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鱸魚的繁殖技術

鱸魚是一種既可生活在海水中,又可生活在淡水中的魚類,現如今人工養殖的主要是淡水鱸魚,其中比較有名是加州鱸魚。鱸魚的肉質細膩,味道鮮美,深受消費者的青睞,很多養殖的朋友都是引種養殖,沒有自行繁殖,那麼那麼知道鱸魚是如何繁殖的嗎?一起來親農網看看吧。

淡水鱸魚的繁殖技術

1、培育親魚

選擇1-3冬齡,體重達1-4斤的大魚作親魚,培育場地的面積要求較大,水質要好,水體的溶氧要高,可以和其他的食用魚一起混養,也可在微流水和排灌方便的池塘中單養。水深在2米左右,面積最好在2-3畝。方便管理,一般每畝培育100尾左右親魚,還可在其中配養一些鱅魚,可調節水質,放養一些小魚小蝦作為飼養,每天的投餵量是親魚體重的3%,在親魚產卵前一月進行集中飼養。

淡水鱸魚的繁殖技術

2、選魚

做好培育親魚的工作後,就要開始挑選魚種,分辨雌雄了,至於如何區分鱸魚的雌雄呢,就要根據它們的體型和生殖結構來判斷了。雌魚的體型較粗而短,在產卵的季節時,魚腹膨大柔軟,按壓有彈性,尿殖乳頭稍凸,呈紅潤狀,上有兩個孔,分別為輸卵管和輸尿管開口。雄魚的體型較長而瘦,在繁殖期魚腹無明顯突起,尿殖乳頭凹陷,只有一個孔。

淡水鱸魚的繁殖技術

3、建造產卵地

產卵地可選擇搭建水泥池,大小面積視繁殖規模而定,在池地和四周,用聚乙烯密網片搭建一個個產卵窩,網片四周用石塊壓住,網片中間鋪上一次小石子。在放魚前要先進行消毒以及去鹼處理,防止鹼性過大,導致魚類死亡。而如果是選擇使用池塘作為產卵地,也是先清塘消毒,在重複水泥池的操作,大家產卵窩。

淡水鱸魚的繁殖技術

4、催產

在,,每年的3-5月,水溫保持在18-35度時,個雌魚注射鯉魚腦垂體,一般按照體重決定注射劑量,每kg注射5-6毫克,而雄魚在這個基礎上減半,一般20小時作用即可產生作用。

淡水鱸魚的繁殖技術

5、授精

注射後的鱸魚將其以1:1的比例放置在產卵地進行產卵,一般每畝放養二三十對親魚,放入後它們就會自行配對,雄魚會很快的築巢。雌魚會將卵產在巢窩中,而卵會粘在網片和石子上,接下來會守護卵,在產卵後要保證充足的餌料,防止親魚因飢餓將卵吃掉,待卵全部孵化出魚苗後,將親魚及時撈出,完成繁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