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仰韶“戰國時代”奠定了華夏文明

經過近年的考古和文明探源工程,中華遠古文明的脈絡變得清晰起來。賈湖悠揚的古笛聲,仰韶精美的彩陶,龍山薄如蛋殼的黑陶,廟底溝人的四處擴張,大汶口人的強勢西進,屈家嶺人的北伐,三皇五帝,大禹治水構成了遠古華夏文明這課參天大樹的枝枝葉葉。今天我們主題就是後仰韶時代前3300-前2500年,那段似戰國亂世,群雄逐鹿中原,最後歸於統一,奠定中華文明基調的故事。

【前述】

華夏文明5000年,已經成為華夏兒女的共識,但是從什麼時候說起呢? 司馬遷的解答,《五帝本紀》作為《史記》的開篇。可見在他心裡,五帝為中國歷史和華夏文明的開端。但是小編認為中華文明起源於仰韶時代(公元前5000年-前3000年),特別是極其強勢的廟底溝文化(公元前3900-前3300年),經過仰韶末期的“戰國時代”(前3300年-前2700年),形成於五帝時期(前2700年-前2000年)。

後仰韶“戰國時代”奠定了華夏文明

仰韶時代廟底溝人的擴張

中原在哪呢?《史記·周本紀》:”成王在豐,使召公復營洛邑 ,如武王之意。周公復卜申視,卒營築,居九鼎焉。曰: '此天下之中,四方入貢道里均 '。”《史記·鄭世家》:“和集周民,周民皆說,河雒之閒,人便思之。”河洛就是黃河與洛水的並稱,河洛地區就是那個每個部族都想染指的皇冠,洛邑就是那顆皇冠上的明珠。隨著時代的推移,中原的概念也隨著炎黃部落的擴張也就變大。

後仰韶“戰國時代”奠定了華夏文明

河洛之地 天下之中

五帝為哪幾個?五帝時代開始於什麼年代?古書中記載似風中飛絮,但是黃帝作為五帝之首是共識。黃帝的生活年代目前多數的共識是在公元前2700-前2500年。說黃帝也就繞不開古書記載的兩次大戰,發生在阪泉之野炎黃之戰和冀州之野的涿鹿之戰。各位歷史學家、考古學家、歷史愛好者粉末登場,各顯神通,紛紛發表自己的看法,因為歷史久遠,但是很難做到統一結論。在此小編,就拿來主義,借用大多數人的結論。


【炎黃的真實性】

有些人說,五帝靠口頭傳頌和神話傳說保留下來的遠古歷史,不是真實歷史。由下圖可見,炎黃是戰國中期出現在史書上的,其真實性確實有待商榷。但是,歷史傳說不是空口無憑的,小編認為炎帝黃帝為多個人形象綜合起來的人物,經過口口相傳初步豐滿形象化,並最終神化,跟西方的耶穌同志異曲同工。是否確有其人不是重點,重點在於黃帝族和炎帝族是確切存在的,至於各種書籍中神化論述不做探討,也沒有意義。因此,本文的炎帝、黃帝、蚩尤和苗瑤皆是指族群,非個人。

後仰韶“戰國時代”奠定了華夏文明

史書中五帝出現次數統計

【後仰韶“戰國時代”】

仰韶末期(前3300-前3000),廟底溝文化分崩離析,彩陶從中原消失,大汶口人沿著穎水西進河洛,屈家嶺人由豫南北上河洛,紛亂的戰國時代開始。原先居於河洛的仰韶秦王寨人被迫西進和翻越太行山北上。秦王寨人的逃竄,與“神農世衰”相關聯,上一篇文章已經詳細解釋了神農氏和仰韶的關係,讀者可以自行翻看。河洛仰韶先民進入關中,瘦死駱駝比馬大,取代和融合了原來的半坡文化,在晉南和關中形成廟底溝二期文化。這是大的時代背景,炎帝族和黃帝族就裹挾在歷史的洪流中。從考古上看,仰韶末期不同文化之間相互交流加大,族群遷移也變多,族群遷移往往伴隨著殺戮和戰爭。此時的中原,像極了後來的三國時代,大汶口人、屈家嶺人和炎黃上演了一出5000年前的三方爭霸。因此,小編將它定義為後仰韶“戰國時代”,大事記如下:

