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發創見品《先秦直讀有廓大型半兩》暨鑑賞

發現不止創見式 三相一材識騾馬


首發創見品《先秦直讀有廓大型半兩》暨鑑賞

兩,為我們熟知的先秦至西漢早期鑄行的貨幣。其始鑄行於戰國末期秦惠文王二年(公元前338年),廢行於漢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行用達220年,是中國歷史上行用時間較長的貨幣之一。

半兩錢之錢文“半兩”二字,標準佈局為右“半”左“兩”,橫讀。書體分大篆文、小篆文和異書等。制式外圓內方,平背,方穿無廓。其面又分無廓和有廓兩種,其中無廓又為主要制式。形制大小有別,榆莢(超小)、標準、大型、超大型等數種。

如上所述,半兩錢讀序除主要為右左橫讀以外,還有各種變化排列讀序,如傳形、複式、旋讀,以及異文式“半半”、“兩兩”、加鑄其它文紋等。而半兩這些非標準讀序和文異式錢,相對來說,皆屬稀罕,遺存稀薄,收藏價值相對更高。

由於半兩錢鑄行時間長,流用範圍由先秦到西漢早期逐步擴大到全國,故其大小、文式不等,歷代泉譜錄入較多。而進一步綜觀半兩錢,無論其文式讀序如何,其半兩二字皆排列於穿口左右,皆為橫讀,亦今為止,無論泉譜所載還是民間展示,均未發現“半兩”二字排列於穿口上下之直讀式。

那麼,半兩錢有沒有直讀之式呢?要回答這個問題,必須首先在理念和方法論上要明確一個前提,那就是,歷代古泉,尤其是方孔錢出現後,其文式讀序,在標準常用式之外,往往多種多樣,不拘一格,如傳形、左右旋讀、複式,等等即是證明,半兩錢亦不例外。因此,就半兩錢而言,可能也有直讀式,這首先在邏輯推斷上是可以成立的。

然而,直讀半兩在邏輯推斷上雖可以成立,而其究竟有無,當然口說無憑,最終還得看是否發現有實物,並經得起三相一材新老真偽之審鑑。

正如之前愚多次指出的,天有不測風雲,泉有不知種類,在長達二三千年的中國鑄錢史上,錢幣的鑄量大且又複雜多樣,我們根本不可能在某個時期發現其全部,泉譜泉家也根本做不到錄入或者見過其全部。故而,各種新的發現從未停止過腳步,不同的歷史時期,或多或少,古錢包括其它歷史制器,總是在新的發現中前進,直到今天仍然難以窮盡。而這也是所有考古發現的一個基本現象或者規律。

上天眷顧,非常幸運,愚在經年的獵泉過程中,即首先發現了前面所說的直讀半兩,包括數種其它首見或者極為罕見的文式以及讀序品。這些個錢品皆出於陝西坑,乃秦國所鑄,出地靠實。藉此,不再贅述,今日賞泉,特將這批錢其中的直讀式帳中擇出,拍照亮相,全國首次,披露於本人博客之上,孰是孰非,三相一材加以鑑別,是騾子是馬,當可鑑識之矣。

首識書相。清晰可見,本品面文“半兩”二字,乃小篆文書體,其“半兩”二字置於穿口上下,故確定是為直讀,光背平漫,而由於乃直讀,故其文字位置有限,字形相對扁形。可感其字書寫筆劃橫直豎立,筆劃更是可感有力,字形大小亦是適中,“兩”字省筆寫法,典型真切,整體書相風格端莊古樸,彰顯半兩錢文神韻。是故,無需贅述,品文識書,本品書相,無異無邪,當為其時官爐出品,其門得開。

次觀鑄相。不難看出,本品鑄制相對規整,其直徑約為36.63毫米(未包括毛邊),重約12.70克,鑄體厚薄適中,用料較足,乃半兩錢之大型形制。值得注意的是,其面邊緣鼓凸,又為有廓制式,穿無廓,背如常規平背無廓,皆半兩制式之典型。而這種有廓之半兩,史鑄有式,無非相對少而已。其鑄相顯示,方圓廓正,字口尤顯深竣挺拔,鼓凸自然有度,地章與背皆為平整,穿口乾淨。背觀之,尚有少量鑄後毛邊,整體鑄相干淨利落,凸顯自然,乃為有廓半兩之鑄相無疑。無需再表,觀鑄識體,本品相對規整之自然鑄相,可以立斷其乃官爐鑄品,其門再開。

再察鏽相。展目本品,可見其乃鮮明生坑鏽相,如前所述,其出於陝西坑(本品拍照前,已經用清水刷洗除去了泥垢)。可見其渾身綠鏽裹縛,鏽色純真,深淺相間,分佈自然。測其鏽痂皮殼,毫無疑問,皮殼疊嶂富有層次,其鏽從骨發,老而彌堅,可抗刃擊,此其一;其二,再用傳統鑑別高古生坑錢之方式,敲擊錢體,其聲悶響,乃入土時間千年以上之聲音反應,更顯可靠。續察其邊略露銅處,可識其乃青銅質地無疑,銅色亦是十分陳舊。至此,無需再表,辯鏽識漿,本品鏽相耄耋真切,昭然一派自然天成之相,無異無邪,其門洞開矣。

一番鑑賞,幾度審視,此枚《直讀有廓大型半兩》銅錢,先秦鑄品,三相一材,開門見山,真實到代無疑。如前所述,直讀半兩,無論有廓還是無廓,以愚之眼界耳域所及,廣為檢索,均未見披露描述,故而,此可謂創見之品,罕少而極為珍貴。它的發現(包括本人尚未披露的其它式),必將為我們對先秦半兩錢的進一步研究認識提供實物,完善半兩錢品種類別,故而無論研究還是收藏,皆極有價值,可謂毫不虛妄。

最後,需要指出的是,由於此錢的發現,是民間發現而被收藏,非為官方考古發現那般可直接斷代,出處也只能提曉大概方位,因此,對之必然會見仁見智,看法不一,接受並廣為認可需要一個時間過程,這在古泉收藏史上(包括其它種類),屬於正常甚至是必然出現的情況,無需憂慮。而由於本次首發展示,也只是網上幾張照片,其必然與上手親察實物感受有所不同,導致結論有別,故而,若有機會,本人十分歡迎有心同好親臨上手鑑之。總之,面對此極為獨特創見之泉,不可食古不化,武斷輕率否定,而只能是懷著敬畏之心,摒棄私念,平心靜氣,唯實而鑑而論,如此,騾子寶馬自當不難分辨矣。


首發創見品《先秦直讀有廓大型半兩》暨鑑賞


首發創見品《先秦直讀有廓大型半兩》暨鑑賞


首發創見品《先秦直讀有廓大型半兩》暨鑑賞


首發創見品《先秦直讀有廓大型半兩》暨鑑賞


首發創見品《先秦直讀有廓大型半兩》暨鑑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