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金元绘画艺术,不断涌现的优秀画家,画坛有哪些变化?

辽金元绘画艺术,不断涌现的优秀画家,画坛有哪些变化?

《便桥会盟图》局部

辽、金、元三个朝代都未设置正式的画院,辽代的“翰林院”、金代秘书监下的“书画局”和少府监下的“图画署”、元代祗应司之下的“画局”承担了部分的功能。辽、金二朝虽然统治时间较短,但其间也涌现出不少著名画家。比如辽代的陈升,有描绘唐太宗与突厥可汗在长安城外便桥会盟的《便桥会盟图》传世。肖融同为辽代画家,擅长山水花鸟,创作过许多描绘塞外风光的作品。金代画家王庭药,画风受苏轼和米芾的影响,传世作品《幽竹枯梯图》潇洒清逸。金代赵霖,摹画唐太宗昭陵前的六匹石刻骏马创作出《六骏图》,古朴浑厚,生动形象。金代画家还有武元直,擅长山水画,有《赤壁图》传世。

辽金元绘画艺术,不断涌现的优秀画家,画坛有哪些变化?

《幽竹枯梯图》局部

元朝建立之后,社会现实和审美倾向的改变使绘画出现了全新的风貌。绘画艺术的教化意义再次被削弱,更加强调创作的主体精神,绘画成为抒情言志、怡情娱性的一种手段。在绘画技巧上也更加强调自然,反对刻意雕琢。元代一些文人的政治地位不高,不可能在仕途上有所建树,因此将自己的心情在艺术创作中肆意挥洒,宋代兴起的抒情尚意的文人画在这时得到了更大的发展。文人画的审美观念与以往的宫廷画不同,更注重表达画家的个性和抒发主观情感,在绘画中表达的多是对人生、自然的哲理思考,而不追求对绘画对象进行逼真的形象描蔡。

辽金元绘画艺术,不断涌现的优秀画家,画坛有哪些变化?

《六骏图》其一

文人画家的这种创作理念,在绘画题材上表现为对“梅、兰、竹、菊”四种花木的偏爱上,这四种花木逐渐成为君子的象征。在形式上,文人画则强调将诗、书、画融为一体来创造意境。最初,绘画并未受到元代统治者的重视,后来在汉文化的影响之下逐渐对绘画产生了兴趣。元仁宗尊崇儒学,对绘画也有所爱好,曾经令李行在宫殿的墙壁上画竹子,还拿出自己的藏品请汉族文臣题践。元英宗的汉文化造诣更高,自己就是一位书法家,其书法作品被称赞为“雄健刚毅”。

辽金元绘画艺术,不断涌现的优秀画家,画坛有哪些变化?

元文宗

元文宗对书画的兴趣更高,不仅自己精通书画,还设立了奎章阁,汇集了一批当朝著名书画家。元文宗还搜集了很多藏品,常与文臣在一起品评书画,使朝廷内弥漫着艺术气息。在这种文化氛围中,元代的绘画取得了较高的成就。人物画发展到元代,已经逐渐衰落,让位给了山水画和花鸟画。在当时复杂的社会条件下,许多画家对世事很淡漠,在绘画主题上表现现实生活的较少,描绘的主要对象为古代历史故事中的高人逸士。此外,佛道人物和肖像画有所发展,在继承唐宋笔法的基础上融入了文人画的风格,宗教性减弱,文人情怀更加突出,呈现出全新的风格。

辽金元绘画艺术,不断涌现的优秀画家,画坛有哪些变化?

《秋郊饮写图》局部

赵孟頫是元代最著名的画家,他本为南宋遗裔,在宋朝灭亡之后,出仕元朝,心情十分矛盾和复杂。一方面想要施展自己治国安邦的才能,另一方面又受到元朝统治者的挟制,内心很痛苦。赵孟顺将这种抑郁的心情寄托到琴棋书画上,他才华横溢,尤其擅长书画,人物、山水、花鸟他都十分擅长,其人物画主要承袭唐人风格,所描绘的内容主要为历史人物、佛道人物和现实人物。其所绘《红衣罗汉》线条道劲沉着,色彩明丽,画面中罗汉身穿红衣坐在古木前,浑融典雅,很有古意。表现现实人物的《杜甫像》是一副优秀的人物肖像画,画面中杜甫侧身站立,神态安详。此外他还有《人马图》《浴马图》《秋郊饮写图》等描绘鞍马和人物的作品,呈现出闲雅放逸的风格。

辽金元绘画艺术,不断涌现的优秀画家,画坛有哪些变化?

《伯牙鼓琴图》局部

与赵孟頫同时的人物画家还有刘贯道,他曾因为给太子画像而升任御衣局使。现存《消夏图》描绘了文士在芭蕉旁卧榻读书的情景,刚劲道健,闲逸舒展,有吴道子之遗风。王振鹏由于擅长宫廷界画而受到元仁宗的赏识,在人物画方面他绘有《伯牙鼓琴图》,笔法流利劲爽,吸收了淡墨渲染的技法。李肖岩专门为皇家绘制肖像,经历了诸代帝王,技法纯熟、画艺高超。除了为宫廷服务之外,他还绘制宗教作品,并为贵族、名臣画像。张涯的书画才能也十分高超,他屡试不中因而寄情书画。

辽金元绘画艺术,不断涌现的优秀画家,画坛有哪些变化?

《雪夜访戴图》局部

他的人物画以白描人物最为著名,内容多为古代的高人逸士。其《雪夜访戴图》描绘了王徽之在雪夜中拜访戴逵的故事,画面中一人坐在船里读书,一人在船尾撑船,微波荡漾,气氛清冷,体现出文人画所追求的意境。元代末年的王绎十分擅长肖像画,绘有《杨竹西小像》,细笔勾勒,淡墨渲染,线条流畅,面部表情生动,体现出杨竹西豁达的心胸和怡然自得的神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