喪偶式婚姻:透過戀愛期的 3個細節就可以避免

最近《安家》有點火,我也跟風看了小段,對其中一個情節感覺很熟悉,好像身邊很多夫妻都有類似的經歷:宮蓓蓓和老公都是高知(博士畢業,高薪工作),她的老公認為自己工作掙錢就是對家庭盡職盡責了,不但無視對孩子的教養,也完全無視妻子的付出和犧牲。事實上妻子也一樣工作掙錢,並且薪水應該並不比丈夫低。但妻子不但要承擔生兒育女的壓力,還要面對和公婆一起生活的瑣碎。而在妻子感到痛苦和壓力時,作為 丈夫,他的第一反應不是反省自己或安慰對方,而是生氣,憤怒妻子怎麼“不知足”、“不感恩”——“你到底想要什麼樣的生活?”“我對你這麼好,你對我說過一句謝謝嗎?”

我看到一段時,彈幕裡很多女性同胞在一起吐槽,可見這樣的家庭和婚姻,現實生活裡真的比比皆是。出軌家暴的渣男當然要不得,但是這種喪偶式婚姻也真的要不得。我覺得宮蓓蓓有句話說的很對,在現代科技如此發達的今天,找一個這樣的老公,還不如外賣快遞和保姆。從美好的愛情走進婚姻,究竟是什麼把昔日的美好幻化成後來的雞飛狗跳呢?

喪偶式婚姻:透過戀愛期的 3個細節就可以避免


01透過戀愛熱戀期給婚姻把關

初識對方的美好,在荷爾蒙的促進下不斷展示自己讓對方舒服的一面,也不斷規避暴露自己的缺點,所以戀愛期甜蜜而美好。我們常常聽到這樣的事兒,倆人戀愛很幸福,但一方的父母會對兒女伴侶的家庭或者伴侶本身存在質疑,但是兒女沉浸在甜蜜中,覺得父母要棒打鴛鴦,說什麼都要跟這個人白頭偕老。我的閨蜜小泥就是這種狀況。她跟她的老公相識於一起工作的公司,一起跑業務,一起出單子,一直到走在一起。戀愛兩年,覺得彼此非常瞭解,並且開始辭職一起創業。小泥的父母並不看好這個“男友”,並且橫加阻撓,認為男方父母,家庭以及男方本身都不與小泥“門當戶對”,小泥哭了很多次,鬧了很多次,最後她的爸爸心疼女兒,給女兒買了婚房,兩人辦了婚禮,走進婚姻殿堂。婚後他們有了孩子,小泥每天忙於照顧孩子,焦頭爛額,而她的老公除了躺在沙發上玩兒手機,就是呼呼睡覺,好像孩子是她一個人的孩子。多次“溝通”後都無效,小泥自己也放棄了,繼續著“喪偶式育兒”的生活。她無疑深愛她的老公,不然也不會力排眾難嫁給他,但是這場婚姻是否幸福呢?她曾經不止一次跟我抱怨,老公不管孩子,老公就知道玩兒遊戲,老公的工作都要她做後盾……最後她終於忍不住承認,這場婚姻最大的問題是他與她的不對等,他們從小的經歷,家境,教育環境都不對等,所以對待婚姻和生活的責任和態度固然不同。也就有了很多女性在婚後呈現出來的狀態,待在兩個人的家裡,過著好像一個人的生活。

那麼如何透過戀愛期的甜蜜假象,去深諳可能會戳到我們痛點的真相呢?我們除了在意戀愛中對方的德行和責任感以外,可以從跟對方父母的交談和接觸中,感受他的家庭氛圍和父母關係。和諧溫暖的家庭氛圍是一個孩子積極健康成長的必要基礎,而父親對待母親的態度幾乎也可以決定今後你們共同生活的夫妻狀態,同時,他與父母的關係也能從一個側面反應出他深層的性格。經常聽身邊的人說談戀愛多和對方的朋友聚會聊天,瞭解對方,同時,與他的父母有適當的溝通和交流或許會讓你能對荷爾蒙分泌狀態下的自己和對方有更清醒的認知。

02透過戀愛磨合期給婚姻把關

經過熱戀期,我們都會進入戀愛的第二個階段,反依賴,這是情侶之間難免會發生一些爭吵,這個時候我們需要客觀的看待在爭吵中彼此的態度和表現。也許這些狀態就是婚後生活狀態的縮影。《幸福的婚姻》書中寫到,在發生衝突時,溫和的開場對解決衝突非常重要。因為,你以什麼樣的方式開始討論,往往也就會以什麼樣的方式結束。這個道理其實很簡單,你不帶情緒的跟伴侶好好說話,他也會心平氣和的跟你溝通。但是如果你一上來對他發火,批評他、或者用其他方式攻擊伴侶,讓他不高興,你覺得他還有可能跟你好好說話嗎?如果每次吵架,你們都以你妥協或者忍讓收場,那麼很容易想象婚後的生活是什麼樣子了。

《原諒他77次》以一對相愛九年情侶因小事分手為起點展開,男主角無意中發現了女主角留下的一本“心碎日記”。突然才醒悟長久以來一直忽視了身邊愛人的種種感受,這部電影中所展現出的諸多小事,每一件看似都無關重要,但是正像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棵稻草那樣,諸多的小事不去關注,愛情就很可能走到盡頭,當你想要關注時,也許就已經無法挽回。

03透過戀愛平淡期給婚姻把關

經歷了兩個人面對各種瑣事後的反覆磨合,他成為你最親密的伴侶,就像你的親人一樣,懂得你的一個眼神,一個微笑。很多人覺得這是一種歲月靜好,可以把結婚提上日程,那麼在這個時候,我們可以捫心自問,他是我們要共度一生的那個人嗎?婚姻誓詞中一定有那一句“不論貧窮與富貴,不論疾病與健康,你都願意與他共度餘生嗎?”婚姻不僅是愛情,也是責任,是愛情的延續和成長。試想在戀愛時橫亙在你們中間的矛盾,不會因為婚姻而憑空消失,只會無限放大,甚至讓你後悔為什麼結婚?我的一個親戚家女兒因為到了適婚年齡而跟男友結婚,婚前她對我說這個人老實話不多什麼都聽她的,婚後跟我抱怨這個人沒主意沒擔當沒責任感。你看,說好也是你,說壞也是你。在婚姻裡沒有誰對誰錯,也不是要讓一方隱忍另一方,我們能做的是在婚前就預見可能出現的問題。而不是為了到了年齡結婚,為了他人目光所累結婚,為了改變某種現狀結婚,或者為了父母結婚或者為了所有並非自己心甘情願得結婚。因為婚姻不是生活的結束而是生活的開端,需要我們對自己負責,去在戀愛中成長自己和對方,找到屬於自己的真愛,與對方共同成長與成就,反之可能就會成為喪偶式婚姻隊伍中的一員。我們在怨恨和謾罵這些不負責任,不做家務,不管孩子,不愛妻子的男人們時,不妨想想,自己是否在戀愛中對自己負責,是否清醒而客觀的面對雙方的需要,愛情或許是盲目的,但是選擇婚姻需要你保持清醒。永遠不要把「幸福感」寄託在別人身上,哪怕那個人是你愛的人。在摸不清的成年世界心思裡,唯有自給自足方能過得清醒。也許快樂可以從外界獲取,但幸福真的只能靠自己親身定義。 ​​​

喪偶式婚姻:透過戀愛期的 3個細節就可以避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