戰國時代前期 (前3300-前3000): 大汶口西進,屈家嶺人北上,神農氏炎帝組西逃豫西關中和北逃翻 越太行山進入上黨高地。

戰國時代中期 (前3000-前2700):河洛被瓜分,大汶口人東、屈家嶺人南和炎帝族西。西進的秦王寨人整合了關中半坡人形成廟底溝二期,黃帝族誕生。

戰國時代後期(前2700-前2500):大汶口人和苗瑤人整合成聯盟,炎帝盡失其地退出河洛;阪泉和涿鹿之戰發生,黃帝族和炎帝族奠定中華民族主體。

後仰韶“戰國時代”奠定了華夏文明

仰韶後期三大集團


後仰韶“戰國時代”奠定了華夏文明

仰韶末期秦王寨人遷移圖


【炎黃和蚩尤的族屬及地理位置】

說到炎帝,不得不說他與神農的關係。《史記·封禪書》將神農氏與炎帝分列先後。在《史記·五帝本紀》中,關於神農氏與炎帝未予指明其間的關係,司馬遷做了模糊處理。《帝王世紀》說:“神農氏作,是為炎帝”,已經注意到二者的親緣關係。《漢書2古今人表》及《易·繫辭》疏將為帝與神農氏合稱呼為“炎帝神農氏”。可見炎帝是屬於神農氏,有人說炎帝是末期神農氏,也有人說是神農氏一支,在這不做討論。

《史記·周本紀》載,周武王伐紂成功,“追思先聖王,乃褒封神農之後於焦”。裴駰《史記集解》註釋:“《地理志》弘農陝縣有焦城,故焦國也”。《漢書·地理志》弘農郡,首縣弘農,治在今河南靈寶縣,陝縣今屬三門峽市。可見炎帝是在河洛西部地區和陝西東部。

黃帝出自哪裡眾說紛紜爭議頗多,司馬遷說:“百家言黃帝,其文不雅馴。”一般認為有河南新鄭、陝西姬水、甘肅天水、山東壽丘四種說法。首先將山東壽丘排除,壽丘屬於大汶口地盤,應該是某個大汶口或者東夷的首領被認作黃帝。在地理位置上和當時的生產力,一個部族的影響範圍不可能達到這麼大。再排除甘肅天水說,根據現代考古發現中原仰韶和龍山文化都是從東往西擴散,由中原向甘肅發展。韓建業《上古時代三大部族的交互關係》中說,由中原考古文化、炎黃族與夏人、先周人的相關性,推測出黃帝族與廟底溝二期文化相對應,那就如圖居關中和晉南。據記載,黃帝南下擊赤帝,看來黃帝都晉南和炎帝據河洛比較合理。黃帝在晉南居軒轅之丘成為部落首領,涿鹿之戰後在河洛新鄭一帶定居。

隨著近幾年紅山文化的興起,蒙南考古的發掘,黃帝的族屬問題有了第二種可能,那就是黃帝族可能來源於紅山文化和北上半坡文化在晉北蒙南的結合體,但也沒有跑出上圖所示的炎黃區域劃分。但是此說法與黃帝時間不匹配,晉北蒙南族群強勢期是在龍山中晚期,石卯人南下摧毀陶寺,見韓建業《唐伐西夏和稷放丹朱》。

後仰韶“戰國時代”奠定了華夏文明

炎黃部落的大體位置

蚩尤是上古時代九黎部落的領袖,學者依照《逸周書》、《鹽鐵論》推測蚩尤屬於大汶口太昊、少昊氏族集團;也有人認為是屈家嶺苗瑤人,苗瑤人據漢水錫銅之地,錫銅是武器必備,與蚩尤兵神身份相符合。小編認為戰國初期,大汶口和屈家嶺人存在融合和征服關係,蚩尤是聯盟的盟主,現代的山東和南方苗瑤人都保存有關於蚩尤的傳說。鄒屠之鄉濟寧等地現保存蚩尤冢;黔東南苗族尊稱的“榜香尤”,湘西苗族稱“剖尤”、“絞黎夠尤”都是指蚩尤。後世禹伐三苗,東夷不起,是這個聯盟的真實寫照。

