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職反思,滬漂半年談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2018年,從5月14日到12月14日,月中的同一天 ,我從入職到離職;而現在,又回到了起點。

揹著包,在一片眼神和竊竊私語中,我離開了公司。想當時,來的時候,是戰戰兢兢一個人都不認識的來;離開的時候,是割捨不斷的感情:我的搭檔---遠在成都和西安的姐妹,我的同事—同桌的對面的隔壁桌子的,老部門一起掉轉的新部門競聘會聚的剛剛入職一週相識的,離地鐵站好遠的莘莊小屋和永遠熙熙攘攘的音樂奢華的南京西路,紅色的1號線和陝西南路換乘的12號線。在大家剛剛熟識以為會要永遠的時候,我轉身離開了。挺抱歉的,自己都沒有真切的反應過來,覺得這只是一個普通的週五、要迎來普通的週末。這一步很難,但是我認為也是必要的。就和老左說的,做難而正確的事。

離職反思,滬漂半年談

做難而正確的事

半年的收穫:

1、適應進而習慣的節奏。接觸到並適應了上海的快節奏:工作上,上班永遠是多任務同時推進,逼迫我們不得不關注時間管理及節約精力提高效率的方法;每天18點下班,但平時至少18:30才有人走,加班到晚上19點多是常態,開會過21點是經常,最晚加班到凌晨1點打車回家。生活上,要想學習提高,不得不想方設法利用地鐵通勤時間,這樣反而不斷摸索地鐵上行之有效的學習方式;鍛鍊身體的時間被自覺省略,自動讓位;做飯帶飯的時間,從半小時到20分鐘到15分鐘,逼著自己迅速完成並收拾乾淨;習慣地鐵上來來往往前胸貼後背的狀態,也能接受和理解其他人。

2、高效的工作工具。自從有了deadline和多項任務的要求,我接觸並使用了印象筆記,後來轉戰到有道雲筆記,不得不說這是個幫助極大的神器;多任務工作,養成了每天記錄待辦事項並一一打鉤、每週五梳理一週工作內容的習慣,不得不說也是極其受用的習慣。通過這些,也慢慢習慣了目標導向的工作思維方式。思維導圖xmind,釘釘,石墨文檔,等等,慢慢接觸這些工具,使用並受益,確實很感激。

3、數據分析職業方向和技能。其實最先我並不清晰自己的職業發展路線的,因為互聯網運營實在是範圍太廣太泛;沒有具體的方向,就容易以崗位和公司為導向,以為公司平臺好就是好選擇,以為崗位體面和層級高端就是好工作。也是誤打誤撞定崗到數據分析,接觸到技術才發現,自己的想法錯了:符合自己職業發展方向的,有助於持續提升和打造自己核心競爭力的才是好工作,好公司和崗位名稱不重要。才發現,數據分析很有發展前景,而技術又是那麼的有趣。

有了職業方向,就是不斷學習和提高了,沒有基礎起步還晚,那咱就好好學,加緊趕吧。通過地鐵時間,瞭解學習了Excel;通過看書和自己找途徑練習,學習了SQL;通過網上找書看及工作中用心練,學習美化PPT;通過問同事和自己琢磨,瞭解了tableau;通過了解,開始學習python。不得不說,感恩這段時間,讓我遇見了這些問題,才想去提高這些方面。

4、其他。從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到現在慢慢開始做菜,幾乎每天帶飯;幾次找房一次搬家,也算是滬漂的生活完整了。

不足之處,也就是必須離開的原因:

1、個人成長遇到瓶頸。日常的工作內容偏向於經營管理,數據分析的核心競爭力不強,勉強使用的excel和SQL方面也用的不多而且很淺。另外,加班多,工作不分8小時內和8小時外,週末經常要加班,這樣沒法保證自己穩定而固定的學習時間。除此之外,工作中壓力大,揹負的KPI比較多而且難以完成,下班後及績效考核期間非常影響心情,不能做到工作生活的有效割離。

2、直屬領導不看好。作為自己的直屬領導,多次否定個人的能力,從思維能力到做事方式,非常打擊個人積極性;進而,不分配重要的工作項,不給於個人發展的機會的平臺。工作日常在反覆的尷尬與批評中度過,形成既定印象後很難矯正。更別說相關聯的績效評定、未來競聘的推薦等等,在公司的未來發展不看好。

未來展望:

匆匆的,遇見了,道別了,靠近了,遠去了,來來往往,臨走時只剩下:祝好,再見。進一步,會再拍拍肩膀;關係更近一步的,會出門送送,目送你關上下樓的電梯。人來人往,世界在變,大家都很忙。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本身吧;唯一留下的,只有身邊的親人吧。下一程,祝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