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女出上联:“洞中泉水流不尽”,才子下联很经典,并抱得美人归

说起对联,细心观察的话,生活中处处可见,尤其在一些江南的园林景区。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讲究对仗和意境。

在古代,对联也是才子才女们互相切磋的一种方式。

除了文人雅士,夫妻之间也会用“对联”来调和情感。当年杨贵妃和皇帝共赏明月时,唐玄宗出了上联“二人土上坐”,杨贵妃很是机敏,立刻对出下联“一月日边明”,好好地奉承了一把皇帝。

才女出上联:“洞中泉水流不尽”,才子下联很经典,并抱得美人归

古代读书的女子虽然不多,但并不缺少才女。据说宋代开封城里,有一位才女,诗词音律皆通。虽说古人不需要学习数理化,但是能做到琴棋书画样样都会,除了家底不薄,自身的天赋也差不到哪。要会吟诗作对,可不是会读《三字经》和《千字文》就行的。

这位才女眼见就要到了嫁人的年纪,但一直没有相中的对象。其实,不怪才女眼光高,她也只是想找到一个趣味相投的夫君罢了。

才女出上联:“洞中泉水流不尽”,才子下联很经典,并抱得美人归

古时候,婚姻讲究的是门当户对,不过由于从小就接受良好的教育,所以才女的眼中,只容得下读书人。父母自然对女儿的婚姻十分上心,虽然一直有留意,但是一直就没见到有合适的。

虽然也想按照自家闺女的想法,找一位文人,但是那时不如现在,交际圈很是狭窄,就算朋友托朋友,符合条件的,几乎很少。

才女出上联:“洞中泉水流不尽”,才子下联很经典,并抱得美人归

我们看影视作品经常能看到通过抛绣球招婿的。要不就是比武招亲,这在一些武侠类书籍中可见。不过对于这位才女来说,就不是什么好办法了,她要的是会写文章的人,而不是什么“勇夫”。

不过,在宋代,还有一种选夫婿的方法,就是“抢”。每次大考放榜的时候,很多富豪达官们,就会挤在路边,去抢相中的“女婿”。这些“准女婿”们,很多都是名列三甲的优秀人才,自然都是这些准丈人眼中的香饽饽。

才女出上联:“洞中泉水流不尽”,才子下联很经典,并抱得美人归

才女认为自己的才学不错,夫君也不能比她差。所以她的“相亲方式”就是对对联。于是,和父母一商量,都觉得这主意不错,就对外宣传了:家中小女待嫁,以对联择夫婿。才女出的什么上联呢?——洞中泉水流不尽。

消息传出后,一帮文人踊跃报名。既能展示自己的才华又能抱得美人归,一举两得。当然,为了公平起见,这户人家并没有立即就圈定某个人选,而是先挑出了几位,又从中择优录取。

才女出上联:“洞中泉水流不尽”,才子下联很经典,并抱得美人归

这种方式就像是在争状元啊,不过才女最后还是找到了自己的如意郎君。而这位才子给出的下联是“山间清风迎面来”。意境真的妙,读这对联,仿佛已经置身于某个山间泉水旁,闻其声,清风又抚面。

在一般人眼中,这个可能就是个“择偶”小故事。其实,这也透露了古人的智慧。有了科举制度以后,仕途为读书人打开了大门,尤其在宋代,文人的地位越发高涨,所以才会出现抢女婿的各类事件。这户人家,如此精心栽培自己的女儿,自然就有更深远的打算,最终得偿所愿,成就一段佳话。

才女出上联:“洞中泉水流不尽”,才子下联很经典,并抱得美人归

对联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并且对联中,其实还蕴含着很多智慧,细细品味,好玩又能运用到我们的生活中。

其实不仅是对联,中国还有很多俗语更是露骨,但非常有智慧,比如“老不泄残精,少不食壮火”“会吃千顿香, 乱吃一顿伤”“宁吃飞禽四两,不吃走兽半斤”“腿软不同房,肉软不吃凉”“富不住大屋,穷不行远路”等等。

才女出上联:“洞中泉水流不尽”,才子下联很经典,并抱得美人归

在民间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读了‘增广’会说话,读了‘幼学’走天下”。这里的“增广”就是《增广贤文》,而“幼学”是指《幼学琼林》。

才女出上联:“洞中泉水流不尽”,才子下联很经典,并抱得美人归

《增广贤文》便是中国记载对联和俗语的一本书,里面的俗语对联多达上千则,还有对联的背景故事,像今天说的才女秀才对对联的故事,这本书中都有,还有很多寡妇和秀才的对联故事,以及让你看了哈哈大笑的故事!

老顾我读的这一版本是白话文版本的,因为文言文实在是晦涩难懂!一般人根本读不懂!

才女出上联:“洞中泉水流不尽”,才子下联很经典,并抱得美人归

闲来无事读一读,看着有趣,还能学到很多俗语知识呢!

一本只需要48元,并且现在购买还送一本老子的《道德经》,真的非常划算!

想看的朋友,点击下图购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