【短暫的和平】

“戰國中期”(前3000-前2700),河洛豐饒之地被瓜分。蚩尤居河洛東,屈家嶺人居南,秦王寨人被壓迫到河洛西部的三門峽地區。三者相持幾百年,文化也相互融合。隨著大汶口的強勢,很可能出現了一代或者幾代雄主蚩尤,他們與豫南的苗瑤人結盟或者征服關係,得到了苗瑤人的金屬礦石,加上先進的冶煉技術,製造出更先進的武器,與後代描述蚩尤鐵頭筒臂不無關係。後世秦漢尊蚩尤為兵神,可見其武力之強大。西邊的炎帝族也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漸漸的學習了部分大汶口人的先進技術和生活習慣。“戰國後期”這批人被蚩尤驅散到關中和晉南,這也是後來在關中和晉南陶寺、廟底溝二期發現東夷因素的原因之一。見下圖:綠色表示蚩尤,藍色苗瑤,紅色炎帝,黃色表示黃帝族。

後仰韶“戰國時代”奠定了華夏文明

炎帝、蚩尤、苗瑤族三分河洛

【阪泉之戰】

“戰國末期”(前2700-前2500),發生了有記錄的遠古第一戰,阪泉之戰。說法一《史記·五帝本紀》載:“與炎帝戰於阪泉之野。三戰然後得其志。蚩尤作亂,不用帝命。是黃帝乃徵師諸侯,與蚩尤戰於涿鹿之野,遂依附殺蚩尤”。 說法二見於《逸周書·嘗麥解》:“蚩尤乃逐帝,爭於涿鹿之阿,九隅無遺,赤帝大懾。乃說於黃帝,執蚩尤,殺之於中冀”。 有人說阪泉和涿鹿之戰是一場戰爭兩種說法,本文更相信太史公的言論,阪泉之戰是存在的。無論是後來的禹爭三苗,還是夷夏之爭,都是經過幾百年無數次殘酷戰爭才能打破部族間的壁壘達到融合,炎帝部落和黃帝部落也不太可能違背這個規律。位於河洛西部炎帝被蠶食地盤,被一步步逼到了無路可走,只能北越黃河向晉南避難。一說晉南霸主,廟底溝二期的主人黃帝,在晉南阪泉一帶擊敗北逃炎帝,整合炎帝部落。一說炎帝向黃帝求救,追憶當年先祖一起在秦王寨的光輝歲月,黃帝被說服,聯合炎帝南下。無論哪一種,都能找到其合理性。炎黃聯盟在此刻正式成立,華夏人在這裡蹣跚起步,紅色融入黃色。

關於阪泉的位置也很有爭議,主要有三個說法山西省陽曲縣東北部、河北省涿鹿縣和山西省運城縣東南方向。河北涿鹿縣說在考古上和時間上都是不可能的,前文已經敘述不多做討論。山西陽曲說,位於晉中,到戰國時期此處還屬於北狄範圍,不在中原文化圈內,怎麼可能有炎黃的足跡呢?不過是後代民族遷移過程中,附會之言。因此小編支持山西運城說。

後仰韶“戰國時代”奠定了華夏文明

阪泉之戰示意圖

【濁陸之戰】

“戰國末期”(前2700-前2500)涿鹿之戰,一說在河北涿鹿縣,上文已經提到,炎黃蚩尤之戰不可能發生在河北北部,涿鹿是漢代以後才有的名稱。二說在山西運城東南黃河北岸的濁陸說,隔著黃河與三門峽相望,北方就是晉南運城盆地。《太平寰宇記·卷四六》客觀存在邑縣條下記:“蚩尤天在縣南一十八里”。故安邑縣即今縣,亦受轄於運城市。《夢溪筆談2卷三》記:“解州鹽澤,方面二十里。久雨,四山之水,悉注其中,未嘗溢;大旱未嘗涸。滷色正赤,在版泉之下,俚俗謂之蚩尤血”。解州也在現在運城。可見運城地區關於涿鹿、蚩尤的歷史傳說和遺蹟很多。從考古和部落遷移上來看運城說是合理的,涿鹿實為濁陸,“濁水也就是黃河,陸為黃河北岸的平地”,也就是現今的運城平陸縣。

此段時間蚩尤和苗瑤聯盟部落沒有停止擴張的腳步,憑藉裝備和武力優勢,越過黃河準備向晉南擴張,很可能為了爭奪晉南的鹽池。炎黃聯盟在冀州之野,晉南運城“濁陸”一帶,以少勝多,以弱勝強,一戰奠定了炎黃聯盟的強勢地位,奪回了河洛的控制權,結束了戰國時代進入邦國聯盟時代。

