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麥說歷史:淮陰侯韓信5

其進言結果,想必大家都知道了。但李左車這個人我卻不得不介紹一下。要是單說起一個人,還真沒幾個人能認識。

老麥說歷史:淮陰侯韓信5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這幾句可謂是千古流傳,不用說就是此人所說。大致意思就是再聰明的人,也有他不聰明的地方。不得不說,要是歷史真按他所說的計策執行,韓信勝敗還真是很難說。

   當然,他之所以能說出這番話,並且有這麼高深的軍事造詣,是和他的家世分不開的,他的祖父是號稱戰國四大名將的李牧。戰國末期,李牧是趙國賴以支撐危局的唯一良將,記住是唯一,還不是之一。事實也正如所說,李牧死,趙國亡。

   好了,言歸正傳,韓信聽說陳餘沒有聽從李左車的計謀,暗中竊喜,決定此時不攻,更待何時?他指揮部隊開進到距井陘口30裡的地方紮下營寨。到了半夜時分,迅速實施作戰部署:一面挑選2000名輕騎,讓他們每人手持一面漢軍的紅色戰旗,由偏僻小路迂迴到趙軍大營側翼的抱犢寨山,準備趁機出奇制勝。另一方面,他派出1萬人為前鋒,乘著夜深人靜、趙軍未察之際,越過井陘口,到綿蔓水東岸背靠河水佈列陣勢。

   直到此時,韓信算是安排的差不多了,只等天亮趙軍入甕了!

老麥說歷史:淮陰侯韓信5

天亮之後,韓信親自率領部隊,向趙軍進逼過去。趙軍見狀,果然躊躇滿志,離營迎戰。兩軍廝殺了一陣子後,韓信就佯裝戰敗,讓部下胡亂扔掉旗鼓儀仗,向綿蔓水方向後撤,與事先在那裡背水列陣的部隊迅速會合,趙王歇和陳餘誤以為漢軍真的打了敗仗,豈肯輕易放過機會,於是就揮軍追擊,傾全力猛攻背水陣,企圖一舉全殲漢軍。

   就這樣,在趙軍猛攻之下,漢軍人人不畏死,後面是濤濤的江水,退無可退,竟是頂住趙軍兇猛的攻勢。

   當然,韓信這邊的苦戰不是沒有回報的。早前埋伏在趙軍營壘翼側的漢軍二千輕騎則乘著趙軍大營空虛無備,突然出擊,襲佔趙營。他們迅速拔下趙軍旗幟,插上漢軍戰旗。而此時趙軍主力卻渾然不知。

老麥說歷史:淮陰侯韓信5

就在趙軍主力久攻不下韓信,陳餘也不得已只好下令收兵。可一會到營寨,卻發現這裡早就被漢軍攻佔,嚇得全軍上下不知所措,而韓信卻趁此時機,急忙領兵掩殺過來,趙軍頓時全軍潰散,主帥陳餘在逃亡中被漢軍追上,被斬殺於泜水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