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源追本,迴歸“清明”本義

“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

清明,夏曆二十四節氣之一,處在春分之後,穀雨之前。度過了寒冬臘月,也過了春寒料峭,在春意盎然、萬物初萌之時,清明可謂是一個充滿生機和希望的節氣。

清明一到,大地回暖,適宜春耕春播。清明指導著人們的農耕活動,故有農諺“清明前後,種瓜種豆”。

清明,最早只是一個節氣,隨著歷史沿革,清明逐漸由節氣演變為習俗性的節日。那麼,它是如何成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它又為何如此受人們重視呢?

溯源追本,迴歸“清明”本義

近水樓臺:從節氣變節日

說起清明節,我們不得不先從另一個節日講起。這個節日距今已有2600多年的歷史,曾被稱為中國民間第一大祭日,它就是寒食節。

讓我們從一段歷史典故中瞭解寒食節的由來。

相傳春秋時期,晉文公重耳為了躲避奪嫡之爭,四處流亡。在流亡期間,身為公子的他,受盡了屈辱,經常食不果腹、衣不蔽體。與他一道逃亡的臣子,大多都自尋出路,只有寥寥幾人依然忠心耿耿、不離不棄。他們之中有一個叫介子推的人。

一日,在一處人煙罕至的地方,重耳又累又餓,就在快餓暈的時候,介子推從自己的大腿上割了一塊肉,並與野菜同煮成湯讓重耳食用。之後重耳慢慢恢復了體力。此事令重耳深受感動,晉文公即位後,對介子推的恩情念念不忘,欲對他分封嘉獎。但介子推不願受祿,遂攜母親歸隱於綿山。

晉文公聽後,親自上山請介子推歸朝,但介子推仍躲避山中,不願出來。於是有人獻計,放火焚山逼介子推出來,然而,漫山大火熄滅之時,仍未見介子推的身影。最後人們發現,抱著母親的介子推已在一棵柳樹下被燒死。

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將放火燒山的這一天定為寒食節,這一日不生火做飯,只能吃冷食。第二年,晉文公率眾臣,登山祭奠,以表哀思。行至墳前,只見那棵大柳樹死而復活。便賜名為“清明柳”,並曉諭天下,將寒食節的後一天定為清明節。

溯源追本,迴歸“清明”本義

歷史上,由於寒食、清明兩節相近,久而久之,便合為一個節日。《唐會要·卷八十二·休假》明確記載:“(開元)二十四年二月十一日敕:寒食清明,四日為假。大曆十三年二月十五日敕:自今已後,寒食通清明,休假五日。至貞元六年三月九日敕:寒食清明,宜準元日節,前後各給三天。”《中國傳統文化大觀》載:“大致到了唐代,寒食節與清明節合而為一。”到了宋元時期,清明節逐漸取代了寒食節。

時至今日,寒食節似乎已銷聲匿跡,與其說它被遺忘在歷史長河中,不如說它已與清明節融為一體。清明節不僅成為四大傳統節日之一,而且還是舉國上下翹首以盼的法定節假日,其重要的文化地位,可以說是沾了寒食節的“光”。

俱收並蓄:三合一的習俗

又到一年清明時,想必大家或約上家人掃墓祭祖,或邀約三五好友踏青遊春。

追溯歷史,我們不難發現,如今被視為清明節核心傳統習俗的掃墓祭祖,也源自於上文提到的寒食節。

在南北朝到唐前,寒食節被稱為寒食展墓。在當時,這項習俗只屬於古代帝王將相之禮。據唐代《開元禮》記載:“卷第八十七·王公以下拜掃(寒食拜掃附)”,使之成為官方認同並倡導的吉禮之一。後演變為皇家祭陵;官府祭孔廟、祭先賢。

然而,掃墓祭祖在民間是不被官府認可,被視為“野祭”。直到732年,唐玄宗組織官方編修五禮時,特敕令將寒食節上墓之習,編入五禮之中的吉禮。同時,昭告天下“士庶之家,宜許上墓,編入五禮,永為常式”。從此,上至皇親國戚,下到貧民百姓,都將寒食展墓視為返本追宗的祭拜禮節。

到了宋元時期,清明節逐漸取代了寒食節的地位。南宋吳自牧撰《夢粱錄》記載:“清明日,官員士庶俱出郊省墳,以盡思時之敬。車馬往來繁盛,填塞都門。”

