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存在主义视角,解读《野草》中鲁迅的空虚、绝望和反抗


从存在主义视角,解读《野草》中鲁迅的空虚、绝望和反抗

《野草》鲁迅

小时候对鲁迅先生的印象特别深刻,因为他的作品总会在教科书上出现,还经常是考试重点。他以笔代剑的战士形象很鲜明,我以为这就是他的全部,于是就很少接触他的其他作品。

最近读了鲁迅先生的《野草》,一本他在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五四运动后创作的散文诗集。他在里面记述了自己在彷徨中探索前进的孤独、空虚和苦闷。我才发现鲁迅先生并不是一个正能量爆棚、整天喊着革命口号的文学家,而是深夜坐在灯前独与背影相伴的思考者。

鲁迅先生对生存、死亡、自我的思考,与当时流行于西方的存在主义思想极其契合,他在日留学期间也的确钻研过存在主义。存在主义的核心是探索生存的意义,死亡、自由、孤独和无意义是它的四大议题。

在给妻子许广平的信中,鲁迅先生写道:“因为我的思想太黑暗,但究竟是否真确,又不得而知,所以只能在自身检验,不敢邀请别人。”因此,他迟迟不愿发表《野草》。

然而当我读完《野草》,我并没有被它的“黑暗”所吓倒,反而觉得鲁迅先生真实可爱、有血有肉。所以我决定从存在主义角度解读《野草》,揭露鲁迅先生最真实的一面。


01 人的本质是虚无的

从存在主义视角,解读《野草》中鲁迅的空虚、绝望和反抗

鲁迅

存在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虚无的,存在本身是无意义的。在鲁迅先生的《过客》中,我们能感受到深刻的孤独感和虚无感:

翁──啊啊。那么,你是从哪里来的呢?

客──〔略略迟疑〕我不知道。从我还能记得的时候起,我就在这么走。

翁──对了。那么,我可以问你到哪里去么?

客──自然可以。──但是,我不知道。从我还能记得的时候起,我就在这么走,要走到一个地方去,这地方就在前面。我单记得走了许多路,现在来到这里了。我接着就要走向那边去,〔西指〕前面!

鲁迅先生塑造了“过客”与“老翁”两个对立的艺术形象,以“过客”暗指自己,他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也不知道要去往何方,就那样一直走着。

从日本留学归来后,鲁迅先生曾意气风发地期待新时代的到来,但封建势力顽固疯狂,他经常与现代评论派激烈论战,还被北洋当局通缉威胁。在此期间他承受了巨大的压力,深感孤独、苦闷,觉得一切都是虚无、徒劳的。

在《希望》这首诗中,鲁迅也坦言“我的心分外地寂寞”:

这以前,我的心也曾充满过血腥的歌声:血和铁,火焰和毒,恢复和报仇。而忽然这些都空虚了,但有时故意地填以没奈何的自欺的希望。希望,希望,用这希望的盾,抗拒那空虚中的暗夜的袭来,虽然盾后面也依然是空虚中的暗夜。然而就是如此,陆续地耗尽了我的青春。

写这首诗的时候,鲁迅先生已是中年人。他在《南腔北调集·自序》中说:“见过辛亥革命,见过二次革命,见过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看来看去,就看得怀疑起来,于是失望,颓唐得很了。”他倍感空虚,不禁怀疑自己所做的一切是否有意义,所承受的否定、批判、抨击是否值得?但他必须前行,他以虚妄的希望安慰自己,陆续“耗尽了青春”。

在《野草》中,鲁迅先生用得最多的词语是:腐朽、死亡、沉默、冷的夜、沉没、黑暗、彷徨、虚空、吞没、冰冷、死火……他营造的是一个黑暗、荒凉、寒冷、阴森的世界,如同萨特所说的:“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这时的鲁迅先生对世界满怀失望,也认为自己的存在虚无、无意义。


02 自由选择,割弃“旧我”

