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訪談|張東:放大“互聯網思維”全力打造“旅遊之城”

主流訪談|張東:放大“互聯網思維”全力打造“旅遊之城”

放大“互聯網思維”全力打造“旅遊之城”

——專訪市文化和旅遊局黨組書記、局長張東

日照報業全媒體記者 李曉萌

“站在日照市建市30週年重大歷史節點上,市委十三屆六次全會和日照發展大會吹響了‘而立之年再出發’的集結號,會議提出要運用‘互聯網思維’,強化融合發展的理念,搶抓高鐵時代到來機遇,聚力培植壯大以旅遊經濟為核心的現代服務業,打造獨具魅力的旅遊之城,這一系列的重大部署令人熱血沸騰!”

11月1日,市文化和旅遊局黨組書記、局長張東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市文化和旅遊局將按照市委、市政府對文化和旅遊工作的新要求、新部署,全面落實“二、四、六”工作思路,不斷強化互聯網思維,以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國家中醫藥健康旅遊示範區為抓手,抓住用好高鐵時代到來機遇,聚焦聚力高品質旅遊項目打造、高標準旅遊接待設施建設、高效率旅遊交通設施完善、高水平旅遊服務質量提升四大目標,以融合發展的理念,加快培育“海洋旅遊、體育旅遊、康養旅遊、婚戀旅遊、研學旅遊、鄉村旅遊”六大新業態,做好“旅遊+”文章,讓旅遊業迅速成長為富民富市的支柱產業,全面叫響“有一種生活叫日照”。

在張東看來,互聯網正在對旅遊業產生著全方位、深層次、革命性的影響。作為全球兩大最多消費群體的領域,旅遊業和互聯網全面深度的融合,必將創造巨大的需求紅利和市場紅利。

“在‘互聯網+旅遊’方面,我們將重點發展‘網紅經濟’和智慧旅遊。從培育網紅產品、培養網紅人才、出臺政策措施等方面促進網紅經濟發展,為旅遊發展注入新動能;建立日照文旅大數據中心,打造智慧旅遊服務、智慧旅遊營銷和智慧旅遊管理三大體系,完成‘一機遊日照’APP 開發建設,聯合知名OTA平臺,打造線上全方位立體化營銷體系。”張東說。

有數據統計,我市旅遊消費總額從2014年的237.9億元增長到2018年的406.6億元,年均增速14.3%。“旅遊業正成為富民富市的支柱產業,旅遊業的發展空間和潛力也遠非其他產業可比。”張東認為,旅遊業是綠色產業、朝陽產業,是“無煙的GDP”,對正處於而立之年的日照而言,做優做強旅遊業是推進經濟社會發展、走向現代化海濱城市的必然選擇。

著眼未來,張東表示,要在謀劃與策劃、項目與平臺、節會與活動、宣傳與營銷等方面下功夫,讓旅遊業東風勁吹,利好不斷,把日照打造成為獨具魅力的“旅遊之城”。 抓謀劃與策劃。按照全市“一區、三極、六圈”活力空間佈局,對標學習揚州全域旅遊發展經驗,銜接城市空間佈局和功能分區,完善提升“一個高地、兩條主線、集聚組團、業態組合”全域旅遊發展佈局,加快落地實施。加強對旅遊的動態研究和旅遊業發展的策劃,邀請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到日照考察,把脈旅遊發展,校正發展方向。做好魏小安、洪清華、張曉軍等業界權威、行業大咖前期考察成果的轉化,為旅遊發展提供智力支撐。

抓項目與平臺。按照工程化、項目化的辦法,牽頭抓好東方太陽城、莒國古城、科幻谷、中華國醫壇世界養生城等百項重點項目建設,力爭年內建成運營30餘個,完成投資180億元以上,努力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特色產品。加快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國家中醫藥健康旅遊示範區、國家級旅遊度假區、國家5A級景區等“國字號”平臺創建步伐,為打造新興濱海休閒度假城市提供重要支撐。

抓節會與活動。學習借鑑濟南市搞論壇、搞活動的成熟經驗做法,按照集眾家之長、眾創之智、眾人之力的思路,加強對旅遊活動的策劃設計。在舉辦好前期策劃的165項區縣級活動、特別是國際文物裝備博覽會等20項重大節慶活動的同時,加緊策劃推出元旦迎日祈福大典、中國音樂小金鐘等一批具有一定影響力和日照特色的節會活動。

抓宣傳與營銷。圍繞塑造新時代日照新形象,持續加大對“陽光海岸·活力日照”城市品牌、“有一種生活叫日照”等旅遊主題口號的推送宣傳。加強對青鹽、魯南等高鐵沿線城市及通航城市的宣傳營銷。不斷拓寬與知名OTA平臺的合作,打造跨區域、跨平臺、跨終端的多元化、立體式營銷體系,進一步提升日照的知名度、美譽度和影響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