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曹操不知陈宫来投刘辩,刘辩却将他派回兖州,做卧底!

小说:曹操不知陈宫来投刘辩,刘辩却将他派回兖州,做卧底!

刘辩岂能不知,三国演义中的陈宫,乃是中牟县令。

当初曹操刺杀董卓失败以后逃跑,被董卓下令全天下缉拿。在到达中牟县的时候,被聪明的陈宫给捉住。

陈宫因为感念曹操刺杀董卓的忠义,才放掉曹操,并且弃了官职,与他一同逃跑。

但是后来,由于曹操错杀吕伯奢一家,并且说:“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陈宫自那以后,认为曹操自私自利、心思狠毒,随后弃他而走。

此乃演义,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陈宫,兖州东郡人士,一直隐居在家乡,静观天下风云。

直到后来,兖州刺史刘岱,被青州黄巾杀死,陈宫认定曹操为明主,这才出仕。

他主动找到了驻扎在东郡的曹操,对他说:“州今无主,而王命断绝,宫请说州中,明府寻往牧之,资之以收天下,此霸王之业也。”

曹操闻言大喜,听从陈宫所言,取得兖州。自后曹操以此为根基,终成王霸之业。

从那个时候开始,陈宫才算真正步入仕途,开启大汉谋士生涯。

后来由于曹操,任意屠戮兖州名士,并且将闻名海内的边章都杀死了。

陈宫少年便与兖州的名士相交,并且深得边让看中,与他亦师亦友。

边让与兖州名士的被杀,使得陈宫对曹操心怀怨恨。待到曹操攻打徐州,兖州空虚的时候,陈宫才与张邈一起背叛曹操,迎吕布入濮阳。

可以说,那个时候的陈宫,心中充满了怨恨。他只想着报复曹操,却完全没有考虑吕布是不是明主。

所谓性格决定命运,正是因为陈宫,这种重情重义的性格,才导致了他悲剧的人生。

陈宫虽有济世之才,但是后来,徐州的陈登父子巧言令色,对吕布阿谀奉承,使得吕布渐渐疏远陈宫,对他言不听,计不从。

那个时候,陈宫就已经知道,吕布注定会败亡。

当时,他也起了弃吕布而走的心思。但是前番他背叛曹操,如若现在再背叛吕布,他又担心受到天下人的嘲笑。

汉代的士大夫,往往视声誉胜过生命,陈宫自己也不例外。

就这样,他被俘虏以后,在白门楼不顾曹操几次三番的劝说,执意赴死。

陈宫的一生,无疑是悲剧而令人叹息的。

这个时代,他也如同历史上那样,待在家乡静观天下风云,寻觅明主。

但是现在的曹操,只是一个东郡太守。不仅依附于河北袁绍,还需受刺史节制,可以说得上是,英雄无用武之地。

而弘农王则大不同,刘辩的身份、地位,实力都远超曹操,并且现在坐拥并州、河东、河内之地,兵多将广。不足之处就是谋士太少。

另外河内王匡前往兖州之后,与陈宫有过接触,建议他北上投效正征召天下名士的弘农王刘辩。

只这一句话,陈宫便知王匡乃是弘农王的人,他诧异于年轻的刘辩,南征北战,前不久方以声东击西之策,击败了上党张杨,竟然在同时间便派了人前来兖州,看来刘辩布局不可谓不深,谋划不可谓不周。

而陈宫听闻刘辩身边只有一个大才田丰,也知并州初定,必定缺乏人才,相信他来到并州,刘辩一定会重用他。

如此一来,他就可以一展胸中的抱负了。

既然打定主意,他便前来并州投奔刘辩。

这是陈宫的事迹,以及他心中所想;然而刘辩除了看重他的才能之外,其实还有更深层的用意,所以他才会令王匡投之以桃。

这远程用意乃是刘辩不明面上争夺兖州,则兖州迟早落入曹操之手,但是要将陈宫当做暗棋,以利用历史走向,削弱曹操!甚至一招制曹也不无可能!

......

这时候,田丰听到两人的对话,方才知道,眼前这儒士,就是刘辩先前提过的兖州东郡人士陈宫,陈公台。

他知主公心意,乃上前说道:“主公,公台乃是兖州名士,才华横溢。他今日前来投奔主公,当真是可喜可贺啊!”

陈宫虽然没有明说,要投奔刘辩。但是他来到了并州,就已经表明了态度。

刘辩再次向陈宫行了一礼,说道:“自我取并州以来,每日殚精竭虑,日夜操劳,不敢有丝毫懈怠。”

“并州乃北方荒凉之所,也缺乏优秀文士。所以直到现在,吾帐下可用之人,仍旧寥寥无几。”

“今日公台既来,还请留于此地,助吾一臂之力。”

话毕,刘辩躬身作揖,不肯起身。

陈宫沉默半晌,忽然问道:“我若效力于殿下,不知将授予我何等官职?”

刘辩答道:“并州官职,但凭公台挑选。”

陈宫闻言,哈哈大笑。他扶起了刘辩,说道:“我新来投奔,寸功未立,又岂敢身居高位?”

刘辩不以为意的说道:“旁人不晓,吾岂不知,以公台之才,并州何等官职不能担任?”

陈宫摇了摇头,意味深长的说到:“殿下身为上位者,遇事当权衡得失,谨言慎行。”

“不仅如此,还要照顾手下将士的情绪。”

“我初来并州,寸功未立,不可居高位。”

“公台此言在理,是吾孟浪了,当谨记!”见陈宫见识果然不凡,刘辩恍然又喜悦道。

陈宫看着以礼相待、英武不凡,身居高位而不轻慢的刘辩,过了一会儿,忽然向他作揖行礼,道:“宫,见过主公!”

骤然被陈宫喊成‘主公’,刘辩大喜过望,急忙扶住陈宫的手臂,说道:“公台肯来助我,何愁大事不成?”

“主公取得并州,局势未稳,是否感觉手下士卒不够用,并且境内人口太过稀少?”

刘辩心中一拧,陈宫果然慧眼,便如实答道:“现如今,我并州有六万精兵,河东、河内也有六万,但是分散驻扎到各个重要位置,兵力就显得有些不够。”

“若是与一方诸侯交战,麾下这么多兵马,还能支撑。若是几路诸侯来攻,兵力就有些捉襟见肘。”

“至于人口,河内、河东还好,并州本就偏远、荒凉。再加上并州处于大汉边境,以前经常有胡人劫掠,所以人口更是无比稀少。”

“虽然这段时日,我招收了不少流民。但是将他们,迁徙分散到并州境内之后,境内人口,仍是不足两百万。”

并州虽然是个大州,却是地广人稀。以前整个并州,也不过只有一百多万的人口。

其实不仅是并州,幽州、凉州由于处于边境地带,经常会有胡人劫掠,人口亦是无比稀少。

在诸侯并起的年代,一方诸侯是不是足够强大。不仅要看他帐下有没有人才,还要看他治下的人口够不够多。

因为,人口越多,能够养活的军队也就越多。军队多了,诸侯的实力自然就强大了。

虽然大汉境内,很多膏腴之地都掌握在世族、豪强手中。

但是大汉的地盘这么大,人口才只有几千万。那些没有被开垦的土地,不知有多少。

若是人口足够,诸侯完全可以让他们开垦荒地。

所以,诸侯混战,不仅是为了抢夺地盘,还是为了掠夺人口。

听到了刘辩的话,陈宫微微一笑,说道:“宫有一策,献于主公,可使并州再添十万雄兵,百万人口!”

陈宫之言,何其之大,刘辩、田丰闻言,都露出极度惊讶之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