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融匯寒食、上巳節習俗,促進中華民族南北交融

中華民族自古就有禮敬祖先、慎終追遠的禮俗觀念。清明春祭、重陽秋祭俗稱春秋二祭,是中華民族重要的祭祀大節。

司馬遷《曆書》:“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

清明節融匯寒食、上巳節習俗,促進中華民族南北交融

清明得名始於此,但其歷史更為久遠,可以追溯到上古時代的祖先信仰與春祭禮俗。

清明節的起源

人類最原始的兩種信仰,一是天地信仰,二是祖先信仰。我國的上古先民在萬年前就已有墓葬行為與禮俗觀念。由於上古文獻缺失,現對上古祭祀的記錄及解釋留存下來的有《周禮》、《禮記》、《大學衍義補》等書。

《禮記·郊特牲》明確記載:古代社會,君王社稷要在郊外定期舉行祭天大典,實現人神天地和諧共生的信仰慾念。中國“天人合一”的傳統理念更是在清明節中得到了生動體現。

清明節掃墓祭祖、踏青遊玩,融匯了自然節氣與人文風俗為一體,是天時地利人和的合一,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先祖們追求“天、地、人”的和諧統一。

清明節融匯寒食、上巳節習俗,促進中華民族南北交融

清明節的傳承發展

清明節在歷史發展中融合了古代寒食節、上巳節的習俗,並在歷史更迭和民族交融中逐漸演變、進化,最終取代了兩個古老節日的地位。

1、寒食節

寒食節原發地是山西介休綿山,《辭海》“寒食節”釋義:春秋時,介之推歷經磨難輔佐晉公子重耳復國後,隱居介休綿山。晉文公重耳燒山逼他出來,子推母子隱跡焚身。晉文公為悼念他,下令在子推忌日(後為冬至後一百五日)禁火寒食,形成寒食節。

其實,寒食節沿襲了遠古的改火舊習。初春季節,氣候乾燥,古代先祖保存的火種容易引發火災,都要進行隆重的祭祀活動,把火種全部熄滅,即為“禁火”,然後重新鑽燧取出新火,謂之“改火”。

禁火與改火之間大約有三至七天的間隔時間,這段無火的時間裡,人們準備了足夠的熟食以冷食度日,故而得名“寒食節”。從春秋時期至今,寒食節已有2600多年的歷史。

清明節融匯寒食、上巳節習俗,促進中華民族南北交融

2、上巳節

上巳節可追溯到追念伏羲氏。伏羲和其妹女媧捏土造人,繁衍後代,豫東一帶尊稱伏羲為“人祖爺”,在淮陽建起太昊陵古廟,自農曆二月二到三月三為太昊陵廟會,男女老幼、南船北馬都雲集陵區,朝拜人祖。

另據道教傳說,農曆三月三是西王母生日,各路神仙都會赴瑤池獻禮祝壽,是為西王母蟠桃會之日。

舊俗以此日在水邊洗濯汙垢,祭祀祖先。魏晉以後,上巳節改為三月三,後代沿襲,遂成漢族水邊飲宴、郊外遊春的節日。

清明節融匯寒食、上巳節習俗,促進中華民族南北交融

3、中華民族交融

清明節融合了寒食節的禁火、冷食,上巳節郊外遊春的習俗,並在唐宋開始盛行,自唐玄宗起官方開始設立清明假期。《唐會要》記載:

“(開元)二十四年(736年)二月二十一敕:‘寒食、清明四日為假。’”

宋代的寒食、清明放假七天。宋呂原明《歲時雜記》說:清明前二日為寒食節,前後各三日,凡假七日。

而從《禮經》等文獻記載來看,我國古代南北風俗各異,唐代以前我國北方並沒有清明節上墓祭掃的例規,到了唐代時清明節上墓祭掃才成為風氣。清明節在促進中華民族南北交融的過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唐代是我國南北各地墓祭風俗融合時期,並在政府的指導下將清明墓祭的風俗擴大到全國各地。唐朝之後,寒食節因與清明節日期相近,逐漸式微。

宋元時期,清明節已經取代了寒食節的地位,在全國各地形成一個以祭祖掃墓為中心,將寒食的禁火、冷食與上巳郊遊等習俗相融合的節日。

清明節融匯寒食、上巳節習俗,促進中華民族南北交融

清明節,全國各地節日活動雖不盡相同,就連掃墓祭祖的稱謂也因地而異。南方部分地區稱之為“掛山”或“掛紙”,出於對祖先的禮敬,又或“去惡字而呼為美”的修辭習慣。例如清明節掃墓,北方叫上墳,南方沿海一帶為了避開“墳”、“墓”二字,婉稱為“拜山”,顯得更為古雅。

但無論何種形式、稱謂,掃墓祭祖、踏青郊遊是中華民族共同的基本禮俗主題。每逢清明時節,中國人無論身處何方,都會回鄉參加祭祖活動,緬懷祖先。在祭祀祖先儀式中慎終追遠,在踏青郊遊中享受春天樂趣,達到“天人合一”的文化傳承與身心調適。​

清明節融匯寒食、上巳節習俗,促進中華民族南北交融

小結

清明這一時節,春意盎然、生氣旺盛、萬物“吐故納新”,大地呈現春和景明之象,正是郊外踏青春遊與掃墓祭祖的好時節。

清明節是屬於所有中華兒女的傳統節日,不僅弘揚了孝道親情、喚醒家族記憶,還促進了家族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認同感。無論我們身處何方,我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祖先,我們是炎黃子孫,龍的傳人。

參考資料:《曆書》《辭海》《唐會要》《歲時雜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