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智慧有多高?《野草》中有句话很多人读不懂,还把它当病句

鲁迅的智慧有多高?《野草》中有句话很多人读不懂,还把它当病句。

一提起鲁迅,我们都知道他是中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都说一个人的经历决定了他的文风,那么,鲁迅先生又有着怎样的人生呢?

鲁迅的智慧有多高?《野草》中有句话很多人读不懂,还把它当病句

鲁迅原名周樟寿,后来改名为周树人。而"鲁迅"是他在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鲁迅是浙江绍兴人,出生在落魄的封建家庭。他原本在仙台医学院学医,但是为了拯救麻木的中国人,他弃医从文,《狂人日记》便是他写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小说,也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鲁迅先生投笔从戎,奋笔疾书,战斗一生,被称为"民族魂"。

鲁迅的智慧有多高?《野草》中有句话很多人读不懂,还把它当病句

在救亡图存的国内形势下,鲁迅先生大声呼唤"精神界之战士",后登上五四文坛,毕生致力对中国人精神的反思,鲁迅先生一生写作600万字,代表作有《呐喊》、《彷徨》、《朝花夕拾》《野草》《狂人日记》等等。

鲁迅也是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之一,更是左翼文化运动的支持者。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可是当我们读到鲁迅先生《野草》中的一句话时,却大为疑惑,这句话便是"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很多人看的之后都认为是病句,为什么不直接说两株树都是枣树呢?其实这是我们还不懂得鲁迅先生的大智慧。

鲁迅的智慧有多高?《野草》中有句话很多人读不懂,还把它当病句

鲁迅先生没有直接说"我的后园有两株枣树",而是分成四个短句来叙述,后两句还有重复之嫌,其实这是鲁迅先生沉重心态的反应。因为这样写来会让我们感知到这里的叙述对象和重点不是枣树,而是人,是为了反应作者内心的孤寂和无奈之感。这又是一个"期盼-发现-失落"的过程,来表现内心的失望。而枣树又是封建习俗的代表,反应了作者厌恶这种老旧的文化,渴望文化得到革新。

鲁迅的智慧有多高?《野草》中有句话很多人读不懂,还把它当病句

这篇小说也是鲁迅先生用白话文写的,他用一种新的写作手法,来对抗旧文学。同时,枣树与作者的心灵也是对应的,寄予着精神世界战士的品格,是韧性战斗者的象征。这寄托了作者的希望,希望人们可以像枣树一样,不要让自己堕落,不要屈服,用满身的刺保护自己。鲁迅先生站在最前面,"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正是他一生的写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