後仰韶“戰國時代”奠定了華夏文明

濁陸之戰示意圖

蚩尤被殺,河洛地區的蚩尤聯盟部族有的南遷,有的東遷,有的就臣服於黃帝部族。對應蚩尤的大汶口文化在前2500年消失,被龍山時代取代。屈家嶺人退到南陽盆地,休養生息。晉南關中河洛地帶的炎黃聯盟,雖然取得了勝利,但是還沒有形成對南面苗瑤和東面新崛起龍山人的絕對優勢。他們在河洛蟄伏了幾百年,形成了強大的中原龍山文化,堯舜禹三帝登上歷史的舞臺。堯舜禹時代開啟了華夏炎黃部落的擴張之旅,東降淮夷,南征三苗,最終形成了中國第一個朝代夏,此是後話。


【分子人類學對“後仰韶戰國時代”解析】

隨著近年來分子人類學的興起,關於中華民族歷史得到了很多證實和顛覆。中國父系基因圖和主要父系的基因比例如下圖。可見O系基因佔據中國父系的比例為77.21%,佔據絕對的主導地位。自然法則,物競天擇,適者生存,O系是在族群競爭中的勝利者。

後仰韶“戰國時代”奠定了華夏文明

中國父系基因比例


O2:54.92% 中原族群,華夏主體 O1:22.29% O1a百越族群;O1b苗瑤族群

N:6.41% 紅山文化和長城沿線農耕 C:9.19% C北東胡族群;C南很早融入中原。

Q:2.74% 蒙古草原遊牧人群

從分子人類學角度看來自炎黃的中原族群是最後勝利者,也就是O2系。復旦人類學研究所嚴實博士通過基因數據發現,O2a下面存在著三個大支系,分別為M117、F444(F46)、002611(F11),這三大支的人口占了漢族的40%以上,在13億漢族裡面佔比最高,漢族大約有三億男性都是這三大支類型,嚴實把他們稱為Oα、Oβ、Oγ。根據23魔方的最新統計,Oα佔到16%、Oβ佔12%、Oγ能佔到15%,其中Oα的M117是名副其實的最大支。通過古DNA對比,河北磁山文化發現Oβ;Oa在仰韶期大爆發,與廟底溝人的大爆發有關聯,仰韶與神農炎黃一脈相承;Oγ與東夷的關係得到了公認,其下游與少昊氏也有關聯。

苗瑤族標誌基因O1b則呈現出比較有意思的分佈,O1b1a1南方苗瑤族高頻,與禹徵三苗,將三苗趕到長江及以南地區相對應;O1b1a2-Page59是環渤海支,參與了仰韶文化,像極了“遷蚩尤於少昊鄒屠之鄉”。幾乎可以肯定回答,中原的挖出的O1b1a2與仰韶末期屈家嶺人北上有很大關係。

這段群雄逐鹿中原的故事,用分子人類學來描述:原來居於河洛的神農炎帝O-M117系,受到來自東方的蚩尤部落O-002611系和來自南方的屈家嶺部落O1b1系北上的影響,退出河洛向關中和晉南的廟底溝親戚O-M117尋求幫助,黃帝聯合炎帝的O-M117系,涿鹿之戰一戰定江山,收復河洛,奠定了M117在中國人口中的霸主地位。當然,炎黃族群不是單一的,但是主體是O-M117,也有少量的其他族群比如O-F444可能早期融入了河洛仰韶先民。因此,戰國末期後,炎黃部落重新佔據中原,黃色圈內河洛地區應該是以O-M117為主體,也是在這個區域孕育了中國第一個朝代夏王朝,以後再詳細講。


總結:公元前3300-前2500年間,隨著仰韶廟底溝文化的解體,周邊各部族逐鹿中原,進入到紛亂後戰國時代,在相互攻伐和文化交流中,炎黃部落通過涿鹿一戰奠定了華夏文明主體,蚩尤和屈家嶺為代表的部族也初步融入中原華夏文明,但沒有成為主流。在此後的4000多年裡,華夏民族就是一個大熔爐,外來民族只有被同化,而自身從未被滅亡,無論遇到怎麼樣的低谷和衰落,都會很快的重新崛起屹立於世界之巔。晉南、關中和河洛就是華夏民族的根,炎黃和蚩尤創造的中原文明也是中華文明的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