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清明,念念不忘

年年清明,念念不忘


清明,時值仲春與暮春,既是節氣,又是追思故人的節日。天空潔淨明朗,是為“清”;大地萬物甦醒,是為“明”。此時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就連流轉於這一時期天地之間的陽氣,也是清新的陽氣。

這一天,人們祭祖掃墓,踏青賞春,或插一支楊柳,風中靜聽紙鳶空鳴。或望一朵流雲,向青草更青處走去。萬般深情,盡付天地。

年年清明,念念不忘


庚子年的清明,似乎註定是一段必須要去直面“死亡”的時間。

年年清明,念念不忘


截至4月3日,國內新冠肺炎累計死亡病例3331例,包括王兵、馮效林、江學慶、劉智明、李文亮、張抗美、肖俊等14名犧牲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線的烈士,還有上千名醫務人員和百姓。

他們用生命保護了我們!

季節交替,辭舊迎新,象徵著新生命、新循環的開始。緬懷過去,更對未來充滿希望。讓思念與感恩同行,讓生命之力清明恆久。

年年清明,念念不忘


節日融合

正像中國許多的傳統節日一樣,清明節有著悠久而多變的歷史。

“清明”最早只是一個節氣的名稱,時間通常在農曆三月前後。它的本意是指春天已冉冉展開,萬物潔淨清嘉而生機發抒。

除此之外,並不承擔掃墓之類的民俗。清明含義的轉變,與在其前面的兩個特殊前日有關:一是上巳節,一是寒食節。


清明節|寒食節

清明最早只是節氣的名稱,其變成紀念先祖的節日,據說與寒食節有關。

關於寒食節的起源,學界爭議由來已久,其中最為廣泛流傳的就是“介子推”的故事。

“寒食無煙火,花柳蒼蒼月欲來”,清明前一二日,人們禁菸火,只吃冷食,如寒食燕、清團、清明飯等等,為紀念春秋時期的忠臣介子推,象徵人們對淡泊廉潔、政治清明的讚許。

年年清明,念念不忘


清明節|上巳節

“三月三日,清明之節”。農曆三月初三,是古時一個重要節日。此時節,湖光山色尤為清豔,是一年中最適出遊踏青的時間。因此,清明節也稱踏青節。
人們在祭祖掃墓的同時,賞花態柳情,山容水意,既承載著遙念故人的哀思,也傳達出及時行樂的閒情。

上巳、寒食與清明三個節日因為時間毗鄰,唐宋以後,它們慢慢地合而為一了。上巳的踏青遊園和寒食的祭掃,便都附加到了清明身上。如今,我們也就只過清明一天假期了,不過卻還是不能忘記另外兩個傳統節日。

年年清明,念念不忘


清明三候

古人根據對大自然的觀察,將清明節分為三候:一候桐始華;二候田鼠化為鵪;三候虹始見。

年年清明,念念不忘

桐始華丨清明時節,桐花初綻。或微醺淡紫,或寂寞潔白,散發恬淡的氣息。桐花是春夏交替的重要物候,它開時,春天已經過了一大半,待到轉盛、落盡,便是春逝的日子了。


年年清明,念念不忘

田鼠化為鵪丨田鼠不忍烈陽之熱,躲進洞穴,鳥兒喜愛陽氣之暖,四處啄食。田間、山野,草長鶯飛,告別那冗長寒冷的冬季,曬暖陽、看花開、聽鳥鳴,用心感受生活的美好、愜意。


年年清明,念念不忘

虹始見丨清明虹橋始見雨初晴。彩虹,陰陽交會之氣,雲薄漏日,日穿雨影,然後有:赤橙黃綠青藍紫,雨後復斜陽,關山陣陣蒼……


清明習俗

清明節,有許多習俗,禁火、掃墓,祭奠先人亡魂,郊野踏青,去看看大好春光,盪鞦韆、蹴鞠,為強身健體,鬥雞、插柳、植樹、盪鞦韆,當然也少不了各種吃的,青團、清明螺、蒿餅……

