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文章的人必看:写作的前戏很重要,构思决定了文章的好坏与走向

我们虽然谈论的是如何教育学生写好作文,但是本人对于所有想要尝试自己操刀写作的人来说,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现在是一个自媒体的时代,谁都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但是有的人往往写不出来自己心中所想,或者是写出来之后,达不到自己的预先的目的。主要原因就是在写之前,没有一个好的思路,条理不清的情况就下笔。

写文章的人必看:写作的前戏很重要,构思决定了文章的好坏与走向

我们有必要重新认识一下什么是文章,只有对文章了解了,才能写出真正的文章 。

作文通常也叫做“写”文章,写出来的文字叫作品。写须用手,故会作文章的人在又被叫做“名手”。现在很多人不明其意,特别是网络文化盛行的当下,一些人随意写了几篇文章,就被称这作家。这样的人,充其量只能算是一种写手。

几乎所有的网络文章作者,都只能称为写手,与作家的距离还很遥远。

这个时代每个人都是一个读者,但是却很难成为一个作者。会读而不会作的人说是“眼高手低”,网络喷子不少,真正让他们来写,却又未必如人。因为这些人中,大多数不明白什么是真正的文章。

写文章是一种真正的创造,也是一种表达。这就是说,心里想出一具体的境界,情趣与意象交融,并把这种交融表现出来,而这时刻作品也就算完全成就了。

至于拿笔来把心里所想好的作品写在纸上,那并非“表现”,那只是“传达"或“记录”。表现即创造,全在心里成就。记录则是相当于录音的功能一样,完全是生搬硬套,与艺术无关。

总结起来说,文章就是思想的载体,没有灵魂的不叫文章。

写文章的人必看:写作的前戏很重要,构思决定了文章的好坏与走向

我们再来看文章如何写,才能把自己的想法流畅的表达出来。

写文章必须要肚子里有货,就好像有一个书生因为写不出来文章,而感叹写文章比女人生孩子还难。因为女人生孩子肚子里有货,而写文章肚子里没货,如何能写得出来。

在写文章的时候,很多人“写”看成“作”看成是一回事。认为写是很容易的是事, 不先将全部想好,拈张纸就能写下来。但是这样的人,根本写不出来好的文章。甚至连一篇连贯的文章都写不出来。

大多数的学生,或者是初学写作的人,往往都有这个问题。提笔就写,一直写将下去。他们在写之前也会想一番,只是想一句写一句,想一段写一段。上句没有写成时,不知道下句是什么,上段未写成时,不知下一段是什么。写到无可再写时,就自然终止,写得不知所云,也是难免的事。

文章“不通”大多数是这样写来的。

对于学生来说,这种写法很普遍,特别是在我们的课堂里作文,不用这个写法的学生很少。

除了学生之外,现在的一些网络文章,大多数也都是这样写来的。有的作者,一天能写个一两万字甚至更多。更有甚者,他们只要把自己的想法描述一下,就会有专门的枪手按其意思代写。而那些代写的枪手,往往只是为了混口饭吃,基本上只能保持一个轮廓看,总难免前后欠呼应,结构很零乱。

纵观一些稍有名气的网络作者的高产文章,我们就可以发现这个问题很多。所以大半没有连串的故事,也没有完整的形式。

写文章的人必看:写作的前戏很重要,构思决定了文章的好坏与走向

这是一个极端,另一个极端是把全部作品都在心里想好,写只是记录。

苏东坡记文与可画竹,说他先有“成竹在胸”,然后铺纸濡毫,一挥而就。“成竹在胸"于是成为“腹稿”的佳话。

这种办法似乎是理想的,实际上很不易做到。它有种种不方便。第一,我们的注意力和记忆力所能及的范围有一定的限度,把几千字甚至几万字的文章都一字一句地记在心里,同时注意到每字每句每段的线索美联,并且还要直向前思索,纵假定是可能,这种繁重的工作对于心力也未免是一种不必要的损耗。

其次,这也许是人们的心理习惯,想到一点意思,就必须把它写下来,否则那意思在心里只是游离不定。好比打仗,想出一个意思是夺取一块土地, 把它写下来就像筑座堡垒,可以把它守住,并且可以作进一步袭击的基础。

第三,写自身是一个集中注意力的助力,既在写心思就不易旁迁他涉。还不仅此,写成的字句往往可以成为思想的刺激剂,有时本来已把一段话预先想好,可是把它写下来时,新的意思常源源而来,须把预定的一段话完全改过。

普通所谓“由文生情”与“兴会淋漓”,大半在这种时机发现。只有在这种时机,我们才容易写出好文章。

下面我们再来谈谈如何构思,它的方法并不单一,完全可以根本个的喜好来。

对于学生来说,大多数人使用的是全用腹稿和全不用腹稿两极端的办法。

写文章的人必看:写作的前戏很重要,构思决定了文章的好坏与走向

但是我们完全可以用一个折中的方法,就是在定了题目之后,取一张纸条摆在面前,抱着那题目四方八面地想。想时全凭心理学家所谓“自由联想",不拘大小,不问次序,想得一点意思,就用三五个字的小标题写在纸条上,如此一直想下去,一直记下去,到当时所能想到的意思都记下来了为止。

