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官场上一贬再贬、情场上痛失3个爱人,写了一幅字却名满天下


他在官场上一贬再贬、情场上痛失3个爱人,写了一幅字却名满天下


陈继生趣谈一一历代书法家与文学


此人文才卓越,北宋1057年,年仅21岁他就考上了进士。被宰相欧阳修赏识,官至礼部尚书(相当于教育部长)。可惜好景不长,与改革派王安石政见不和,1069年出为杭州通判。更惨的是1079年因“乌台诗案”入狱,第二年被贬黄州为团练副使。

后迁为礼部郎中,1089年又出知杭州,后改知颍州、知扬州、定州等地。1091年再任礼部尚书,却不料过了二年,被章惇远贬惠州、再贬儋州。后召北归第二年卒于常州,时年六十六。

此人在官场上一贬再贬,在情场上又相继痛失心爱的女人。

他在年轻时违父亲之命逃婚,却在一次以鱼池题名选婿活动时,被女方看中,结为夫妻。此女王弗知书达理,伴随奔波11年,积劳成疾而病逝。他在十年后梦惊写下了:“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悲戚至深,让人泪目。3年后续娶王弗堂妹王闰之,闰之与他同甘共苦、很是贤良,不料得病去世。让他悲伤的立下誓言:“生不同归死同穴”。最后一位被称为“神女”的王朝云,是他被贬杭州相识的歌女,看了其轻歌曼舞写下了:“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因而结下良缘。21岁王朝云生子却不料夭折,深为忧郁、沉寂而亡。

官场失意,情场也失意,是不是倒霉透了!

然而此人其诗词、散文,以至书法都是成就极高,是中国文学史上是罕见的全才。散文与欧阳修,称为“欧苏”。诗与黄庭坚,称为“苏黄”。词与辛弃疾,称为“苏辛”。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称为“宋四家”。另外,还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上文已透露此人与“苏”相关,抢人眼球,得意非凡!

猜对了,他就是中国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大文豪苏轼,也就是人们熟悉而崇拜的苏东坡。

以书法而论,“宋人尚意”开创者即苏轼,他提倡:“我书意造本无法”,其书法有着强烈的个性色彩,书卷之气充盈其间,点画肥厚、结构扁平、黑白分明、用笔灵动、气韵连贯,任情率意、极富笔墨情趣。

苏轼曰:“执笔无定法”,他的执笔用三指,即单钩执笔法,类似现在的写钢笔。用拇、食、中指发力,侧峰偃卧笔法自然,形成扁平状态,被黄庭坚调侃为“石压虾蟆”。明董其昌言:坡公书多偃笔,亦是一痛。

当今提倡“指实掌虚”,用五指共执(大指内按、食指中指内钩、无名指外抵、小指附托)的双钩悬腕书写。若以三指执笔,显然是种弊病。坡公可用如鱼得水,我辈亦不可学也。

苏轼则认为:“吾书虽不甚佳,然自出新意,不践古人,是一快也。”单钩执笔法在苏轼手里自出新意、抒写意趣、追求自我、天真烂漫,开创了“因病成妍”的艺术效果。

元丰五年即1082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精神上郁郁不得志,生活上穷愁潦倒。在第三年寒食节,悲愤交加,写下了《黄州寒食诗贴》。此时情感波澜起伏,用笔转换多变,或正锋或侧锋,极为自然。开头写得比较平和,中规中矩,结字以扁平为主。随着感情逐渐向激越过渡,用笔逐渐沉着痛快,字形出现正斜交替变化,用笔无拘无束,率意奔放。其诗句沉郁苍凉又不失旷达,书写将感情的失落寓于点画线条的变化之中,把凝重与飞动、悲愤与平和有机的结合一起,表现得淋漓致尽。通篇书法起伏跌宕,光彩照人。就是因为写了这一幅字名满天下,被后人誉为“天下第三行书”,成为绝世瑰宝。

2020、2、26


他在官场上一贬再贬、情场上痛失3个爱人,写了一幅字却名满天下


他在官场上一贬再贬、情场上痛失3个爱人,写了一幅字却名满天下


他在官场上一贬再贬、情场上痛失3个爱人,写了一幅字却名满天下


他在官场上一贬再贬、情场上痛失3个爱人,写了一幅字却名满天下


陈继生:50后,兵团知青,助调。“浙兵岁月”纪念文集副主编、浙江省杂文学会副秘书长、上城区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中国作家作协书画院副秘书长、浙江省老干部书法家协会理事、杭州西子湖诗社执行社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