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二手世界里的中国人

最好的自己,

不是要做最好的,

而是,做自己。

01

截稿在即,却对这周的选题毫无思路,看着镜子里的黑眼圈,想起了昨天向我倾诉到天亮的大学同学M。

M是隔壁油画系的学生,我们学校的油画系在全国不说第一也有前三,可是毕业后的这些年,她却过得并不如意。

从小M其实对画画并没有太大兴趣,因为高中学习压力大才听家人和老师的建议走个捷径,苦练三年居然考上了这么好的美术学院,但她却依然对画画兴趣不大。

大四,M看到学长在国外读完艺术史后留在那里做研究,甚是艳羡,便一心想到耶鲁读个艺术史硕士,可是哪有那么容易呢,闭关复习了两年也没有成功。

毕业后的第三年,M终于决定工作,在一个艺术留学中介做指导老师,薪水不菲,直到现在都忙忙碌碌的生活着,但她却一点都不开心,最近甚至有抑郁的倾向。

陪她聊了一夜,聊得我身心俱疲,无他,只是因为我跟她,和我身边大多数朋友,其实都是一类人。

我们在外人面前,其实是可以称得上优秀的,但实际上,自己的生活一团乱麻,做的从来都不是自己喜欢的事,我们甚至都不知道自己喜欢的究竟是什么!

从小在身边人的“劝说”中不断“纠正”自己的成长路线和人生选择,到了最后,这蜿蜿蜒蜒满是他人参与的痕迹,让我们看不到来时的路和未来的方向。

歌手梁博在《一刻》演讲说过:

“每个人都想做更好的自己,但我们只把注意力放在前面那几个字,就是我们要做‘更好的’,可是你们做的是自己吗?”

02

我们是听话而合群的中国人。

从小到大,我们的教育没有给我们反驳的机会,学习,就是接受经验,因为课本这么写,专家这么说,老师这么教,所以我们就应该这么记。

这种对理性思考后产物的惯性信任,后来被投射到了市场的品牌厂家上,我们对价格昂贵的品牌总是有一种不可名状的信心,海蓝之谜和cpb的高端品牌就一定比价格低廉的国产品牌好,我们不会怀疑,是因为他们提供更标准化的服务和更优质的产品。

后来,这种信任又被延伸到了各种测试排行榜里,博主千字长评、豆瓣评分、小红书、知乎大V……他们总会用最能够说服你的文字告诉你,世界是什么样的,经历的生活是怎样的体验,该过怎么样的生活,照做就完事儿了。

学者居依·德波在《景观社会》一书里,把景观描述成“通过影像主导的新型社会关系”,在景观社会里,商品的关系取代人的关系。人们因为对景观的迷入而丧失自己对真正生活的渴望和要求。我们渐渐忘记思考,对影像的认同越多,对自己的欲望理解就越少。

久而久之,我们就活得越来越不快乐,我们反过头来又想做自己,却已经不知道自己想到的究竟是什么。

03

我们都活在“二手世界”里,用着别人的“二手经验”。

我们开始发现,我们在生活里遇到的所有问题,在搜索引擎里都能找到答案。

怎么搭配衣服才低调优雅,去哪吃饭便宜又美味,买哪个化妆品更合适,工作还是考研,要逃离还是留在北上广……小到衣食用度、大到职业决策,都有人替你解答。

这是一个精心加工过的世界,用戳你笑点的段子、美颜的小视频、精修的图片为你创造了一个比真实世界美丽有趣深刻有品位得多的地方。

久而久之,我们买的东西是评分最高的、看的书是大 V 的推荐、拍照是时尚博主推荐的 pose、旅游去的是“不能错过的 20 个打卡圣地”、情人节买的礼物是网上搜出的“最适合送男朋友的礼物”,观点是从《奇葩说》等讨论“如何看待某件事”的节目里吸取的,体验是知乎分享你新编的故事“告诉你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去感受的……

就像是,关于如何生活,已经有人预设了一套满分答案摆在我们面前,虽然口头上告诉你“仅供参考”,但当我们自己的生活没有方向且一团乱麻时,就会养成一个学生式习惯,当生活给你发了一份新卷子,第一反应就是先到网上,去看参考答案。

