修課

圖片丨選自老唐話生鮮,唐老師在伊藤洋華堂後廚間操作


唐老師的生鮮果蔬精細化管理課程及現場諮詢服務可以帶給大家很多幫助。有需要的企業可以聯繫我們小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