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陝西感受客家

2001年10月23日,正是金秋送爽、果品飄香時節,我們應陝西客家聯家會的邀請,前往陝西參加“第一屆世界客屬民祭炎黃兩帝暨中國西部考察行”活動。到達陝西,已是暮色沉沉,明亮的燈光將夜色籠罩下的咸陽國際機場照射的如同白晝。當我們隨著喧譁的人流拉著沉重的行李箱走出機場時,身邊已經圍著一圈講著客家話的人了。在陌生的土地上遇到同言同種的鄉親,一股親情由然從心中升騰。

嚴培義先生是上杭白砂早康村人,在西安念大學後留校任教,以後在商海搏擊事業有成,已經是陝西康德集團的總裁。他剛從成都回來,巧遇我們,一種“身在異鄉為異客,久逢老鄉倍思親”的感覺立時體現,非常激動。特別是當他聽說曾會長還是大名鼎鼎的閩西客家聯誼會的領軍人物時,敬佩之情寫在臉上,溢於眉宇之間。這也難怪,陝西雖然有20多萬客家人,但主要散佈在僻遠的陝南山區。城市中的客家人,星星點點地融入茫茫人海中,何處尋找?他原來不知道陝西有客聯會組織,只是在報紙上看到陝西省客家聯誼會舉辦“第一屆世界客屬民祭炎黃兩帝暨中國西部考察行”的啟示後就匆忙趕回。他說,客聯會是客家人的組織,他是客家人,所以要為客家鄉親盡點力。

陝西客聯會的負責人清一色是在西安地區工作的原廣東客家人,多數是教授、高級工程師、高級經濟師和實業家,因而與廣東的客屬社團有更為密切的聯繫。他們意識到世界“客家熱”於“西部大開發”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積極參加海內外客屬聯誼活動,引進客家資源促進陝西經濟的發展。在客家祖地閩西舉辦的世界客屬第十六屆懇親大會上,他們積極爭取大會主席團通過由陝西舉辦“第一屆世界客屬民祭炎黃兩帝暨中國西部考察行”。這是陝西舉行的最大的一次客屬活動,來自海內外客屬社團代表和知名人士300多來賓參加。為辦好這次活動,客聯會的負責人不但發起所有家屬參與,還邀廣東電視臺駐陝西工作站人員參與。他們的熱情和努力有目共睹,但活動中暴露出來的資金和人力上的準備不足,時而使活動顯得捉襟見肘。

因為受“9.11”事件影響,原本有許多海外社團要來參加而未來。儘管如此,還是有來自美國、印尼、汶萊以及中國的臺灣、香港、澳門、福建、廣東、北京、上海、天津、河南、湖南的30多個社團代表前來參加,體現了海內外客家人敬宗紹祖和對炎黃始祖的崇敬之情。廣東的客屬社團更是組成人數眾多的代表團以示對陝西客屬的支持,並率山歌劇團為活動助興。海外知名人士熊德龍、餘國春等為活動慷慨解囊,保證了活動的順利進行。活動期間,餘國春先生得知我是閩西人時說:“我是半個閩西人”,讓我一時相當錯鄂,雖說我從事僑務工作,但一時也想不起餘國春先生的老丈人、龍巖市僑聯原顧問、永定的遊尚群先生。跟夏威夷的葉冠群先生談起武平過去的歷史,更是挑起他對童年舊事的回憶。葉先生是梅縣客家人,他對童年時期橫行在閩粵兩省邊的武平的國民黨地方勢力種紹奎仍有很深的印象,因而談起來滔滔不絕。當他得知我們一桌多數是僑聯工作人員時說:“我是華僑,僑聯是華僑之家,我要跟僑聯的人在一起”,竟執著與我們同桌吃飯不肯離去。

在陝西要找到客家人講客家話真不容易,因而當地人對客家人並不瞭解。在西安,我們問的士司機“有沒有聽說過客家人?”他反問我們“客家人是什麼人?”“客家人是什麼民族?”旅行社的導遊小姐在接我們之前也許有了解一些客家的情況,卻也並不清楚,因而在迎接我們時的第一句話就是“歡迎客家鄉親回到客家祖地。”當即被車上的人糾正過來。這也難怪,新客家人淹沒在城市中,老客家人卻居住在偏遠閉塞的陝南山區。所謂老客家主要是指明未清初從南方返遷陝南山區的客家人,他們佔了陝西客家的絕大多數;新客家是指近現代以來因工作、經商等原因在當地居留下來的客家人,他們主要分佈在陝西全省的大、中、小城市中,因而訪問陝南客家村就成了這次活動的一項重要內容。陝南位於秦嶺和大巴山之間,包括商洛、安康、漢中地區,經過明末李自成領導的農民起義軍和明朝軍隊長期鏖戰的浩劫,人口銳減,一批批客家人自廣東、福建、江西,沿湖南、湖北返遷此地。商州市黑龍口的羅家灣是個典型的客家聚集地,全村400多人,雖然在當地生活了十幾代,但男女老少都保留一口純正的梅州腔客話,保存著先人的墓碑、族譜、堂號,承傳著客家優良傳統和風俗習慣。他們因地處深山,交通不便,經濟落後,世代守望著貧困。現在,有的全家一年收入還不到四百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