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漱溟:思維有八個層次,你在哪一層?


梁漱溟:思維有八個層次,你在哪一層?

梁漱溟 橙全心理


梁漱溟:思維有八個層次,你在哪一層?


| 前 言 |


如何提升自己的思維層次和水平?梁漱溟先生以做學問的心得為例,分享了自己思維躍遷的八層境界。他認為:


我們首先要對一個問題感興趣,能用心思考這個問題,沉下心來做深入探究,訓練出自己的看法;並能認識到別人的見解與自己的差異,然後才能融會貫通;進而向更深層次探索,精煉出其中的核心思想,運用自如。


歷經種種甘苦後,才能對這個問題了若指掌,做到心中洞徹。


這八重思維的境界,是梁漱溟先生做學問的方法論,也是我們可以參考和學習的思考模式。以下敬請enjoy:


大約從14歲開始,總有問題佔據在我的心裡,從一個問題轉入另一個問題,一直想如何解答,解答不完就欲罷不能,就這樣一路走過來。


為什麼會不斷有問題呢?


這是由於我很容易感覺到事理之矛盾,或者很容易感覺到沒有道理,或看到兩個以上的道理。當我覺出有兩個道理時,便猶如失去主見,不知如何才好。


眼前有了兩個道理或更多的道理,心中便沒了道理,很是不安,卻又丟不開,或許學問大都以這種感覺為起點吧。


所謂學問,就是對問題說得出道理,有自己的想法。但是,這並不是誰都可為之,還分著不同的境界。以下分八層,來說說我走過的路:


梁漱溟:思維有八個層次,你在哪一層?


01

思維的第一層境界:形成主見


用心想一個問題,便會對這個問題有主見,形成自己的判斷。說是主見,亦可稱偏見。或許很淺薄,也終究是你自己的意見。


有所見,便將之視為普遍的道理,因執於其所見而極端地排斥旁人的意見,不承認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道理。美其名曰“主見”亦可,斥之曰“偏見”亦可。


學問不學問,並不在讀書之多少。有主見就是學問!


不僅如此,《硬核科普 | 為什麼我們懂了這麼多道理,卻過不好這一生?》也提到:那些從別處搬來的“道理”,在真正用的時候壓根不會起作用,因為它在你的意識中太淺了,這需要一個持續的過程,絕對不是讀一次就頓悟。


許多哲學家的哲學也很淺,就因為淺,便很行。


胡適之先生的哲學很淺,亦很行。這是他自己的,縱然不高深,卻是心得,親切有味,便能夠動人,能動人就行了!他就能自成一派,其他人不行,就是因為其他人連淺薄的哲學都沒有。


02

思維的第二層境界:提出問題


沒有學問的人,並非肚裡沒有道理,腦裡沒有理論,而是心裡沒有問題。


將古今中外的哲學都學了,道理有了一大堆,問題卻沒有一個,就成了莫可奈何的絕物。


有主見,才有你自己;有自己,才有旁人,才會發覺前後左右,都是與我意見不同的人。

種種衝突,種種矛盾,種種沒有道理,又種種都是道理,於是就不得不用心思。


面對各種問題,你自己說不出道理,不甘心隨便跟著人家說,也不敢輕易自信,這時你就走上求學問的正確道路了


延伸閱讀:《寫給2020的自己 | 你這不是迷茫,你只是特別上進》


03

思維的第三層境界:融會貫通


心中有問題,就想要求解。


那麼,前人的主張、今人的言論,稍有與自己不同處,便知道加以注意。與自己想法相同的,感到親切;與自己想法不同的,感到隔膜。

有不同,就非求解決不可;有隔膜,就非求瞭解不可。


於是,古人今人所曾用過的心思,慢慢融匯到你自己。最初的一點主見,成為以後大學問的萌芽。從此吸收養料,才可以向上生枝發葉,向下入土生根。待得上邊枝葉扶疏,下邊根深蒂固,學問便成了。


