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學了網課,開學復課後這課到底該咋上?

學生復課入學後,這學期課咋上?"一線校長、教師都在發愁。

復課後,對居家上網課所學內容,從頭再仔細講一遍,全部完成本冊書教學恐怕時間就不夠用,況且對好學生來說,屬於重複學習,“陪太子讀書”,未免浪費時間。

復課後,若立馬講新課,不具備網課學習條件或網課學習不紮實的學困生,恐怕會更跟不上進度,兩極分化會更嚴重。

復課後,若對居家上網課所學內容快速學一遍,會造成優等生重複學、中等生表層學、差生虛假學,教學效果很難保證。

這課講也不是,不講也不是,進退兩難,復課開學後,這課到底該咋上?

復課後,採取個性化選擇、私人定製、"六法"補學,實現差異化的異步學習,讓補有新收穫、學有新提高

復學後第一件事就是要對居家上網課前半冊所學內容,科學命題,進行學情測查。

從補學六法中選擇適合自己班情、學情的補學方法。

方法1:校級學科能級走班、班級同質分組分層學習。

以年級學科或班級為單位,依據學情測查數據,學生自主選擇加學科教師引導,實行同一學科三級同質分班、分級,切忌按總分分班、分組,一定要按學科同質分班、分組,一個學生數、英、理化可能選不同層級。

走班、同質分組的班級複式補學定位:避免優等生重複學,中等生表層學,差生虛假學。

優等生學科班、小組,以自主學習為主,重在拓展提升,重在知識綜合運用、新情景中創新應用。

中等生學科班、小組,以相互討論為主,重在查漏補缺,重在答疑解惑。

潛能生學科班、小組,以教師系統講授為主,重在概念、定理建構,重在夯實雙基、跟上進度,不影響後續學習。

方法2:1+1ⅹ3補學。

對學科前十名拔高內容難度,讓其獨立鑽研,讓班級11名至20名學生當小老師,一個人帶3、4個學困生,實行小組小先生制。因中等生、學困生思維差異較小,中等生講題學困生能聽懂,同時中等生給差生講一遍,勝自己學幾遍,教會別人是最後的學,這樣差生學會了,中等生知識深度理解、重新建構了,也跨入優生行列了。

方法3:雙測重點強化法。

對某一知識點,依目標先前測;據前測暴露問題,有針對性答疑、解惑、合作研討、針對性練習;後測,檢驗補學效果。

方法4:以新帶舊法

復課後開始學習新課,遇到前面知識點、概念、定理、公式,可以用舊知鏈接形式進行系統補習。即學新課,用什麼補什麼,以新聯舊,以新帶舊。

方法5:補學新知再次串聯法。

對宅家上網課調整的內容如口語交際、理科實驗,可以以此重組課程設計、學程設計,採用串聯思維統整、建構方法,在新情景中實現思維生長、深度學習。

方法6:翻轉課堂法

居家上網課權當學生看視頻、聽直播自學,一上課就進入主幹問題研討,個人、小組問題答疑,最後讓學生用思維導圖系統梳理,並進行針對性測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