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身不好不是你一事無成的理由,想鹹魚翻身就要持續行動


出身不好不是你一事無成的理由,想鹹魚翻身就要持續行動


一、出身好並不是必須得有家傳萬貫

這個世界永遠沒有絕對的公平,當你跟別人站在同一個起點時,別人開著跑車起跑,你卻要用拖車拖家帶口艱難起步,你披星戴月苦苦奮鬥的終點也許別人輕鬆幾步就到達了。

但是,不論事實是什麼,我們除了不斷地努力,別無選擇。抱怨,於事無補;找藉口,毫無意義。

同學A君,上學時期成績一直是渣中渣。

看到別的同學積極活躍於各種社團,他抱怨自己家庭條件不好,買不起人家身上那些行頭;看到別的同學在學校某些競賽上獲獎,他懷疑人家家裡有關係,評比流程有貓膩。

工作後,我們偶爾聚會,他也是最多抱怨的,抱怨跟他一起入職的人早就都憑關係晉升了,而他還在底層毫無起色。

我問他怎麼知道那些晉升的人都有關係?

他的回答永遠是:就憑他們那能力,沒有關係怎麼可能晉升上去?

在他眼裡,別人的成績都跟出身好有關,別人修煉來的能力也是出身好這個基礎帶來的。他自己的所有技不如人,都是因為自己出身不好。

在他眼裡,出身就是家庭留給下一代的資金和資源。他從來就沒想過,他跟別人擁有的時間資源是一樣的,環境資源是一樣的,讀書時接受的教育資源也是一樣的,甚至智力資源也基本相同。真正影響他的並不是他所謂的家族財產和關係,而是認知和行動。

縱觀我國古代歷史,哪個朝代的開國皇帝不是底層出身,通過搏命的奮鬥開創一個新局面?哪個朝代的末代帝王不是出身頂級皇權世家,不思進取的他們把父輩用命打來的江山拱手送人,還搭上了小命?

出身並沒有決定他們的命運,出身不好只是弱者為自己的無能找的藉口而已。


出身不好不是你一事無成的理由,想鹹魚翻身就要持續行動


二、鯊魚出身更悲慘,但不影響它進化成巨無霸

魚兒在水裡自由沉浮,身體輕盈靈動,這是因為它們體內有一個叫鰾的器官。魚兒通過鰾的充氣和放氣,控制身體的上浮和下沉,所以,它們擁有令人羨慕的魚生。

可是,並不是所有魚類都有鰾,鯊魚就是其中出身不好那一位,它們天生就沒有鰾。鯊魚因此而在魚類家族裡處於弱勢地位了嗎?然而並沒有。相反,它們通過持續不斷的行動,最終進化成了海里的巨無霸。

沒有鰾的鯊魚不能像大部分魚類一樣,通過輕鬆簡單的自我充氣控制身體漂浮,但是,如果它們總是處於靜止狀態的話,身體就會不斷地在水中下沉,當下沉到水的一定深度時,水的壓力就會擠爆它們的所有內臟器官,使它們生命終結。所以,鯊魚為了活命,就只能日夜不停地遊動,以保證自己的身體不會下沉。經過億萬年的遊動和進化,它們最終進化成了海里的巨無霸。

出身不好的鯊魚不但沒有因為出身而被大自然淘汰,反而成了“行動改變命運”的榜樣。


出身不好不是你一事無成的理由,想鹹魚翻身就要持續行動


三、寒門難出貴子,但還能出貴子

我們認識劉媛媛應該都是從《超級演說家》舞臺上開始的,她寒門出貴子的經歷讓我們每個人都聽得熱血澎湃。

出身寒門的劉媛媛從高中時期的倒數二十名,通過有效的努力跑到班級第一,高考雖然失手,但仍然考入了對外經貿大學。

對外經貿大學畢業後,不甘心的她再次通過刻苦努力,考入了北京大學的法律研究生,終於圓了自己四年前的北大夢。

在讀研期間,她依然不甘平庸,在毫無演講基礎的情況下,勇敢地報名參加超級演說家,經過三天的準備,勇敢地登上了超級演說家的舞臺,併成功逆襲,讓所有評委大跌眼鏡。

劉媛媛的逆襲憑的是什麼?就是行動。

行動起來找方法,走捷徑超越他人;行動起來刷題讀書,用知識量超越他人;行動起來抓住機會,用勇敢超越他人。

不論處於怎樣的低谷,她始終沒有向命運屈服,正如她自己所說:你要相信,命運給你一個比別人低的起點,是希望你用一生去奮鬥出一個絕地反擊的故事!

她的家裡沒的錢,考研時住在窗戶漏風房頂結蜘蛛網的筒子樓裡;她的家裡沒有背景,這妨礙不了她報名參加超級演說家的勇敢;她的家裡沒有資源,這阻礙不了她單槍匹馬靠才華征服評委和觀眾的能力。

這個出身在沒有門的寒門家庭的女孩,用行動奮鬥出了一個絕地反擊的傳奇。


出身不好不是你一事無成的理由,想鹹魚翻身就要持續行動


四、四步策略,我們一起鹹魚翻身

1、定目標:鎖定深耕領域,找到行業標杆

目標之於我們的人生,就如燈塔之於黑夜中海上航行的船隻。沒有燈塔,船隻就找不到方向;沒有目標,我們不論往哪兒走都感覺迷茫無助。

日本教育界曾做過這樣一個實驗:

把幾個身高體能體重都基本相同的同學平均分為兩組,每一組都各自面對一面牆壁跳高。不同的是,一組的牆壁上沒有任何標誌,另一組的牆壁上從一開始就以他們的平均實力畫出了一條基準線,而且,每個同學在跳完後,都由教練在牆壁上另外畫出一條高度線。

實驗結果是:牆壁上沒有基準線的一組同學,跳出的高度高低不一,而且大部分都沒有達到他們真實實力的高度;而另一組同學,每跳完一位同學,都會在跳出的高度上畫一條線,下一個同學通常都能跳出比前一個同學更高的高度,到最後,所有同學都跳出了超出他們實力的高度。

兩組同學跳出的高度為什麼有這麼大的差別呢?是他們的真實實力有差異嗎?不是,根本原因是,他們一組有目標參考線,而另一組沒有。

目標參考線不但可以讓他們知道自己和別人的能力,還能激發他們的潛力。

所以,制定一個清晰的目標,是我們實現逆襲前首先要做事。

現在,問自己幾個問題:

我的興趣是什麼?我的特長是什麼?我想在哪個領域成為意見領袖?這個領域最優秀的五個人都有誰?他們都是怎樣一步一步走向成功的?

每一個問題的答案,都要像演繹電影一樣在大腦裡過一遍。最後,幻想一下自己成功後的場景:光環繞身的自己被眾人膜拜。這不是幼稚,這是自我激勵。


出身不好不是你一事無成的理由,想鹹魚翻身就要持續行動


2、訂計劃:探索方法,規劃路徑

古人的智慧經驗告訴我們: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講的就是計劃的重要性。

面對一條曲曲彎彎不知長短的路,你是不是不知道該如何去走完它?

如果告訴你這條路有多長,可以用多少時間,你就可以根據自己的體力來規劃前進步驟,並一步一步走完它。

由此可見,當我們覺得一條路走起來很難時,往往是因為我們沒有合理的規劃。

這種規劃的方法,也是馬拉松運動員能跑完全程的秘訣。

我們都知道,馬拉松長跑是一項非常消耗體力的運動,它考驗的不僅僅是運動員的體力,還有耐心。

有人問一名馬拉松長跑冠軍:你是怎麼跑完這麼長的路並取得冠軍的?

運動員說:每次在正式參賽前,我都會提前到賽事現場跑一遍全程,在跑的過程中,我會記下路邊都有哪些建築物或者明顯的標誌物,然後根據全程的長度以標誌物為節點劃分為段落。每當我跑到一個節點時,我就告訴自己,我離目的地又近了一步。

馬拉松運動員使用的這種節點規劃法值得我們效仿。每當完成一段“任務”,我們不但可以清晰地知道,自己距離目標又近了一步,而且,那種完成任務的成就感也會轉化為完成下一段任務的動力。

現在,拿出紙筆,畫出自己的起點和目標,給自己的這段征程做個規劃吧。


出身不好不是你一事無成的理由,想鹹魚翻身就要持續行動


3、訂方案:找出障礙,逐個攻破

古人常說:磨刀不費砍柴功。還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就是告訴我們,在行動之前,要花時間把影響行動的障礙提前解決掉。

現實中的很多人,面對一個任務,毫不猶豫地一頭扎進去做事,看似積極主動踏實肯幹,結果做著做著,不是這裡遇阻就是那裡遇阻,於是放下手裡的任務,手忙腳亂地處理障礙。最終,處理障礙的質量不高不說,還把原本的任務進度給搞忘記了。

就像一個潛水高手面對一條沒有橋的河,他首先應該做的是,先下水查探一下水的深度和水面下的石頭,而不是依仗著自己潛水技術好,直接站在岸上一頭扎進水裡。萬一水面下有石頭呢?豈不是會撞得頭破血流?

現在,你該問自己這些問題:

我當前的處境是什麼情況?要達成目標我還欠缺什麼能力?我應該怎樣補足這些能力?要達成自己的目標我還缺少什麼資源和人脈?這些資源和人脈我能通過什麼途徑來搞定?

通過自問,把自己將來可能會面臨的障礙找出來。要知道,一條船在大海上航行,除了方向和動力能源之外,及時發現並避過水麵下的暗礁也同樣重要。


出身不好不是你一事無成的理由,想鹹魚翻身就要持續行動


4、定節奏:刻意練習,持續行動

世上本沒有天才,所有的大成就都是長期刻意練習的結果。即使天才如莫扎特,其完美音高能力也是來源於4歲就開始的音樂啟蒙,並在濃厚的音樂氛圍中長大。

著名心理學家矣利克森在其所著的《刻意練習》一書中,總結了諸多世界級大成人物的成就來源:結果證實,他們無不是長期專注、刻意練習的結果。

怎樣刻意練習?

一要用對方法,二要保持專注,三要及時反饋,四要保持學習狀態,五要持續行動。

用對方法才能事半功倍,保持專注才能精耕細作,及時反饋才能不偏離方向,保持學習狀態才能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持續行動才能收穫過往努力奮鬥的複利,請相信,成功的路上並不擁護,因為堅持的人不多。只要你堅持下去,你就已經超越了90%平庸的人。

五、不行動,怎到達;不積窪步,無以致千里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天涯和海角,而是頭和腳的距離。不論你的想法多麼美好,如果不付出行動,一切都是夢幻泡影。

定目標,訂計劃,訂方案,定節奏,按照這四個步驟堅持奮鬥,定能改善你當下的生活質量。




我是 關注我,一起進擊職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