這是讀書唯一正確的方法,不然讀書也沒用處。


會讀書的人說話時,說他自己的話,不堆砌名詞,不旁徵博引;反之,引書越多的人越不會讀書。


正如蘇格拉底所言:我知道我一無所知


延伸閱讀:《知乎高贊 | 這個世界上成熟的人並不多》


04

思維的第四層境界:知不足


古人說“學然後知不足”。用心之後,就知道要虛心了。會發現自己當初的浮淺見解,不足以解決問題。


學問的進步,不單是見解的進步,還表現在你的心思頭腦鍛鍊得精密了,心氣態度鍛鍊得謙虛了。


心虛和思密,是學問的必要條件,最不好的毛病是說自家都懂。


亞里士多德懂嗎?懂。佛家懂嗎?懂。儒家懂嗎?懂。老子也懂;康德、牛頓、柏格森……全懂得。說起來都像自家熟人一般。


對於前人之學,不要總說自己都懂。因為不懂,就可以除去一切浮見,完全虛心地先求瞭解它。


一種常見的毛病是:自己頭腦簡單,卻說人家頭腦簡單;自己淺陋,卻看人家淺陋。想當然地對別人批評攻擊。


我與此類人相反,遇到不同的意見思想,總疑心對方比我高明,必有我所未及的見聞,不然,為什麼判斷不同呢?疑心他必有精思深悟,過於我,不然,何以我所見如此,而他所見如彼呢?


兩句話希望大家常常存記在心:

第一,“擔心他的出乎我之外”。

第二,“擔心我的出乎他之下”。


我最先走入佛家的思想,後來又走到儒家的思想。因為自己非常擔心的緣故,才去留意人家對佛家儒家的批評,才去努力瞭解西方的道理。


延伸閱讀:《俯瞰世界的真相 | 凡事都有至少3個解決方法》


05

思維的第五層境界:以簡御繁


辨察愈密,追究愈深,零碎的知識,片段的見解,都沒有了;心裡全是一貫的系統。到了這時候,才能以簡御繁,才可以學問多,而不覺得多


凡有系統的思想,在心裡都很簡單,彷彿只有一兩句話。凡是大哲學家皆沒有許多話說,總不過一兩句。很複雜很沉重的宇宙,在他手心裡是異常輕鬆的,

這就是所謂『舉重若輕』


學問家如果說肩上揹負著許多沉重的學問,那是不對的;如果說當初覺得有什麼,現在才曉得原來什麼也沒有,那就對了。


道理越看得明透,越覺得無話可說,還是一點不說的好。反之,學問淺的人說話愈多,思想不清楚的人名詞越多。其實道理明透了,名詞便可用,可不用,或隨意拾用。


延伸閱讀:《曾奇峰 | 精神分析對這個世界的忠告》


06

思維的第六層境界:學問歸於己用


有無學問在於能否“解決問題”。


比如:學武術的十八般武藝都學會了,表演起來五花八門很像個樣;等到打仗對敵,叫他掄刀上陣,卻發現一套武藝都白學了。


如果不能解決問題,那學問必是沒到家;如果學問已經通了,就可以解決問題。


真學問的人,學問可以完全歸自己所用;假學問的人,學問在他的手裡完全不會用。


延伸閱讀:《我終於發現自己其實是一個很難相處的人 | 心理成熟的20個跡象》


07

思維的第七層境界:一覽眾山小


學問裡面的甘苦都嘗過了,再看旁人的見解主張,其中得失長短都能夠看透。


這個淺薄,那個到家,這個是什麼分數,那個是什麼程度,都知道得很清楚;因為自己從前一切深淺精粗的層次都曾經過。


延伸閱讀:《如果教養決定了層次,那到底什麼決定了教養?》


08

思維的第八層境界:通透


思精理熟之後,心裡就沒有一點不透的了,講出的每一句話都非常的晶亮透闢。


如果大家按照我的方法去做功夫,循此以求,不急不懈,持之以恆者,則祛俗解蔽,未嘗不可積漸以進。


上述八層,前四層是我用功的路徑;後四層,只是望見,非能實有諸己。


少時,妄想做事立功,而菲薄學問;二三十歲,稍有深思,亦殊草率;近年,問題益轉入具體的國家社會問題上來,心思之用又別有所在。


我始終不是學問中人,也不是事功中人,我大概是問題中人!


