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特別篇:時“疫”共戰,為那些缺席這個春天的人

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今天的主題色是灰色。當我迷糊著打開手機,屏保、百度、甚至QQ全是灰色一片,因為這是個特殊的日子——清明節

下面給大家科普一下清明節那些不為人知的小常識:

清明節是節氣又是節日

作為節氣,它代表著季節變遷,當地球到達赤道上那個特定的位置,就彷彿啟動了某個特殊的按鈕,自然界開始甦醒,萬物由陰轉陽。積攢了一冬的濁氣開始被排出,生生不息的氣息注入萬物。

還記得從小就開始背誦的那首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本是形容江南多雨的詩句,也用來描述清明節南方雨水充沛的景象。然而,千萬不要以偏概全,清明節南方多水需注意防洪,而北方乾燥多風,回溫快,需要做好防火措施。同時,老人們又常說“春雨貴如油”,這時注意灌溉有利於農作物生長呦!


清明節特別篇:時“疫”共戰,為那些缺席這個春天的人

寒食是清明節的一大傳統

禁火、冷食是它一大特色,位於清明前一、兩天。雖然現在由於科技發展以及人們對健康的關注度來看,不大注重這一特色,但它可是淵源甚久。

據史記載:春秋時期的重耳公子因戰亂流亡他國,大臣介子推始終忠心護主,不離不棄。後來重耳潛心上進,終成“晉文公”。介子推本性淡泊,不向往高官厚祿,迴歸山野生活。晉文公為逼迫恩公出山,採用火煙戰術,沒想到介子推意向堅決,竟亡于山火之中。晉文公為了感念忠臣為他修寺立廟,並下令在這日禁火寒食。

這本是重耳為了哀悼忠臣所設習俗,後來它漸漸成了清明節的一大特點,代表忠誠、廉潔、哀悼。

清明節特別篇:時“疫”共戰,為那些缺席這個春天的人

然而今年的清明節有著不一樣的色彩,它增添了對那些在疫情中抗爭的英雄的讚美

面對著突如其來的冠狀病毒,我們全力以戰,用奔跑的速度和病魔抗爭。今早,我打開了一個特殊的直播,這是央視新聞的“清明特別篇”,沒有動態人物,只有那些略帶哽咽的聲音,央視工作人員用他們的聲音讀著一篇篇在疫情期間人們的信,這是信,這是鼓舞,這更是心聲。

大概每隔幾分鐘就會出現停頓,有時候甚至一篇完整的稿子都讀不下來。抽噎聲貫穿始終,作為旁聽者,我的心頓起來。沒有人可以抵制住感動至底的震撼,更何況我們與疫情如此近的擦肩而過。


清明節特別篇:時“疫”共戰,為那些缺席這個春天的人


我聽到一位在武漢打工的農民工,他驕傲地對女兒說“爸爸,在給感冒的人送藥”

我聽到一位自願接送醫生志願者的司機說“因為不收費,志願者醫生們因為感激就從自己的包中拿出僅有的口罩贈送,用增加2小時感染的風險為他們護航”

我還聽到那些用速度在奔跑的聲音……

的確,疫情是一場大戰,我們從未經歷過的大戰。但因為我們努力,我們配合,我們堅持,現在它的勝利就在前方。今年的清明節是一個特別篇,為那些在疫情中缺席這個春天的英雄,每一次抗爭都是希望,每一分努力都蘊含生機,每一秒的哀悼都是對他們的禮讚。

希望大家可以抽出一點點時間,去看看央視新聞今天的直播,這是震撼心靈的一場特別篇。感恩英雄,感恩祖國,我們在奔跑,為了春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