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笔会】文学现场:2020年第91期总932期

【清明笔会】文学现场:2020年第91期总932期

文学现场(ID:wenxueip)

严禁采集与抄袭、剽窃

【清明笔会】文学现场:2020年第91期总932期

文学现场(ID:wenxueip)

网络作协会员创作发表平台

【清明笔会】小辑作品目录

【随笔】

■临淄 宋庆法/泪雨化作清明祭

■张店 三姐/铁骨铮铮的英雄

■张店 柴洪舸/听哥哥讲起欧阳海

■张店 乱世佳人/好久不见

【特别的思念】

■张店 钟耕发/铭记(七篇)

【诗会】

■桓台 那慕汗/清明祭扫(外一首)

■高密 鲁午坡/扫墓(三首)

■张店 钟耕发/清明(外一首)

■张店 翟克江/五律•清明

■临淄 王纪强/七绝 清明

■沂源 张光福/清明

■张店 杨玉勇/清明祭

■邹平 大眼猫神/二十四节气之清明


【随笔】

▋泪雨化作清明祭

■临淄 宋庆法

【清明笔会】文学现场:2020年第91期总932期

文学现场(ID:wenxueip)

疫情伸出的魔爪被利剑斩断,春和景明的日子里,人们逐渐恢复了自由身,想去哪儿基本不再受限制。


宅居时的那些无聊日子,我的心早已不知多少次飞出窗外,汇入次第竞开的花影丛中,闻着花香,享受春日暖阳。逃出宅居陋室,扑进原野怀抱,正值各种花儿开得正盛,每到一个地方,看到有花儿开,禁不住用相机拍个照,拍着拍着,取景框里的画面让我浮想联翩。


按下回车键,正当人们要过大年的时候,疫情肆虐,有多少人被病疫缠身,他们无奈的目光里,充盈着需要救治的渴望。


那些准备好与家人团聚的医护人员,随着一声令下,组成一路路驰援的队伍,来不及与亲人道别,来不及多看一眼襁褓中的婴儿,打点行囊,急急向着疫情最严重的地方奔去。


一时间,火神山、雷神山、方仓医院里,以及能够医治新冠肺炎的场所,无一不能看到医护人员的身影。上到八旬院士,下到韶华芳龄,一身防护服遮住了他们的面庞,人们明白,他们都是医护人员,正在与疫情搏斗。一个班次接一个班次,没日没夜展开工作,护目镜刻在他们脸上的道道压痕,是他们战“疫”记载下的符号,一道压痕在脸上,丝毫不损他们的花容月貌,是镶嵌他们脸上的战“疫”“军功章”。


多少个日日夜夜熬过来了。天日渐向暖,疫情日渐被消灭。一支支驰援灾区的队伍从战“疫”区撤回,武汉的父老乡亲站在马路边,挥着颤抖的手泪如泉涌,有的甚至跪谢他们这些医护人员。家乡的人民得知他们凯旋,涌上街头迎接英雄返乡。


樱花开了,多少个被疫魔缠身的亲人,被我们的医护人员从死亡线的边缘拉了回来,得以与家人团聚。


想想那些被疫魔夺去生命的人,我们为之心痛啊。他们或是刚刚呱呱而来的婴儿,没来得及看一眼生身父母,或是花前月下的情侣,没来得及走向红地毯,或是各个岗位上的专家学者,没来得及完成科研攻关,或是治病救人的医护人员,没来得及救治更多的人,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就这样匆匆结束了。


孩子失去了爸妈,丈夫失去了爱妻,妻子失去了丈夫,白发人失去了黑发人,有的整个家庭都被疫魔抓走……


逝去的生命永远归于尘土了,举国痛惜啊!在疫情猖獗期间,春雨一场接一场地下,夜里我每听到雨点敲击窗户,落到地上的声音,会潜意识认为,那是苍天在暗暗为逝去的亡灵而啜泣,雨滴是从天空坠下的泪珠儿。远去的亲人,你们安息吧。


清明节是祭奠亲人的日子,得知要举行国家公祭,悼念为国捐躯的烈士,以及在这场疫情中不幸遇难的中华儿女。


春光回暖,草长莺飞,疫情基本结束了,天气晴朗的很。我查了查预报,近来没有大范围雨事,春雨贵如油。抗疫这场战斗还没有彻底结束,出于防范的需要,现下提倡网上追思祭扫。疫情无情人有情,暗自祈祷,能够如我所愿的话,希望看到清明节这天,云儿不要吝啬眼泪,来个“清明时节雨纷纷”,和着泪雨以寄托我们的哀思。


从战“疫”的思绪中退回来,我把相机取景框映进的画面调实,微风里晃动着的,是蓝天下的一树白玉兰,有的花期正盛,有的花瓣儿已经凋落树下,我捡起几片,拿在手中抚摸,然后又轻轻放回原地。让它们化作泥土吧,好去地下陪伴我们的亲人们。


▋铁骨铮铮的英雄

■张店 三姐

【清明笔会】文学现场:2020年第91期总932期

文学现场(ID:wenxueip)

当年从教时,清明前我们总是大讲革命英烈的故事。清明节这天,整理队伍去烈士陵园扫墓。一路上学生们叽叽喳喳说个不停,可一进烈士陵园,马上停止喧哗,静穆不语。面对一个个长眠地下的英灵,空气和风都肃然起敬。


