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悅達社區,她有戰疫“三招”!

黨員幹部下沉社區參與基層疫情防控要求發出以來,武漢市人民檢察院政治部綜合部主任顧玉梅第一時間帶頭下沉社區,衝鋒在前,以上率下,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真摯的為民情懷、強烈的使命擔當投身社區防疫第一線,為築牢社區疫情防控堡壘竭盡全力、真情付出,受到了老百姓和社區工作者的一致稱讚。近日,她的抗疫事蹟被中共武漢市青山區委組織部微信公眾號報道,一起來看看。

在悅達社區,她有戰疫“三招”!

△ 顧玉梅(右一)詳細瞭解醫護人員家庭情況 並逐戶上門送“愛心包”

“顧書記工作方法多,我們社區能成為無疫情社區,顧書記功不可沒。”冶金街悅達社區書記徐婷這樣感慨。

徐婷口中的顧書記是悅達社區疫情防控臨時黨支部書記顧玉梅,武漢市人民檢察院政治部綜合部主任。下沉社區以來,面對緊張繁雜的社區疫情防控工作,她始終和社區幹部並肩作戰,既當指揮員,又當戰鬥員,哪裡有問題她就出現在哪裡,與社區幹部一道築牢疫情防控防線。

第一招:衝鋒在前,以上率下凝聚隊伍

2月3日,市檢察院發出黨員幹部下沉社區號召,顧玉梅第一時間帶隊深入青山區悅達社區,對接社區書記,全面瞭解防疫情況。悅達社區有3個轄區單位,不僅居住人數多,當時還有未收治的確診病患和未隔離的疑似病例、發熱病人。

“疫情防控形勢不容樂觀,要趕緊行動!”

瞭解到社區的情況後,顧玉梅不懼危險,迅速投入工作,馬不停蹄聯繫街道、醫院、隔離點,想盡一切辦法讓病患儘快得到收治,從源頭遏制疫情在小區蔓延。

在悅達社區,她有戰疫“三招”!

△ 悅達社區疫情防控臨時黨支部召開主題黨日活動顧玉梅在活動中講話

擔當肯幹的工作作風被身邊人看在眼裡,記在心裡。2月中旬,悅達社區疫情防控臨時黨支部成立,顧玉梅被任命為臨時黨支部書記,

“大家要擰成一股繩,才能打勝仗。”

顧玉梅說道。為了提高下沉黨員工作效率,凝聚團隊力量,顧玉梅把下沉黨員劃分為三個黨小組,分組負責悅達社區三個片區,推進下沉幹部進網入格,定崗定責。她自己堅持每天堅守社區,逐個門棟巡查,收集情況和意見建議,不斷優化工作安排。

在悅達社區,她有戰疫“三招”!

△ 顧玉梅在社區巡查

在她的表率和帶領下,下沉黨員幹警們的鬥志被激發,大家既分工明確又齊心協力,有的擔任網格員配合社區開展“四類人員”拉網式排查、不落一戶、不漏一人;有的不計辛苦,背上沉重的酒精桶到樓棟清潔消殺;有的整日奔波,搬貨運物,張貼通報,為困難用戶送去愛心;有的日夜在堅守值守點,測量體溫,為小區封閉管理排查病患,防止疫情在社區蔓延。

在悅達社區,她有戰疫“三招”!

△ 幹警李聰在社區向臨時黨支部提交入黨申請書

黨員幹警們還紛紛自發捐贈,為社區送去了口罩、酒精、體溫計等防護、消毒物資,解決基層防護不足的燃眉之急。

支部的工作受到了冶金街黨工委的高度肯定和社區書記的衷心感謝。

第二招:真情而為,春風化雨打動群眾

戴著紅袖章,一頭利落的短髮,下沉社區近兩個月,居民們雖然不一定知道顧玉梅的名字,卻能遠遠地認出她的身影。


在悅達社區,她有戰疫“三招”!

