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書中缺失的情節:美國大蕭條中,羅斯福還受到了身邊人的抵制

20世紀初,美國發生了經濟危機,陷入了大蕭條中。幸運的是,他們遇到了羅斯福。升任總統後,羅斯福實行了有名的“羅斯福新政”,將國家帶出經濟泥沼。直至如今,羅斯福的名字也是如雷貫耳。實際上,在1936年,羅斯福開啟了他的第二個總統任期之時,他的影響力已經達到了頂峰,以百分之六十一的大眾選票和幾乎所有的選舉人選票,贏得了美國總統選舉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壓倒性勝利。

歷史書中缺失的情節:美國大蕭條中,羅斯福還受到了身邊人的抵制

也許你會說,哇,這些羅斯福實施任何政策,豈不都會順順利利、無人可擋?這你可就錯了。美國實行的是三權分立,除了總統之外,還有國會和最高法院,彼此形成制衡之勢。所以,即使如獲得了國民認可的羅斯福,此時也有煩心事、也有絆腳石。在當時,對象就是最高法院。

歷史書中缺失的情節:美國大蕭條中,羅斯福還受到了身邊人的抵制

羅斯福在1937年1月正式第二次就任總統時,最高法院已經通過了一系列判決摧毀新政。比如,文科生們肯定都記得的,新政舉措之一全國復興總署,在1935年被最高法院投票廢除,投票結果居然是9:0。1937年,最高法院還表示,運用政府權力緩解大蕭條帶來的損失這一新政概念,是不合法的。由此看來,羅斯福之後提出的一系列改革法案勢必要被最高法院推翻,無法實施。


羅斯福可不是坐以待斃之人,他決定予以反擊。方法是將最高法院的大法官人數由九人擴充為十五人。多增設的六名,得是支持新政的自由派人士。可想而知,羅斯福面對的壓力和將面臨的阻礙會有多大。


至於羅斯福是怎樣一步步取得最終勝利,心滿意足的,還請期待後續的解讀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