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往事:打麦 扬场

让我们一起倾听亲历者的故事,感悟历史中的人、人的历史……

村的西头是打麦的场院,是收获欢歌笑语的地方。看着堆满场院的麦垛,社员们喜笑颜开。打麦啦,“批批拍,批批拍,大家来打麦……”,用连架(一种打麦的工具)——五条二尺多长的藤条并排连在一起,用一根短木棍做轴,连在一根作为把手的木棍上,轮起来拍打平舖在场院地上的莜麦,颗颗莜麦粒便从秸秆麦穗上脱落下来。我们几次试打都无法拍平,老农怕把连架打坏不让我们用。莜麦的麦粒是用连架分离,小麦的脱粒是马拉石碾的碾轧。

脱下来的小麦粒和莜麦粒参杂着秕子和麦草,解决的办法有两种:一是用扬场的方法,二是用风车分离的方法。老农说这两种办法都是技术活,不让我们知青上手,我们的工作是背秸秆码垛。原来背秸秆的半大小子,现在成了为知青收拢秸秆的师夫。只见他用木耙一耙一耙地把秸秆收拢起来,放在我们的工具——麻绳上,然后以示范动作捆扎好,往后由我们自己捆扎,之后让我们背上秸秆垛。秸秆越堆越高,踩着松软的秸秆,越往上走越是艰难。而且所谓的师夫每次收拢的秸秆都得八九耙,有时绳子都不够长捆不上。这是简直就是发泄!想着法出知青的丑。每次上垛下来汗流浃背,气喘喘。

于是,我们强烈要求扬场,说是要学会所有活计。扬场是用木掀侧风扬起,落下时不能像是天女散花,而是一溜儿如竖直线一样落下,以好成堆。开始扬场时不能直线下落,经过几次学习,在上扬时要扭转木锨,麦粒才能竖直下落。然后用一种长梗野草编的扫帚扫去麦堆上的浮草,剩下的便是小麦粒。这活计可比背秸秆码垛轻松多了。但到公社交公粮的任务也落在我们身上。

中国知青网›知青岁月› 原作者: 国老


知青往事:打麦 扬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