△ 顧玉梅教社區裡的老人使用手機

小區剛實行封控管理時,考慮到社區下轄106小區的居民防護意識多有不足,顧玉梅帶領幾名黨員搬來鐵板對小區出入口進行“硬封鎖”。但是,封閉當天,小區裡依然人員流動頻繁。

為什麼小區居民,特別是老人不能安心在家,總要頻繁外出,是他們不怕傳染,就是閒不住嗎? 顧玉梅認為並非如此。

106小區居民多為武鋼退休職工,老人居多,他們家中屯糧不夠,又不會網絡購菜,因此陷入情緒恐慌,才會頻繁外出採購。顧玉梅認為,要實現小區封閉管理,首先要解決小區居民的物資問題,居民的日常生活有了保障,情緒就能平靜,自然能自覺遵守小區封閉管理的有關規定。

於是,顧玉梅與社區同志一起,積極聯繫附近超市,送貨送菜到小區;又安排黨員幹部一起,組織居民間隔排隊,有序購買。部分老人不會使用移動支付,家中又沒有足夠現金,無法購菜。顧玉梅聯繫社區書記一起想辦法,最終決定先由社區幫忙墊付老人的購置費用,待疫情結束以後銀行開始營業再來歸還。

在悅達社區,她有戰疫“三招”!

△ 為居民分發愛心菜

顧玉梅的做法解決了老人們的燃眉之急,她千方百計為大家解決困難的真情也溫暖了居民的心,帶給大家戰勝疫情的強大信心。經過兩天的組織,人流頻繁的小區終於安靜下來,進出社區的人數大幅下降。

在悅達社區,她有戰疫“三招”!

△ 為居民運送愛心菜

對於那些在小區內閒逛的居民,顧玉梅也總是不厭其煩地做思想工作。

“有段時間居民們遠遠地看到我們,調頭就回去了,不怕他們嫌我煩,他們願意回家就證明我們工作做好了。”

春風化雨的耐心工作贏得了居民對防疫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居民從一開始的“不以為然”逐漸轉變為“認真聽”,有時候實在想透氣,便打開窗戶看看外面的風景,偶爾看到顧玉梅在樓下忙碌,還會熱情地跟她打聲招呼。

第三招:積極借力,聯防聯控化解難題

三月中旬,市區兩級政府組織運送活魚到百姓家,悅達社區也接到通知,準備接收遠道而來的愛心魚。

馳援不易,分發亦不易。魚來了放哪?怎麼運才能保證鮮活?在家憋了這麼久的居民們會不會湧出來看熱鬧,增加疫情防控風險?一系列問題急壞了悅達社區的社區書記,她主動向市檢察院的下沉幹部反映,希望能解決難題。

在悅達社區,她有戰疫“三招”!

△ 李智雄主任、顧玉梅與社區書記商量活魚分發細節

“一定要想盡一切辦法儘快將活魚送到居民手中,把黨的溫暖帶給居民。”武漢市檢察院黨組成員、政治部主任李智雄瞭解情況後表示。顧玉梅接下重任,立即開始多方聯繫,周密部署。

她先與社區書記確定下使用彩條布圍成“小池塘”解決活魚卸貨問題,又迅速發動網格員在每個樓棟招募1-2名志願者負責本樓棟活魚分發,彌補了下沉幹部的人手不足,還緊急聯繫適合分發運送活魚的皮卡小貨車、小型拖車等運到社區,確保活魚能第一時間運送到家家戶戶。

在悅達社區,她有戰疫“三招”!

△ 為居民分發活魚

3月17日上午10點30分,滿滿一車愛心魚如期到達悅達社區109小區,伴隨閘門打開,2000多條鮮活的胖頭魚奔騰而下,落在用彩條布圍成的臨時魚池之中。志願者們隨即有序上前,抓魚的抓魚,裝袋的裝袋,點數的點數,一時間喧鬧無比。

按照計劃,有的志願者負責好自己網格的領魚、運魚、發魚工作,有的在外圍維持秩序,防止居民圍觀聚集,還有的堅守原崗,繼續做好小區封控。經過近3個小時的不懈努力,一條條活蹦亂跳的愛心魚終於進了各家各戶的廚房,黨員幹警們累得坐在了地上。

小區安靜下來了,小區的微信群卻喧鬧起來:

“感謝黨和政府的溫暖關懷”

“感謝社區工作者、下沉幹部和志願者們的精心安排,不怕苦累”

……


還有居民在微信群、朋友圈曬出了剛出鍋的白花花的魚頭豆腐湯,配文寫到:今天是補過了今年的春節吧!看到這些溫暖的話語,顧玉梅和大夥兒一起開心地笑了。

“平時遇到難題,顧書記總是竭盡所能幫我們解決,不僅出思路,還親力親為抓落實,給社區幫了大忙!”社區幹部紛紛點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