从存在主义视角,解读《野草》中鲁迅的空虚、绝望和反抗

萨特

存在主义的核心在于,人要承担起自己本质上的虚无。虚无不是消极的,而是积极的。因为虚无,所以我们能够自由选择自己的本质,追求超越自身的东西。

萨特在《存在与虚无》里提出了两个重要的概念:“自在的存在”和“自为的存在”。“自在”本身是一颗种子,它是无意识的、含苞待放的;“自为”则是自觉的、有意识的,是一颗大树。

承担起自己本质上的虚无,就是要走在“自为”的路上,超越“自在的存在”。

鲁迅先生无疑是走在“自为”路上的先锋,他在《野草》中向我们展示了毫不留情的自我解剖和果断决绝的告别“旧我”。


  • 01 自我解剖

鲁迅先生自我解剖之“残酷”,在《墓碣文》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于浩歌狂热之际中寒;于天上看见深渊。于一切眼中看见无所有;于无所希望中得救……

……有一游魂,化为长蛇,口有毒牙。不以啮人,自啮其身,终以殒颠……

……离开!……

……抉心自食,欲知本味。创痛酷烈,本味何能知?……

……痛定之后,徐徐食之。然其心已陈旧,本味又何由知?……

这首诗描写的是一个梦境,从诗的开头我们可以感觉到鲁迅先生当时内心的虚无与绝望。他不喜欢这样的自己,想摆脱这种消极状态,于是梦中的他化为长蛇,自啮其身,即自我解剖。

为了看清自己,鲁迅先生“抉心自食”,狠狠地把自己的心切开来,细细地咀嚼,即使创痛酷烈到让他不知其味。这是鲁迅先生反抗绝望的方式,他宁愿把自己撕裂开来,也不愿沉沦于绝望。这画面有点恐怖,但正好体现了鲁迅先生自我解剖及超越自身的决心。


  • 02 告别“旧我”
从存在主义视角,解读《野草》中鲁迅的空虚、绝望和反抗

影的告别

鲁迅先生的《影的告别》,则体现了他自我解剖后的自由选择。

我不过是一个影,要别你而沉没在黑暗里了。然而黑暗又会吞并我,然而光明又会使我消失。

然而我不愿彷徨于明暗之间,我不如在黑暗中沉没。

……

我独自远行,不但没有你,并且没有别的影在黑暗里。只有我被黑暗沉没,那世界全属于我自己。

这篇散文诗写的也是一个梦境:人的影子不愿意做一个不明不暗的影,不愿意偷生苟活于不明不暗的境地,宁愿被黑暗卷没,也不愿意跟随人了,所以,向人告别。

这让我联想起纪伯伦在《沙与沫》中的诗句:

“Man is two men; one is awake in darkness, the other is asleep in light”

人有两个“我”,一个在黑暗中苏醒,另一个在光明中睡去。

鲁迅先生出生于旧中国,旧中国给他输送了认知世界的基本观念,这是他的“旧我”;在受到西学影响,并觉醒之后,他意识到了旧中国以及旧知识分子的原罪,开始了以笔代剑的漫长批判之路,形成了“新我”。“旧我”和“新我”日夜争辩、轮番切换,让鲁迅先生痛苦不堪。于是他决心与“旧我”决裂,即使将要坠入无边黑暗。

从存在主义的角度看,这是鲁迅先生的自由选择。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舍弃“新我”、保留“旧我”肯定会活得更自在。但鲁迅先生选择了一条更难走的路。

萨特说,“人靠追求超越的目的才得以存在”。鲁迅先生虽深以为存在是虚无的,依然忍受巨大的痛苦去超越“自在的存在”,告别“旧我”。他选择了这样的路,就要走一辈子,因为“自为永远是悬而未决的,它的存在是一种永恒的延期。”

鲁迅先生敢于正视人的虚无、生的绝望,并奋起反抗,割弃旧的自我,他是真的勇士。


03 向死而生

从存在主义视角,解读《野草》中鲁迅的空虚、绝望和反抗

海德格尔

既然死亡是无法避免的,那我们就干脆向死而生吧。

海德格尔指出,人只要还没有亡故,就是向死的方向活着。在这个向死的过程中,人能真实地感受到自我的强烈存在感,唤醒积极生存的欲望,并回归本真。

鲁迅先生曾经历了多次生命的离逝:幼年时父亲在自己不知所措的呼喊声中死去;在日本留学期间“幻灯片事件”中目睹了国人被屠的惨象 ;“三一八 ”惨案中被杀害的刘和珍等四十多个青年的血压得他透不过气来。因此,在《野草》中可以大量地看到鲁迅先生谈到“生”与“死”。