延伸閱讀:《我們怎樣成為了自己認知框架的囚徒?|混沌大學創始人的思考》


09

走上哲學這條路,只因我喜歡提問題


哲學不是人人所能學得的。沒有哲學天才的人,便不配學哲學;如果他要勉強去學,就學一輩子,也得不到一點結果。


哲學這項學問,只是少數人所能享的一種權利,是和藝術一樣,全要靠天才,才能成。與科學又完全不同,學科學的人,只要肯用功,多花些時間,總可學個大致不差。


與科學不同,學哲學不僅要有天才,並且還要下功夫,才有成功的希望。哲學所研究的問題,近在眼前,又遠在天邊。尋常隨處遇到,深遠難知究竟。


因此,各種科學都有進步,獨哲學自古迄今不見進步。實則

哲學問題並非沒有進步,只是進步無法與人共享。


科學問題的解決可以擺在外面,與人共見;哲學問題的解決,存於個人主觀,不能與人以共見。古人早都解決,而後人只能從頭追問。


我不但從未動過研究哲學的念頭,而且根本未曾動過求學問的念頭。走上現在這條路,只是因為我喜歡提問題。


延伸閱讀:《來自深夜的靈魂拷問:如何在30歲前知道自己幾斤幾兩?》


10

編後記


二千多年前,春秋時代的孔子在“論語”為政篇中,也講述了自己做學問的心路歷程: 從立志到不惑,到知天命,最後到從心所欲。


與梁漱溟先生同時代的王國維先生在“人間詞話”中,對做學問有著名的三境界之說:初始時望盡天涯路漫漫,追索學問時衣帶漸寬終不悔,歷盡艱辛後豁然開朗時驀然回首。


孔子是沿著時間軸,講述從初始到成熟,最後到自由的過程。王國維先生的三境界之說,從個人心理感受角度,生動地描述了在做學問時上下求索的過程。


梁漱溟先生的八境界之說,側重於主體對客觀世界認知、總結、抽象、反饋,實現主觀認識與客觀世界的一致,最後達到一覽眾山小的通透境界。


這八重思維的境界,是梁漱溟先生做學問的方法論,也是我們可以參考和學習的思考模式。要完成先生所說的思維逐步升級,至少要具備兩個思考維度:


第一:問題意識


偉大的哲學家、思想家們都是從提問開始的。比如維特根斯坦就曾發問“謊言既然能給我們帶來好處,為什麼還要說真話?”這個提問引領他一步步走上分析哲學的高峰。


問題意識,是智慧和洞見的源頭,更是一種時代進步所秉持的精神標誌。


不僅如此,問題意識的習慣,能讓你看清很多社會問題和趨勢,而發現全然不同於媒體報道的事實面。用自己的頭腦去思考和判斷,在事件發生或洞察趨勢時,具有刨根問底的質問能力,才能做出不跟隨大流的清晰判斷。


第二:邏輯思維


正如梁漱溟先生所說,我們的問題意識並非無的放矢,一般是來源於生活困境或者是現實關懷,所以提出問題的目的還是要解決問題。


因此『邏輯分析和解讀』是我們遇到問題時必備的思維工具,也是我們保持良好思維境界必須培養的能力。


邏輯思考的能力,與你使用何種語言無關,而是整個世界不變的真理,是世界通用的語言,全世界所有人都能理解。確立邏輯思考的路線,比起只是單純大量積累知識的人來說,將是絕對的強者。


作者 | 梁漱溟,中國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現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代表作有《中國文化要義》《東西文化及其哲學》《讀書與做人》等。

來源 | 泰普洛領導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