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土壤质地与肥力的关系,让你更清楚什么样的土质用什么管理

土壤的固、液、气三相组成中,液相和气相状况是由固体颗粒的特性和组合状况决定的,也就是决定于土壤质地状况。因此,土壤质地是土壤最基本的性状之一,它常常是土壤通气、透水、保水、保肥、供肥、保温、导温和耕性等的决定性因素,我国农民历来重视土壤质地问题,因为它和土壤肥力、作物生长的关系最为密切,最为直接。

现将不同质地土壤的肥力特性综述于下:

一、砂土类

由于粒间孔隙大,毛管作用弱,通气透水性强,内部排水通畅,不易积聚还原性有害物质。砂性土水分不宜保持,水蒸气也很容易通过大孔隙而迅速扩散逸向大气,因此土壤容易干燥、不耐旱。毛管上升水的高度小,故地下水位上升回润表土的可能性小。

砂质土主要矿物成分是石英,含养分少,要多施有机肥料。砂土保肥性差,施肥后因灌水、降雨而易淋失。因此施用化肥时,要少施勤施,防止漏失。施入砂土的肥料,因通气好,养分转化供应快,一时不被吸收的养分,土壤保持不住,故肥效常表现为猛而不稳,前劲大而后劲不足。如只施基肥不注意追肥,会产生“发小苗不发老苗”的现象。因此砂土施肥除增施有机肥作基肥外,还必须适时追肥。

了解土壤质地与肥力的关系,让你更清楚什么样的土质用什么管理

砂质土经常处于通气良好状态,好气性微生物活动强烈,土壤中有机质分解迅速,易释放有效养分,促使作物早发,但有机质不易积累,一般有机质含量比粘土类低。

砂质土因含水量低,热容量较小,易增温也容易降温,昼夜温差较大,这对于某些作物是不利的,如小麦返青后容易因此而受冻害或冷害,但种植甘薯类及其他块根块茎作物时,则有利于淀粉的累积。砂土在早春气温上升时很快转暖,所以称为“热性土”,但一遇寒潮,温度下降也快,作物易受冻害。

二、粘土类

粘质土由于粒间孔晾很小,多为极细毛管孔隙和无效孔隙,故通气不良,透水性差,内部排水慢,易受溃害和积累还原性有毒物质,故需“深沟高畦”,以利排水通气。

粘士一般矿质养分较丰富,特别是钾、钙、镁等含量较多。这一方面是因为本身含养分多,同时还因为粘粒有较强的吸附能力,使养分不易淋失,因粘土通气性差,好气性微生物受到抑制,有机质分解较慢,易于积累腐殖质,故粘土中有机质和氮素含量一般比砂土高。在施用有机肥和化肥时,由于分解慢和土壤保肥性强,表现为肥效退缓,肥劲稳长。

了解土壤质地与肥力的关系,让你更清楚什么样的土质用什么管理

粘土保水力强、含水量多、热容量较大,升温慢降温也慢,昼夜温差小。早春升温时土温上升较慢,故又称“冷性土”。在粘土上生长的作物其苗期也常由于土温低、氧气少有效养分少,而生长缓慢,小苗瘦弱矮黄;但生长后期因肥劲长,水分、养分充足而生长茂盛,甚至贪青晚熟,出现所谓“发老苗不发小苗”的现象。

粘土干时紧实坚硬,湿时泥烂,耕作费力,宣耕期短。粘土上顶土力差的种子不易发芽出苗,容易产生缺苗断垄现象。因此粘土必须掌握宜耕期操作,注意整地质量。

三、壤土类

这类土壤由于砂粘适中,兼有砂土类、粘土类的优点,消除了砂土类和粘土类的缺点,是农业生产上质地比较理想的土壤。它既有一定数量的大孔隙,又有相当多的毛管孔隙,故通气透水性良好,又有一定的保水保肥性能,含水量适宜,土温比较稳定,粘性不大,耕性较好,宜耕期较长,适宜种植各种作物,“既发小苗又发老苗”

。有些地方群众所称的“四砂六泥”或“三砂七泥”土壤就相当于壤质土。

了解土壤质地与肥力的关系,让你更清楚什么样的土质用什么管理

含粗粉砂较多(40%以上)而又缺乏有机质的土壤,泡水后易淀浆板结、闭气,不利于植物根系发育和生长。

我国土壤质地的地理分布特点,在水平方向上,自西向东,从北向南有由粗变细的趋势。在垂直方向上,从高到低也有相同的变化规律。

从上面的讨论中可以看到,土壤质地对于土壤性质和肥力有极为重要的影响,而土壤质地主要是一种较稳定的自然属性。但是质地不知决定土壤肥力的唯一因素。一种土壤在质地上的缺点,可通过改善土壤结构和调整颗粒组成而得到改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