在《野草题辞》中,鲁迅先生说:

过去的生命已经死亡。我对于这死亡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曾经存活。死亡的生命已经朽腐。我对于这朽腐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还非空虚。

面对死亡并不悲哀,是因为它才懂得生命的存在与充实。正如有评论家指出的那样:“死亡意象实际上凝结了生命意象⋯⋯死亡在生命过程中成为一种创造性的力量,成为促使生命实现的内在动因。”

在《过客》中,我们能明显感觉到鲁迅先生的“向死而生”:

客——可是我现在很恢复了些力气了。我就要前去。老丈,你大约是久住在这里的,你可知道前面是怎么一个所在么?

翁——前面?前面,是坟。

客——(诧异地,)坟?

孩——不,不,不。那里有许多许多野百合,野蔷薇,我常常去玩,去看他们的。

客——(西顾,仿佛微笑,)不错。那些地方有许多许多野百合,野蔷薇,我也常常去玩过,去看过的。但是,那是坟。(向老翁,)老丈,走完了那坟地之后呢?

翁——走完之后?那我可不知道。我没有走过。

……

翁——我单知道南边;北边;东边,你的来路。那是我最熟悉的地方,也许倒是于你们最好的地方。你莫怪我多嘴,据我看来,你已经这么劳顿了,还不如回转去,因为你前去也料不定可能走完。

客——料不定可能走完?……(沉思,忽然惊起)那不行!我只得走。回到那里去,就没一处没有名目,没一处没有地主,没一处没有驱逐和牢笼,没一处没有皮面的笑容,没一处没有眶外的眼泪。我憎恶他们,我不回转去。

翁——那也不然。你也会遇见心底的眼泪,为你的悲哀。

客——不。我不愿看见他们心底的眼泪,不要他们为我的悲哀。

翁——那么,你,(摇头,)你只得走了。

客——是的,我只得走了。况且还有声音常在前面催促我,叫唤我,使我息不下。……

鲁迅先生在这里用了大量的象征手法:“过客”象征鲁迅先生自己,“坟”象征死亡,“老翁”象征着在残酷的斗争面前选择消极退隐的知识分子,而“小女孩”则象征着向往光明天真活泼的第三代人。

过客明知前面是坟,也要往前走,象征着一种向死而生、不退缩不屈服的人生态度。鲁迅先生厌恶旧社会,因为那里“没一处没有名目,没一处没有地主,没一处没有驱逐和牢笼,没一处没有皮面的笑容,没一处没有眶外的眼泪”,所以他宁愿牺牲,也不愿回到那里去。

在那个时期,他的努力带来的并非希望,而是绝望。面对绝望,面对虚无,鲁迅先生没有逃避。他自嘲“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他选择了越过虚无,与绝望反抗。他是这世界的一个“过客”,困顿却倔强地向死而生着。


04 结语


很多人认为存在主义是一种虚无的悲观哲学,其实恰恰相反,它是一种严肃的乐观主义。他们以为乐观主义就告诉你:“一切都很好,你棒棒的”,那其实是阿Q精神。存在主义是跟你说:“世界很荒谬,没有任何意义,但我们要尽力而为。”

从革命的角度看,鲁迅先生是一个战士,他不惜一切与封建思想作战;从存在主义视角看,鲁迅先生也是一个战士,他有着深刻的孤独感和虚无感,忍受着巨大的痛苦,与消极、绝望的自己作战。他选择了更难走的路,不断超越自身,向死而生。

萨特说,“写作是对生活的反抗。”而《野草》,就是鲁迅先生硝烟滚滚的战场。

从存在主义视角,解读《野草》中鲁迅的空虚、绝望和反抗

野草



参考文献:

陆汉军,韦茂斌 《论鲁迅野草中的存在主义》

姚万生《克尔凯郭尔与鲁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