年年清明,念念不忘

掃墓祭祀丨掃墓祭祖,是清明習俗的中心。古時為了農事的豐收,除了祈求自然風調雨順外,還得請祖先保佑,於是漸形成春祭的傳統。

清明掃墓,人們要清除雜草,培上新土。再擺上果蔬糕點等供品,擺上鮮花,表達對親人的思念,祈願逝去的先人以得安寧。

往年,每逢清明節,人們無論身處何方,都會回鄉參加祭祖活動,緬懷祖先。人們慎終追遠,因為只有不忘記從何處來,才能知道往何處去。

今年有些不同,變成雲掃墓、代祭掃或預約祭掃,形式雖不同,但清明的儀式依舊在。


年年清明,念念不忘

放風箏丨每逢清明時節,人們會在風箏下或風穩拉線上掛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燈籠,在夜裡像閃爍的明星,被稱為“神燈”。過去,有的人把風箏放飛後,剪斷牽線,任它們飛走,據說這樣能除病消災,給自己帶來好運。


年年清明,念念不忘

踏青丨中國人自古就有清明踏青的習俗。踏青又叫春遊。古時叫探春、尋春等。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但是,現在仍然是疫情防控時期,大家出門踏春,不要忘記做好個人防護,帶口罩,不聚集。


年年清明,念念不忘

吃青團丨蒸熟出籠的青團,色澤鮮綠,香氣撲鼻,是民間清明節最有特色的節令食品。用草頭汁來做成的綠色糕團,再包裹進豆沙餡兒、蓮蓉或者現在流行的蛋黃肉鬆。不甜不膩,帶有清淡卻悠長的青草香氣,現在店裡做青團,有的採用青艾汁,也有用其他綠葉蔬菜汁和糯米粉搗制而成。青團作為祭祀的功能日益淡化,而更多被人用來當作春遊小吃。


清明養生

清淡飲食,柔肝養肺

清明節前一兩日為寒食節,就是這兩天不吃見火的飲食。其實,這在春季這個肝火容易亢盛的階段,也有一定的養生意義。以暫時的寒食對抗木火的亢盛,可有效降低肝陽亢,肝火旺等疾病的發生。

清明期間的飲食要清淡,偏素一些,適當選用當季蔬菜。至於寒涼、油膩、粘滯之品易傷胃陽氣,則應儘量少食。可多食些柔肝養肺的食品,如薺菜、菠菜、山藥、百合等。銀耳湯,菊花枸杞茶,百合綠豆湯等都是很應季的食物。

清明節,江南一帶有吃青團的風俗習慣。青糰子油綠如玉,糯韌綿軟,清香撲鼻,吃起來甜而不膩,肥而不腴。但是因為青團非常不易消化,老年人和小孩絕對不適宜吃青團,青壯年也不要貪吃。

清明時節這股潔淨的天地之氣可不要浪費,多做些戶外活動,曬曬太陽,站站樁,養養肺氣 。

年年清明,念念不忘


調理肝膽

另外,我們可以通過敲打或按摩膽經和肝經的方法來疏肝理氣。肝膽相表裡,肝氣不舒的時候就會影響到膽,所以要同時調理。春天陽氣生髮,靠的就是膽經,膽主生陽。有條件的可以找專業人士做做按摩,刮刮痧,推推經絡,給身體排排毒。

年年清明,念念不忘



清明是追思,更是追遠。

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人們在拜祭中追憶先輩生活點滴,學會知恩、感恩、報恩,用一種樸素而虔誠的行動,來表達內心深處的銘記。

慎終追遠時,清明是節日;放歌逐春時,清明是節令。這個節日,既有著生離死別、慎終追遠的深切情思,又包含了萬物更新、生機勃發的欣慰與感懷。我們既緬懷昨日,也憧憬明天。既留戀故鄉,也遙望遠方。既心念先祖,也不負春光。

清明節,我們一起哀悼

逝去的同胞和犧牲的烈士。

多少人看不見黑暗,

是因為有人用生命把黑暗阻擋在你看不見的地方。

多少人看不到戰火與硝煙,

是因為有人替你負重前行!

感謝他們,讓我們劫後重生,

平安地走進這個春日。

年年清明,念念不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