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最后的明君——后周世宗柴荣

从石敬瑭废唐称帝以来,北方政权经历了梁、唐、晋、汉、周,后代史学家均冠以后字。

广顺三年(953)年十二月,后周太祖郭威因病去世,次年正月初一,柴荣继大统登基,史称周世宗。

五代最后的明君——后周世宗柴荣

柴荣像

柴荣如何当得了明君之称?

第一节,乾纲独断高平胜

柴荣继位时34岁,刚即位便是面临着生死存亡的考验——北汉联合契丹南侵,意欲一举吞灭后周。

当时北汉国主刘崇趁周太祖郭威病逝、新主刚立、国内民心不稳的有利时机,御驾亲征。

柴荣得知北汉军入侵,欲自统大军迎击,但群臣劝阻,其中就有五朝元老冯道。冯道劝柴荣说:”一、陛下新即位,山陵有日;二、人心易摇,不宜轻动,宜命大将统兵前往;三、刘崇自平阳战败以来,士气衰落,必不敢亲来。”

柴荣坚毅笃定,不为群臣所动,只说:“刘崇趁我先帝大丧,轻朕年少新立,有吞天下之心,此必自来,朕不可不往。”可见柴荣见识卓著。

北汉与后周军在高平遭遇,是时柴荣顾虑北军遁走,挥军急进,其后军尚未到达。而汉军有契丹之助,军威严整。双方交战不久,率领右军的周将樊爱能、何微引骑兵先退,右军崩溃。周军步军千余人解甲倒戈。

柴荣见形势危急,不顾危险冒矢督战。赵匡胤引马军二千奋力冲杀,张永德引神射手占据左侧高地,射住敌军阵脚。周将马仁瑀、马全义受到鼓舞,也随后领兵冲杀。危机化解。

汉军将领张元徽因坐骑摔倒,为周军所杀,士气被夺。这时汉军逆风以北击南,周军乘风势奋击,汉军溃败不能止。契丹军畏惧周军后援,不敢相救,引军退去。

周军逃将樊爱能、何微引千骑南返,沿途散步周军溃败谣言,并且掳掠辎重物资,运夫逃亡者众。柴荣派使者制止,反而被军士杀死。

汉军败退后依涧重新列阵,此时尚宇万余人。傍晚间,周军后军赶到,全军出击,汉兵又败。汉主刘崇率百余骑逃回晋阳,高平之战结束。

五代最后的明君——后周世宗柴荣

高平之战示意图

战后柴荣整顿军纪,诛杀了樊爱能、何微所部大大小小军吏70余人,自此,骄将惰卒始知有所畏惧。

这一战不仅后周的生死存亡,对柴荣来讲也是一次重大的政治考验。柴荣不仅大获全胜,而且树立了君王权威,而且顺利的完成了禁军的全面新旧更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