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時節早睡早起多活動,千萬莫貪睡!防病首防高血壓!

清明時節早睡早起多活動,千萬莫貪睡


清明時節早睡早起多活動,千萬莫貪睡!防病首防高血壓!

清明時節要早睡早起,不要貪睡。以使陽氣更好地生髮。起得太晚,比如睡到7時甚至9時才起床,因此時胃經最旺,則會導致陽氣欲發而不能發,化為內火上擾心肺及腦,可引起人心躁,喉幹。頭昏,目濁等不適。

早起後積極進行戶外活動和體育鍛煉,不僅能舒經活絡,暢通氣血,還能暢達心胸,怡情養性,增強抗病能力。


清明時節早睡早起多活動,千萬莫貪睡!防病首防高血壓!


春季是人們容易犯困的季節,適當的睡眠可消除疲勞,對人體健康有益,但如果睡眠時間過長,不僅消除不了疲勞,還會給人體帶來許多害處。

有研究發現,每大睡眠10小時的人因心臟死亡的比例,比只睡7小時的人要高一倍,因中風死亡的比例要高3—5倍,這是因為睡眠時血液流動緩慢,從而增加了心臟和腦血管形成血栓的可能性。另一原因,睡眠時間過長,會使肌肉組織錯過活動良機,導致肌肉組織鬆弛,久而久之,人會軟弱無力。

因此,春季人的睡眠一般情況下,成年人一天睡7—8個小時就足夠了。

起床前做幾個動作。春天的氣候總是讓人身心疲意,昏昏欲睡。所以,我們每日早晨起床前幾個簡單易行的動作,不但有助於使全天精力充沛,提高工作效率,而且有益於增強身體素質,促進身心健康和延年益壽。如搓臉、彈腦、挺腹、拱身(貓式)等運動。

清明時節防病,首防高血壓

在清明之際體內肝氣最旺盛,如果肝氣過旺,則會對脾胃產生不良影響,妨礙食物正常消化吸收,同時還會造成情緒失調、氣血運行不暢,從而引發各種疾病。因而這段時間是高血壓病和呼吸系統疾病的高發期,需要引起高度重視。


清明時節早睡早起多活動,千萬莫貪睡!防病首防高血壓!


中醫對高血壓患者除觀察血壓變化外,還要對其眩暈、頭痛等全身症狀進行分析。一般說來病因多見年老體虛、情志失調、勞倦久病、飲食偏嗜等,其病理主要為陰陽失調,本虛標實。清明時節常見的和陰陽調節相關症狀有:

陰虛陽亢證:頭痛頭暈,耳鳴眼花,失眠多夢,腰膝痠軟,面部潮紅,四肢麻木:可取野菊花5—10克,加水煮沸3—5分鐘代茶飲。

肝腎陰虛證:頭暈眼花,目澀而幹,耳鳴耳聾,腰痠腿軟,足跟痛,可選食蜂乳。

陰陽兩虛證:頭目昏花,行走如坐舟船,面白少華,間有烘熱,心悸氣短,腰膝痠軟,夜尿頻多,或有水腫。可取枸杞、胡桃肉,黑芝麻各20克水煎,每日一次與湯同服。

現代醫學研究亦表明,外界的不良刺激,長時間的精神緊張,焦志和煩躁等情緒波動,都可導致和加重高血壓病的症狀。

因此,患有高血壓的人在進行養生時,應針對陰陽失調,本虛標實的病理,以調和陰陽,扶助正氣為大法,採用綜合調養的方法。

如情志調攝,因為本病與情志因索關係密切,在情志不遂,喜怒太過之時,常常影響肝木之疏洩,腎水之涵養。在調攝過程中,情志方面,應當減輕和消除異常情志反應,移情易性,保持心情舒暢,選擇動作柔和、動中有靜的太極拳作為首選鍛鍊方式。

避免參加帶有競賽性的活動,以免情緒激動,避免做負重性活動,以免引起屏氣而起血壓升高等。

飲食調攝方面,須定時定量,不暴飲暴食,對形體肥胖者,須減少甜食,限制熱量攝入,多食瓜果蔬菜。

對老年高血壓者應特別強調低鹽飲食,在降低攝鹽的同時,還應增加鉀的攝入。如多食用蔬菜、水果類會品。


清明時節早睡早起多活動,千萬莫貪睡!防病首防高血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