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小调查:哪些不讲卫生的行为你最难忍?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陈宇浩

关于爱国卫生运动,大家有多少了解?

(请戳:https://www.thehour.cn/news/359858.html)

小时候我们都被家长、老师以及身边的长辈教育、培养了各种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比如,饭前便后要洗手,打喷嚏要胳膊肘捂住嘴,等等,这些习惯你现在还保持着吗?

在2020年这个特殊的春天,因为一场新冠疫情,讲卫生这件事,被人们重新审视,那些好习惯是怎么被逐渐丢掉的?个人讲卫生这件事和爱国有什么关系?

我们特地做了一个“办公室小调查”,通过身边个体的讲述,可能也会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

问题——

1、你认为日常生活中怎么样算是讲卫生?

2、很多我们小时候就会的卫生习惯,你还保持着吗?会和你的孩子特别强调这些吗?

3、你最不能容忍身边人有哪些不讲卫生的行为?

4、你对“爱国卫生运动”有印象吗?记忆中最深刻的行为是什么?

5、你觉得我们建议勤洗手、用公筷、保持社交距离、不扎堆,这些事在当下有怎样的意义?

【陈栋,28岁】

1、 卧室床单上没有皮屑,枕头上和洗脸台上没有头发。

2、 保持着。但还没孩子,没法一一传授。

3、 随地吐痰,当面喷嚏和咳嗽。

4、 还真没有,我还小。

5、 当下的意义就是可以助力全民抗疫共度难关。

【花椒,26岁】

1、在外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在家保证个人卫生,勤洗澡,勤洗手,勤整理房间等。

2、从小保持的就已经成了习惯。

3、随地吐痰,不剪指甲,身上有异味……不能容忍的可太多了。

4、有,小学时会要求做手抄报,学校还会组织打扫街道。

5、首先在当下最重要的肯定是可以有效控制疫情,保护自己也是保护他人;其次经过这段时间的大力宣传,提高了群众对个人卫生和公共卫生的重视程度,无形之中改变大家的卫生习惯,经常会有朋友开玩笑说这次疫情把大家都变成了有“洁癖”的人。

【小牛,38岁】

1、勤洗手、洗头、洗澡,换袜子。身上(尤其是口腔)不能有味道,洗头很重要。受不了油腻腻的头发,还有男人长长的指甲。

2、小时候,爸妈和老师说最多的,就是饭前便后要洗手。现在比以前更重视卫生了。和小朋友,一直在强调要注意卫生。

3、受不了那种擤完鼻涕或者别的什么,餐巾纸不扔垃圾桶,往桌上一丢的。

4、小时候最深的印象,一个是打苍蝇,然后要到多少只,装在火柴盒里,带给老师检查。还有就是交老鼠尾巴,我不敢抓,班里很多男孩子会交,街道里还会给奖金。

5、无论是从生理卫生,还是心理卫生来说,都很重要。勤洗手、用公筷,是保持个人卫生。

保持社交距离,是保护心理卫生。因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保护个人隐私,我受不了排队时和贞子一样紧贴着你,后脖子都能感受到他的呼气,你上前一步,他也紧跟着上前一步。避无可避。

【Mary,34岁】

1、勤洗手,回到家外衣放在外面

2、会。

3、随地吐痰。

4、没有印象。只知道灭四害,敲锣打鼓吓走麻雀,不然它们祸害粮食。

5、可以管住自己,也保护自己,不给别人添麻烦,生活小社群就能自然健康发展,给人安全感,社会秩序也能有序,普通人去公共场所也不会觉得恐慌。

【婷婷,25岁】

1、餐前便后洗手,不要随地吐痰,身上不要有体味。

2、基本保持着。

3、随地吐痰,一身汗味,随地大小便,厕后不冲水。

4、没有什么印象。

5、对自己和对别人都好,也预防一些流行病的传染。

【yummy,27岁】

1、我觉得就是人的外表和衣着干净整洁(保持个人卫生)、不乱丢垃圾吧。

2、小时候教的打喷嚏捂嘴、不乱丢垃圾都有遵守,然后洗手七步法因为太懒会省略几步,其他不太记得了。如果自己有小孩子会跟强调哦。

3、不能容忍随地吐痰这种,太脏了。

4、爱国卫生运动?这是啥时候的事情,不晓得,但是小时候有做过“讲卫生”的小报。

5、现在疫情期间,勤洗手、用公筷这些事情,因为现在很多无症状感染者,这么做其实也是在保护我们自己的身体健康吧,对自己好也是对周围人的负责。

【老陈,60岁】

1、 勤洗手洗脸,不乱扔垃圾乱吐痰。

2、 小时候的卫生习惯,其实是家教的一部分,家教好的自然能传承下来。我孩子比我还讲究,是用手帕的。

3、 人乱吐痰狗乱拉屎。

4、 到处投放灭鼠药,街道上都是红一摊绿一摊的。

5、 不只是当下有意义,是永远有意义。

【苗苗,33岁】

1、勤洗手、洗头、衣服干净整洁、不在路边摊吃饭。

2、饭前便后洗手,每天早晚刷牙,现在还保持,会和2岁不到的孩子强调,她已经有洗手、刷牙的意识,自己会主动说了。

3、随地吐痰。

4、印象不深,好像是除四害?

5、这些行为不止是为了针对新冠,对很多传染疾病都有预防作用,比如每个家庭吃饭时都使用公筷,家庭里的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也会有很大好转。

办公室小调查:哪些不讲卫生的行为你最难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