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恩浩荡——难忘恩师 7、刘继科老师

六年级,刘继科老师接了我们班,班主任兼语文老师。

刘老师,田家庄人。上中等身材,敦实厚合,体格健壮,精力充沛。国字脸,高鼻梁,浓眉大眼,方口厚唇。声音宏亮,中气十足。年富力强,十分威严。是全校最严厉的老师。眉宇间勃发着英雄气概,话语中充溢着豪壮情怀。

师恩浩荡——难忘恩师 7、刘继科老师

同学们望而生畏,一个个安分守纪。不论上课、还是上自习,教室里总是静悄悄的,无人敢作乱。

他管理学生,首先是严格要求班干部。要求尽职尽责,起带头作用。其次是狠抓捣蛋学生。一旦有问题,从班干部追起,一追到底,找到当事人,严厉教训。

他常搞突然“袭击”,不声不响来到教室,就连活动时间也不放松。

一次活动时间,我和几个同学在教台上唱大戏,好多同学坐在下边观看。正唱得起劲,在同学们的欢呼声中,刘老师突然出现在教室门口。我们发现后,急忙跑下教台,坐到下边。可是为时已晚了,没逃脱老师的批评。从此,谁也不敢在教室作乱了。

师恩浩荡——难忘恩师 7、刘继科老师

刘老师,学识渊博,才思敏捷。六年级毕业时,好多同学都想起个大名。他给赵劳金起了个“赵锦文”,我觉得很好听,意思也好。就向刘老师说:

“刘老师,给我也起一个吧!”

“好!叫贾辅国吧。”爽快答应,随口说出,不假思索,“国之宰辅,就是宰相之位。符合你的性格。”

我听后,想了想,不好意思地说:

“辅国和‘腐谷’同音,我怕人们叫我‘烂谷’。”

“那就叫‘贾斌’吧。‘斌’,文质兼备,文武全才,也符合你的个性。”刘老师看出了我的心思,马上改了一个。

“好哇!”我听了很高兴。于是考初中,就用了这个名字。

但是,仅用了一下,考高中时,又改回了原名。因为改名后,学途很不顺当。起初,“保送”被丢了;其后,考上原中了,只读了一年,又因供不起两个孩子(我和二弟)上初中,辍学了。无意中,看到一本《名字学》。书中说名字很重要。比如一只桶,你叫它“钱桶”,将来它就要存钱;你叫它“饭桶”,将来盛饭;你叫它“水桶”,将来放水;你叫它“粪桶”,将来倒粪。钱桶,人们守护;饭桶,人们爱护;水桶,人们维护;唯有粪桶,人们远离。人亦如此,因名而质异。又联想到俗语:“人怕起送号,地怕走斜道。”这道理是一样的罢。于是改回了原名。

刘老师也有温存和蔼的一面。心情舒畅时,和你坐在一起,说天道地,谈古论今。尤其是高兴的时候,真是位慈祥长者,良师益友。

师恩浩荡——难忘恩师 7、刘继科老师

一次轮我班出第二排教室后墙上的黑板报,我是学习委员,当然是主办者。设计报头什么的,全是刘老师做。一般报头在上边,他独出心裁,摆在了下边。

刘老师写得一手好字。字如其人,宏厚刚劲,雄壮有力。写报头上的“火炬”二字时,先用毛笔写出,后用粉笔勾成。字写得龙飞凤舞,气势恢宏。他拉我站在远处端详了半天,美滋滋地对我说:

“好哇?”

“好!”我也高兴地回答。又摸着我的头问:“你能写下吗?”

“不能!”我摇了摇头。

“能!一定能!不用多久。”语气很坚定。一股暖流涌上了我的心头,感激地说:

“哪能呢……”

“能!努力吧!”拍了下我的肩膀。

其实刘老师很会关心人。毕业那年,正是国家最困难的时期。“大河流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国家的大河水少,人民的小河能满吗?国家困难,人民贫穷。粮食不过关,人民无温饱。野菜树叶当粮食。鉴于此,刘老师组织我们,男女搭配,强弱分组,活动时间,外出采集野菜、树叶。然后按人分配,带回家下锅。

毕业时,我在“保送”升学之列。但开学了,还没通知。刘老师很着急,亲自到局里寻找,才知分配学校时,弄丢了。最后派到了沙城中学。我不愿去,他劝我,恳切地说:“三年后,你就考到范中了,留一年,耽误前程……”我勉强去了。

刘老师的语文,讲得有声有色,板书整齐醒目,字体工整规范。我们往往听得陶醉其中。

刘老师是个全能的老师,教学、管理、教育、引导,都是能手。尤以严格著称。我从他身上,验证了“严师出高徒”的真理。我们那涣散的班级,经刘老师一年的严教,我们从纪律到学识,都有很大长进。毕业时,除保送升学的同学外,只技校就考住新瑞、锁才、润才、罕人等多名。如果他不带我们,我们班不知要乱成什么样子。

同学们敬重他,我更敬重。他挽救了我们,培养了我们。他是我们最为敬重的恩师!

师恩浩荡——难忘恩师 7、刘继科老师


作者简介:贾高锁,男,汉族,1947年8月生于原平市中神山村。毕业于山西省教育学院,汉语言专业。1969年2月参加教育工作,曾任原平联校、铁路中学等校教师。退休后仍在国利美术高中、英才中学等学校工作。执教近半个世纪,主教初、高中语文。爱好书、画、写作,只是忙于教学,未曾投稿见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