这种寻思的工作做完了,于是把乱杂无章小标题看一眼,仔细加一番衡量,把无关重要的无须说的各点一齐丢开,把应该说的选择出来,再在其中理出一个线索和次第,另取一张纸条,顺这个线索和次第用小标题写成一个纲要。

这纲要写好了,文章的轮廓已具。每小标题成为一段的总纲,于是依次第逐段写下去。

写一段之先,把那一段的话大致想好,写一句之先也把那一句的话大致想好。这样写下去时,像上面所说的,有时有新意思涌现,马上就修改。一段还没有写妥时,决不把它暂时摆下,而是继续写下去。

这种方法往往在半途失去了很多稿纸, 但是一篇写完了,就无须再誊清, 也无须大修改。

这种折衷的办法颇有好处,一则纲要先想好,文章就有层次,有条理,有轻重安排。二则每段不预先决定,任临时触机,写时可以有意想笔随之乐,文章也不至于过分呆板。

构思是作文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事。

思有思路,思路有畅通也有闭塞时。如果要想思路畅通生动,必须要精力充沛,头脑清醒,再加风和日丽窗明几净就更好了。对于学生来说,这种状态不可苛求,但是对于从事写文章的人来说,却是可以达到的。

写文章的人必看:写作的前戏很重要,构思决定了文章的好坏与走向

这时候静坐凝思,新意自会像泉水涌现,于是展转生发,写作便成为人生一件最大的乐事。一般“兴会淋漓”的文章大半都是如些做成。

提笔作文时,最好能选择这种境界,并且最好能制造这种境界。不过这是理想的境界,有时这种境界不容易得到,有时虽然条件具备,但文思仍然闭塞。

在闭塞时,我们是否就应放下呢?抽象的理论姑且丢开,只就许多著名的作家的经验来看,苦思也有苦思的收获。

唐人有“吟成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传说。李白讥诮杜甫说:“借问近来太瘦生,总为从来作诗苦”。元遗山与张仲杰论文诗说:“文章出苦心,谁以苦心为?”大作家看重“苦心”,于此可见,就我个人所能看得到的来说,苦心从不会白费的。

苦想在当时也许无所得,但是在潜意识中它的工作仍在酝酿,到成熟时可以“一旦豁然贯通”,普通所谓“灵感”大半都先经苦思的准备,到了适当时机便突然涌现。难关可以打通、平路便可驰骋自如。苦思是打破难关的努力,经过一番苦思的训练之后,手腕便逐渐娴熟,思路便不易落平凡,纵遇极难驾驭的情境也可以手挥目送。

一般来说,文章的畅通境界有两种,有生来即畅通者,有经过艰苦经营而后畅通者。就已成功的作品看,好像都很平易,其实这中间分别很大,入手即平易者难免浮浅,由困难中获得平易者大半深刻耐人寻味。

写文章的人必看:写作的前戏很重要,构思决定了文章的好坏与走向

作文构思有如抽丝,在一团乱丝中拣取一个丝头,要把它从错杂纠纷的关系中抽出,有时一抽即出,有时须绕弯穿孔解结,没有耐心就会使紊乱的更加紊乱。运思又如射箭,目前悬有鹄的,箭朝着鹄的发,有时一发即中,也有因为瞄准不正确,用力不适中,箭落在离鹄的很远的地方,习射者须不惜努力尝试,多发总有一中。

这比喻不但说明思路有畅通和艰涩的分别,还可说明一个意思的涌现,固然大半凭人力,也有时须碰机会。普通所谓“灵感",虽然源于潜意识的酝酿,多少也含有机会的成分。

大多数文艺创作的起念不外两种。一种是本来无意要为文,适逢心中偶然有所感触,一种情境或思致,觉得值得写一写,于是就拿笔把它写下来。另一种是预定题目,立意要做一篇文章,于是抱着那题目想,想成熟了然后把它写下。

对于大多数的学生来说,基本上都是第二种情况。

这两种情况,我们可以拿古人写诗来分析,这样大家明白的更加明白。从前人写旧诗,标题常用“偶成”和“赋得”的字样,“偶成”者触兴而发,随时口占。“赋得”者定题分韵,拈得一字,就用它为韵做诗。

写文章的人必看:写作的前戏很重要,构思决定了文章的好坏与走向

我们可以借用这个术语,把文章分为“偶成”和“赋得”两类。“ 偶成"的作品全凭作者自己高兴,写作的只有情思需要表现的一个内心冲动,不假用外力。
“赋得”所训练的不仅是技巧,尤其是思想。一般人误信文学与科学不同,无须逻辑的思考。其实文学只有逻辑的思考固然不够,没有逻辑的思考却也决不行。

思想不清楚的人做出来的文章决不会清楚。思想的毛病除了精神失常以外,都起于懶惰,遇着应该分析时不仔细分析,应该斟酌时不仔细斟酌,只图模糊敷衍,囫囵吞枣混将过去。

练习写作,第一件要事就是克服这种心理的懶息,随时彻底认真,一字不苟,肯朝深处想,肯向难处做。如果他养成了这种谨严的思想习惯,始终不懈,他决不会做不出好的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