經歷數百年演變,清明節成為了一個以祭祖掃墓為中心,將寒食風俗與踏青賞春等活動相融合的傳統節日。此時的清明節,才成為了我們今天熟悉的樣子。

溯源追本,迴歸“清明”本義

上巳節——寒食節——清明節是古代迎春的三大重要節日。今天的清明節,其濃厚的文化內涵,便是吸納融合了這兩個古老而重要的節日,即寒食節和上巳節。清明節不僅繼承了寒食節祭祖的習俗,而且融合了上巳節踏青的風俗。下面,我們就來聊聊,對今人更為陌生的上巳節。

上巳節是古代迎春三個節日之中,歷史最悠久的一個。相傳是為了紀念軒轅黃帝的節日,故有“三月三,生軒轅”的說法。在上古時代,上巳節已成為大規模的民俗節日。

春和景明,萬物復甦。在季節更迭之際,人們走出家門,集於水邊曬太陽,並舉行去災祈福的“祓除畔浴”活動。《周禮》中就有對這一場景描寫,鄭玄注:“歲時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類。”

據記載,春秋時期上巳節就已流行。到了魏晉以後,上巳節祓除的意義大大減弱,而迎春賞遊之意越發濃郁。這一天,文人墨客曲水流觴,吟詩作賦。普通百姓踏青郊遊,欣賞大好春光。《蘭亭集序》開篇“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以及杜甫《麗人行》中,“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亦描寫了上巳節的盛況。

到了宋代以後,上巳節在北方銷聲匿跡,不見於文獻記載。上巳節雖然日漸式微,但仍有部分習俗保留並融合到了清明節之中。上巳節的習俗,不僅沖淡了掃墓祭祖的淡淡憂傷,而且增添了一份春日裡的怡然自得。

汰劣留良:有些習俗不可取

每年清明節前後,都會看到因上墳燒紙引發山火的報道。事實上,古代清明節並沒有盛行燒紙的習俗。值得一提的是,那時不但沒有上墳燒紙的習俗,而且還要“禁火”。寒食節就有特別“規定”,每年初春時節,氣候乾燥,易引起火災。因此,古人在這個季節,舉辦隆重的祭祀活動時,會將上一年保存下來的火種全部熄滅。

根據資料記載,上古時候,家中有人去世,只挖墓坑安葬,不築墳丘標誌。祭祀活動主要在宗廟進行。那時,清明掃墓祭祖,主要是祭拜和獻食。《禮記·禮運》稱:“夫禮之初,始諸飲食。其燔黍捭豚,汙尊而抱飲,蕢桴而土鼓,猶可以致其敬於鬼神”。

溯源追本,迴歸“清明”本義

那麼何時開始盛行燒紙上墳?

民間傳說,上墳燒紙錢的習俗源自造紙術發明者蔡倫之徒尤秀才。尤秀才為了誘騙鄰居購買紙張,編造謠言稱,若將紙張剪成銅錢形狀焚燒,賄賂神祇,死者即可復活。於是上墳燒紙逐漸盛行開來。

鄉野傳說雖無從查證,但最早有文字記載的《封氏聞見記》提到,古代埋圭、壁、幣、帛祭祀鬼神。漢代埋寶錢陪葬;從魏晉開始用紙錢送葬,燒紙錢則始於唐朝。到了唐代,上自王公,下至庶民,開始盛行燒紙錢送葬。還有學者認為,上墳盛行燒紙的習俗,與佛教傳入中國有關。印度、中亞人認為,火可以將祭品傳遞給鬼神,如婆羅門教中的火神阿耆尼,就有傳遞物品的能力。

祭祖是內容,掃墓是形式。“煙火味”十足的祭掃方式不值得提倡,我們何不向古人學習,迴歸自然,返璞歸真,以春遊踏青、放風箏、盪鞦韆、植樹、插柳等形式,表達我們對先祖的思念、感恩之情。

放風箏

在古代,放風箏不僅是一項遊藝活動,而且是一種巫術行為。他們認為放風箏可以放走自己的穢氣。因此,很多人在清明節放風箏時,會將災病的名字寫在紙鳶上,等風箏放高時,便剪斷風箏線,讓紙鳶隨風飄逝,以此祈求疾病穢氣會隨風箏帶走。


