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某馨:時代的另類“吹哨人”

“吹哨人”這個稱呼,一開始用在了李文亮醫生身上,是他第一個發現一種類似於非典的肺炎在傳播,他用他的方式為公眾第一次發出了警告。

許某馨:時代的另類“吹哨人”

他離開了我們,那個在微博上詛咒他,辱罵他的那個留學生許某馨,也是一個“吹哨人”

她提醒公眾,留學生的思想教育存在嚴重問題

萬里之外的他們,很難接受到足夠數量和質量的愛國主義教育,很難樹立正確的三觀,國家重金資助去,國外蠅頭小利就帶跑偏了的不少見,看到那些留學生的表現,我覺得許某馨不是個例,她是一個另類的吹哨人,這個群體有問題,該治理了。

許某馨:時代的另類“吹哨人”

再說小留學生,他們處於義務教育階段,接受的是外國的教育,那是否合理?18歲前,你花重金讓隔壁老王教育你的孩子,你是否算是盡到了教育義務?

她提醒公眾,許多的資金大量流到國外

她張口就是5萬美刀,輕描淡寫,那她以前父母輕描淡寫的給她發過多少錢的“零花錢”。網上有洗白的文章,說蘇州GDP比較高,5萬美刀白領家庭給得起,沒錯,混的好的白領給得起,但不可能這麼輕描淡寫。

許某馨:時代的另類“吹哨人”

5萬美刀的背後,還有她一個叔叔,看來孩子還小,鷹醬那邊的資金是叔叔打理的。

背後可能是一個不太敢想的事情,有人有錢有平臺有資源的人,不太可能是私企老闆,很可能是那些嘴上都是主義的人。

有多少個5萬美刀的民脂民膏就這樣輕描淡寫的出口了呢?

有人推算過1.5萬英國小留學生的投資,居然一年的投資,加起來至少等於1.2個《南京條約》!

最後附上打油詩一首:

姑蘇城裡許四多

人錢平臺資源多

這麼一個大人物

還要網友找線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