因为这样我们就很容易说服自己,反正“他们都是这样说/做的”。

当然,按照别人的经验去生活这种“二手人生”是一种性价比极其高的生活,我们可以避开很多“不好的体验”,避开“烂片”、“不好吃的店”、“不好看的系列”……

可我们总会遇到这种情况:网红景点除了人还是人,精致摆盘的网红日料味道一般,网红奶茶喝起来不过如此,夸的天花乱坠的化妆品用起来相当不舒服……当我们的审美稍有偏差,预设的幸福感不达预期时,失望感反而会被放大。

因为我们会发现,人与人的感受,总有不同。

04

我们总是善于自我抵消我们与他人的不同,然后努力向别人的标准靠拢。

心理学上有一个“巴纳姆效应”,指的是我们很容易受到外界信息的暗示,出现自我认知的偏差,我们会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结论,尽管这个结论不一定完全符合自己,但我们依然会认为它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哪怕自己一开始或许根本不是这种人。

这个结论是如何得出来的呢?

心理学家弗拉设计了这样一个实验:

研究者们给学生们做了一次人格特征测试,并先写下了学生们个性的正确评估,然后拿出两份实验结果给学生看。一份真,一份假,而假的这个,恰恰是大多数人答案收集后得出的平均结果。

拿到这样两份结果的学生们,究竟能不能确定哪一份才是自己的呢?果然,绝大多数学生认为,那份假的,也就是众人平均答案的结果,更能够精确地描述自己的人格特征。

外界的答案与声音好像总是那么神圣,能轻易影响和动摇我们。为了更贴近“大家都期待的结果”,我们总是迫不及待的屏蔽自己的内心的真实想法去迎合。

从小到大,我们都沿着一条“大家都走”的道路在追赶着,学最火的专业,毕业最好是做个公务员或者老师,26左右结婚生子,40多岁到达中层……我们努力想看追着别人的脚步走,不知不觉,我们就成为了一样的人。

或许我们曾经叛逆过,但在自己大脑不断给它找到合理的解释之后,我们总会妥协。

所谓的“谄媚效应”,就是绝大多数人,都更愿意相信让他们自己看起来更正面和更积极的事情。

比如迎合网红的时尚,比如去尝试大家都尝试的东西,和大家有能够交流的谈资与沟通的基础,让大家都喜欢自己,只有大家的喜欢才能让我更有满足感等等。

我们没有真正的关心过自己究竟是谁,因为我们想做的从来都不是自己。

05

想要摆脱二手生活,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发现自己。

寻找一手生活,这的确是个冒险,因为想要追求本真,很可能意味着放弃社交,告别轰趴,与自己独处,甚至还可能显得“老土”且“不合群”。

但“一手”的世界里,一定也有自己的精彩。

我曾经沉迷过很久北欧风格的装饰,和设计系的朋友一起把我们的工作室整理的和ins上那些网红房间几乎一模一样。一开始的确是有成就感的,但看久了总觉得哪里不舒服,所以我果断把我的位置换上了大红色的沙发椅和明黄色的桌垫,虽然和肃静整洁的屋子不搭配也被同学嫌弃,但我却很喜欢。

波兰诗人辛波斯卡的诗歌《在众生中》有这么一段——

“我就是我。

一个总是比他人,

更为费解的偶然。

我也许只是我自己,毫无惊人之处,

也就是,

一个截然不同的人。”

我们之所以生而为人,就在于我们生而与众不同。渐渐忘掉认知自己的人,只好在大众的评判标准中随波逐流,活的越来越趋同,越来越像任何一个人,除了他自己。

于是,慢慢的,我开始尝试着做个截然不同的人。

每次站在异乡的街头,纠结着不知道该往左还是往右,内心越发自在。作为一名游客,热闹不是不可以躲避的。只要拐个弯就好了。

计划内的索然无味,计划外的都是惊喜。

发现自己也没那么难,舒服的做自己,才是让我们inner peace的真谛。

“对人来说,死亡是常态,人死几亿年却只能活几十年。那就把这几十年当作去一次迪士尼,关园的时间自然出来,那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应该做的,就是尽情地狂欢。”

希望我们都能,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的去寻找属于自己的一手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