溯源追本,迴歸“清明”本義


盪鞦韆

鞦韆,意即揪著皮繩而遷移。它的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後來為了避諱,改為鞦韆。古時的鞦韆多用樹椏枝為架,再栓上彩帶做成。後來逐步發展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鞦韆。鞦韆之戲興起於南北朝。《荊楚歲時記》記載:“春時懸長繩於高木,士女衣彩服坐於其上而推引之,名曰打鞦韆。”由於清明盪鞦韆隨處可見,元明清三代定清明節為鞦韆節。

溯源追本,迴歸“清明”本義

插柳

楊柳是春天的標誌,在春天中搖曳的楊柳,總是給人以欣欣向榮之感。“折柳贈別”就蘊含著“春常在”的祝願。古人“折柳贈別”,喻意友人能如柳條一般隨遇而安,能像柳枝一樣,每到新的地方,都能很快地生根發芽。

溯源追本,迴歸“清明”本義

植樹

清明前後,春陽照臨,春雨飛灑,種植樹苗成活率高,成長快。因此,自古以來,就有清明植樹的習慣。有人還將清明節稱作“植樹節”。

溯源追本,迴歸“清明”本義

舌尖上的清明美食

清明節除了掃墓祭祖、踏青遊玩外,品嚐時令美味也是一大傳統。從古至今就有“吃清明”的說法,且相當講究,根據老祖宗傳下來的習俗,因地而異,各具特色。下面就讓我們一飽眼福吧!

青糰子

清明時節,江南一帶有吃青糰子的風俗習慣。青色,用艾草的汁拌進糯米粉裡,帶有清淡而悠長的青草香氣,再包裹進豆沙餡兒或者肉餡。青糰子油綠如玉,糯韌綿軟,清香撲鼻,吃起來甜而不膩,肥而不腴。

溯源追本,迴歸“清明”本義

子推饃

子推饃起源於晉文化時期,是為紀念介子推,而製作的一種獨具文化特色的美食。子推饃的命名也源自介子推之名。子推饃的外形非常別緻,看上去就像是盛裝打扮的饅頭,通常是成套的,有一個較大的“總饃”,再搭配幾個小饃,每個饃又分為麵糰和麵塑兩個部分。

溯源追本,迴歸“清明”本義

烏稔飯

烏稔飯是清明食俗,每年三月初三,畲族人家家戶戶煮“烏稔飯”,並饋贈漢族的親戚朋友,久而久之,當地的漢族人也有了清明時食“烏稔飯”的習俗。特別是柘榮縣民間,每年都須用“烏稔飯”祭祀,可見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民族和睦相處的大家庭。

溯源追本,迴歸“清明”本義

饊子

饊子,又稱食饊、寒具,是一種油炸食品,香脆精美。北方饊子以麥面為主料,南方饊子多以米麵為主料。饊子色澤黃亮,層疊陳列,輕巧美觀,幹吃香脆可口。古時候,寒食節要禁火三天,於是人們便提前炸好一些環狀麵食,作為寒食節期間的快餐。

溯源追本,迴歸“清明”本義

艾粄

艾粄,是清明粄中的一種,屬於客家菜。“粄”為客家方言裡各類糯米、粘米糕點的通稱。艾粄因一般在清明期間製作使用,故屬於清明粄。每年清明時節,人們在外出祭祀、踏青時,便會採摘些鮮嫩的艾葉、鼠麴草、竺葉、雞矢藤和使君子等用於製作各類清明粄。

溯源追本,迴歸“清明”本義

呼喚傳統,迴歸“清明”本義。在浙江省台州市,當地村民仍保留著吃寒食的習俗。每到清明前夕,全家圍坐在一起做青團。待到踏青賞春時,拿出一顆誘人的青糰子,咬上一口,既能體會到家人團聚的喜悅,又能感受到傳統文化的深邃。

綠色清明,提倡文明祭奠。古時候,女孩子在辮子上編上柳條,男孩子頭戴柳條編成的草帽,以此來避邪祈福。今天,在北京市房山區仍沿襲這一風俗。雲居寺為前來祭祀親人的遊客,準備了柳條帽,以表達對故人的哀思,為家人祈求平安幸福。

風淡雨輕思故人,又是一年清明時。清明祭祖的習俗傳承千年,這是家國情懷的延續,也是踐行孝道的表現。一束鮮花慰先人,一份思念記心間。祭掃重在心意而不是形式。

當前,面對全民戰“疫”,以綠色祭掃的形式表達哀思,不僅可以減輕防控壓力,而且又賦予了清明節文明綠色的心意。讓清明節更“清明”,才是對失去親人最好的紀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