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技術放大招“吃幹榨淨”汙染源

3月31日,市人大常委會調研組來到威海熱電集團、蔄山淨水廠調研時發現,這些企業不僅履職盡責擔負起社會責任,更形成一股強勁的環保風。

領跑“源頭治理”第一方陣

“大家請看大屏幕實時數據,每立方米二氧化硫12.43㎎、氮氧化物15.48㎎、煙塵2.97㎎……”在威海熱電集團控制室內,威海熱電集團環保節能部部長楊冠華向調研組介紹著4號煙囪在線排放參數。室外,運行的4號煙囪正飄出縷縷輕薄的“白煙”。楊冠華說,這“白煙”可是大氣汙染防治的“成績單”。

“煙的顏色發灰,說明裡面煙塵含量多……”楊冠華一股腦把專業術語“倒”了出來,“現在煙囪冒出來的煙幾乎都這樣,啥味也沒有。”楊冠華說。

原來,為了治理大氣汙染,熱電集團近年來先後投資十多億元,使用多種工藝,實現達標排放改造及超低排放改造。

超低排放改造完成後,集團公司又投資上億元升級改造電袋除塵、脫硫改造等環保項目。“電袋除塵改造完成後,煙塵排放濃度可以穩定控制在每立方米3毫克以下。”對此,楊冠華斬釘截鐵地說:“環保就是民生,不能有絲毫僥倖。”

今年1月1日起,開始執行最新的《火電廠大氣汙染物排放標準》,二氧化硫每立方米不高於35㎎、氮氧化物每立方米不高於50㎎ 、煙塵每立方米不高於5㎎。“很明顯,我們現在這些排放指數遠遠低於國家規定標準。”楊冠華自信地說。這份自信的背後,是堅守要讓溫暖與潔淨飛入尋常百姓家的初心。

做好老百姓的“淨水衛士”

灰色水泥地面,大理石立面牆體,不算太高的廠房……蔄山淨水廠的外貌,跟其他淨水廠並無二致,可走進淨水車間,瞬間就被臭氧接觸池進水管等各種新型淨水設備勾住眼球。

2015年威海引入外調水後,經檢測發現,外調水跟本地水差異很大。本地水有機物少、水質軟、口感甜,外調水中有機物複雜、硬度高、口感澀。廠長王濤說,在提升飲用水水質上,水務集團跟淨水廠沒少花心思。事實證明,功夫不負有心人。

經過水務集團充分論證,蔄山淨水廠決定上馬深度處理工程,採用臭氧加生物活性炭工藝。從2016年開始動工到2018年8月底建成投產運行,總投資8000多萬元。從此,蔄山淨水廠多了幾層“鐵甲衣”,老百姓的健康也多了幾道保障。

王濤說,水從來到去,要過好幾道關。深度處理工程首先要將液氧汽化,然後在臭氧發生器內通過高壓放電產生臭氧,臭氧跟水充分接觸,完成化學氧化,實現殺菌消毒後,再利用活性炭的吸附作用與降解功能,降低水中有機汙染物,如此一來才過關。

有了深度處理工藝,昔日“複雜”的外調水,如今徹底變了樣,水質提高了不少。王濤順手指向淨水車間裡的透明玻璃罩,只見經過臭氧氧化、生物活性炭過濾好的水不斷傾瀉進蓄水池內。

“水務集團還將對柳林淨水廠、崮山淨水廠進行工藝改造,實現深度處理全覆蓋,讓老百姓喝得更健康。”王濤說。(Hi威海客戶端記者 姜貝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