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种一棵半天大树,还是养一片森林?


外甥女这两天不在我跟前“嘘寒问暖”了,我们之间少了些小孩子的磕磕绊绊。究其原因,原来是如此享受“空中课堂”的教学模式。身在其中,饱受直播课煎熬的我很难把它当成一件有趣的事情来干。思来想去,为何学生很享受所谓的直播?所有学习行为和教育现象的背后都值得每个人去反思。

1、好奇是他们的心理特征

这个阶段的孩子本身对周围一切都非常关切,他们无所畏惧,但美中不足的就是他们的辨别是非的能力十分有限,所以为了让“非”从视觉和听觉上闯进孩子的内心世界,我们选择关上了孩子的那扇好奇心之门。

孩子就是孩子,他的认知能力、自我觉察能力、自我剖析能力都很狭窄。这样的原因成为了我们把“好奇心害死猫”这句似是而非的道理,变成了他们耳边的谆谆教诲。

所以,尽管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让线上辅导已经不足为奇。但在孩子的人生当中,这或许是以后都不可能再发生的一种学习方式。他们想看看他们的老师是否如他们手机里刷的那些网红一般,是不是可以给老师刷个礼物,是否可以美颜,一连串的问题,早已占满他们的小脑袋瓜了。

2、那是无所畏惧的自由向往吧

他们向往自由,是能够选择自己头像的自由,是能够让别人知晓他们的在线状态的自由,是可以和老师互动的自由,不用等着被老师点名。这怎么不是对知识的渴求?

比如,有同学把在线状态设置成工作中、离世中,千奇百怪。这些在成人眼里不值得评头论足的小事,在他们看来就是对权威的挑战,对自由的向往。

在我们平常上课教学中,他们因为自己的注意力不集中,自己的自控力不足,随时随地会受到批评指责,并且周围群体投向奇异的目光,或是嘲笑,或是嫌弃。而这些在直播课里都看不到,摸不着。

抛开自律、自我约束的因素,直播课稍稍引起学生喜欢,是他们想成为独立的,自由的个体吧,像风一样。

反观课堂教学,我们都希望培养培养独立而又自由的人,我们却用千篇一律的规矩,在一切行之有效的机会面前把他们培养出我们心中所认为的统一个体。教育到底是“统一”?还是“个体”?

教育不是养成一片森林,而应该让每棵树独立成长。除了直播课堂上的作业优秀与及格引起我们思考以外,学生在直播课堂的一举一动也该引起我们的反思。

《教育在十字路口》中有这样一句话:“必须既培养人的自由感,又要形成其责任感;既要培养为普通人的利益去冒险和行使权威的勇气,又要培养对每个个体的尊重”。

疫情过后,每个教育者都该认认真真反思,做行动的反思者。

1,反思我们的培养目标。决策者真的应该深入一线教学,反思我们的目标和具体的执行过程是否是对立统一的矛盾关系;一味的追求西式教学是否符合国情?

2,反思我们的课堂教学:是不是给所有学生创设了平等的机会与权利。教师期望的最初目的是否一致?教师传递信息的表情符号存在歧视吗?

3,反思我们的班级管理:叛逆行为的背后暗藏的是什么动机?是自由的向往,还是被关注的渴求;冲突背后的根源是对言论自由的追求,还是对人身权利的维护?

希望每个教育者做一条清澈的河流——静静地流淌,流过稻田,穿过田野,来到校园,奔向远方,滋养万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