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上人員配置“冗餘”一定是壞事嗎?

一說起人員“冗餘”,很多人立刻會想到機構臃腫、人浮於事、效率低下,認為這是管理上必須要避開的誤區。果真如此嗎?參考系統冗餘的做法,為規避運行風險、應對突發事件、提高重大專項工作質量和效率,某些情況下單位的人員配置也需要適度“冗餘”。

一、人員配置 “冗餘”設計的必要性

系統冗餘設計是保障一個系統可靠運行、減少系統故障影響和損失的有效方式。具體是重複配置系統中的一些部件或另一套系統,當系統發生故障時,冗餘配置的部分或另一套系統介入承擔故障部件的工作,由此減少系統的故障時間。常見的冗餘方式包括冗餘系統、CPU冗餘、內存冗餘、網絡冗餘、電源冗餘等。在大型複雜系統中,冗餘設計幾乎成了標配。

管理上人員配置“冗餘”一定是壞事嗎?

一個單位、一個大的項目實質是一個系統,有一定複雜性,對系統運行的可靠性、平滑度要求往往很高。沒有一定的“系統冗餘”設計,當單位、項目出現運行障礙、突發問題時,就可能陷入“死機”的困境。參照系統冗餘設計理念,主動採取人員配置“冗餘”設計,有助於提高單位運行、項目實施的效率、質量、效益,減少風險、損失、成本。

二、人員配置“冗餘”設計的三種形式

1.增配人員。在實施重大改革、開展重要立法、制定重要制度、擬製重要文稿、科研攻關、重大談判、重要監督檢查等活動時,核心團隊要有人員配置“冗餘”設計,不能純粹依託一兩個人,要適當增加若干懂行、敬業、負責的人參與進來。其效有三:一是防止個別核心人員出現嚴重方向性偏差或嚴重失誤;二是萬一個別核心人員因故不能繼續從事該項工作時,增配人員可以頂上,不至於斷檔;三是可以集思廣益,增強克難攻堅的合力和效率。

2.建立備用隊伍。如舉辦重大會議或活動時,人員配置“冗餘”設計除了在部分關鍵環節適當增配人員外,還體現在建立備用、候選人員隊伍上。比如安全保衛、食品安全、志願者、組織引導、應急救援等環節,在正式隊伍之外,還需要安排備用機動力量,以備不時之需。再如大型項目建設趕工時,施工隊伍要有人員配置“冗餘”設計,提前預備備用人員,避免突發人力不足導致工程停工或進度滯後。

管理上人員配置“冗餘”一定是壞事嗎?

3.後備人才培養。這是人員配置“冗餘”設計的第三種方式,具體運用有兩種情形:一種是加強綜合人才、專業人才培養,開展崗位輪換、業務培訓、技能練兵,儘量多培養一些“多面手”或專家,讓各個崗位不至於“無人能接”。另一種是培養“接班人”,創造條件讓若干接班人選有平臺、可發揮,擔重任、扛大事,多歷練、快成長,優中選優,使組織不至於“後繼無人”。

管理上人員配置“冗餘”一定是壞事嗎?

三、人員配置“冗餘”設計的注意事項

1.增配或後備人員數量要合理。要根據工作量、難易度、時間長短、環節多寡、專業領域、人員素質、涉及面寬窄等實際情況,合理估算所需人員數量,實現人員配置適當“冗餘”,避免出現安排過多、無事可幹、人力資源浪費現象。

2.備用隊伍啟用時方可付出成本。備用隊伍處於待命狀態,只有在正式隊伍無法正常完成任務的情況下才能啟用,除支付必要的準備費用外,只有啟用了才能計算支付相應經濟成本。

管理上人員配置“冗餘”一定是壞事嗎?

3.科學調度人力資源。人員配置“冗餘”提高了保障單位或項目正常運轉的可靠性,但更基本的是配置人員的科學調度使用。既要適才適崗,又要因崗定人、因事擇人。調度到位了,人盡其才、才盡其用,客觀上可以減少無謂的人員配置,備用隊伍也可以儘量不啟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