站在烈士墓前,我总是心潮澎湃,浮想联翩,仿佛耳中听到激烈的炮火声,眼中看到滚滚的硝烟,脑海中映出一幕幕先烈们高举红旗,前仆后继,抛头颅、洒鲜血的情景,遂热泪盈眶。可能有人不相信,会说:“至于吗,残酷年代已过去这么多年了!”对我来说,不管过去多少年,我仍情不自禁,我们的幸福之花,就开在他们用鲜血浸透的土地上,何况我的亲人也在其中。


我二叔是一位铁骨铮铮的英雄。在我们老家,老一辈的人都知道二叔的英名。我的父辈都去世了,我本想春节后回老家一趟,拜访有关的知情人,以便写篇像样的纪念文章。然而计划不如变化,新冠肺炎疫情没让我出门,只好搜索记忆中零星的片段,连缀成文。


《日照西乡胡姓宗族抗日历史概略》中有这么一段:“胡丰记,他有三个儿子,都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都是英勇的抗日斗士。大儿子胡润泽早在1932年参加革命,在土地革命中经受血与火的洗礼,在抗日斗争中继续英勇战斗;他的二儿子胡润廷是一位铁骨铮铮的英雄,1939年参加革命,任抗日七区区中队长。1942年朱信斋叛变,将其逮捕,铁丝穿其锁骨,腿上被钉上铁钉。在刑场上,他大义凛然、视死如归,慷慨陈词:我20年后又是一条好汉,再和你们斗争!敌人恼羞成怒,对其不实行枪毙,而用镢头将其砸死。近来烈士迁墓,遗骸出土时没有完整头骨,只有上下颌骨和少量的头骨碎片,据收敛遗体的亲人讲,当时行刑后,是使用一块白布将破碎的头颅连同头下的泥土一起包裹入殓的,和前文所述一一相对。”


上文中的胡丰记,即我爷爷,他的大儿子是我父亲,二儿子就是我那牺牲的二叔,三儿子即我的三叔。


过去爷爷家很穷,奶奶去世的早,爷爷在下无插针之地的穷困中,无比艰难地拉扯起六个孩子,为了找个吃饭的地方,三个姑姑很小就嫁了人。爷爷相貌堂堂,他的三个儿子颜值都很高,特别是二叔,一米八多的个子,在三兄弟中最挺拔、最英俊、最帅气。二叔1939年参加革命,因他足智多谋、英勇善战,所以担任抗日七区区中队长。区中队在二叔的带领下,今天端掉一个据点,明天把鬼子的电话线割了……搅得鬼子不得安宁。有一次他们设巧计,在一个夜晚让鬼子与汉奸开了火,当天亮看清对方时,双方伤亡都很大。鬼子对二叔恨得咬牙切齿,千方百计想抓住他。可二叔的群众基础好,他领着区中队神出鬼没,使鬼子的阴谋一次次落空。


朱信斋是早已暗中投敌的叛徒,他以国共合作开会的名义,把七区区长和二叔骗去,将他们逮捕。二叔他们落入鬼子的魔掌后,开始鬼子幻想诱其叛变。他们觉得狗屎不如的朱信斋,都能帮他们抓到共产党的要害人物,倘若二叔为他们服务,他们的收获可就大了。然而二叔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他觉得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诱惑不成,他们改为严刑拷打。受尽酷刑,二叔他们拒不叛变。鬼子看到他们软硬不吃,就把他们交给当地一个凶狠毒辣的土匪刘黑七关押。开始几个人被囚禁在一个屋子里,有人便商量着逃跑,二叔沉稳地说:“我们都跑,一个也跑不掉。我是重犯,我做掩护,你们跑!”做好计划,那位战友在白天装作拉稀,一趟趟去厕所,挨到深夜,看守已被他搞得有点松懈,这时二叔大叫大嚷去厕所,在看守去押解二叔时,该战友趁机翻墙而逃。


因为有人逃走,土匪用了狠招,用粗铁丝从二叔的锁骨和手掌穿过,用大铁钉和铁镣钉住他的双腿。二叔大义凛然,一直大骂:“你们这些畜生、王八蛋!你们的死期快到了!我20年后还是一条好汉,继续与你们斗,一定把你们打进十八层地狱!……“土匪恼羞成怒,直接用镢头朝着二叔的头砸去,凶残地把二叔的头砸烂。


那年,我回老家,八十多岁的三叔说起二叔时,泪如泉涌。三叔说:“当年土匪叫我去劝降(土匪不知三叔也是共产党),我去看你二叔时,只见他全身血肉模糊,腿上、脚上白骨裸露,惨不忍睹,钻心的痛使我的眼泪止不住往下落。你二叔厉声说:’不要在这些王八羔子面前掉泪!砍下头来碗大的疤!英雄好汉怕什么!’土匪残害了你二叔后通知我去收尸,我看见你二叔的头被砸得稀烂,碎头骨都陷阱泥土里,我一边哭,一边把他的碎头骨和沾着的泥土,捧进一块白布里,包回了家。回到家,你爷爷和你二婶一看,就昏死过去了。”说着,三叔泣不成声。


二叔牺牲前已成家,而且还有了一个漂亮的女儿。无情未必真丈夫,二叔不是不爱家、不是不爱女儿,可为了赶走鬼子,拯救灾难深重的祖国,”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


这就是我二叔,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二叔,78年过去了,现在我们生活在你们用生命换来的和平幸福中。清明来临,我们无法前去您的墓前跪拜,谨以此文作为一点小小的祭品,请春风送到您的墓前,表示我们对您深深的念。


▋听哥哥讲起欧阳海

■张店 柴洪舸

【清明笔会】文学现场:2020年第91期总932期

文学现场(ID:wenxueip)

时时想起他们,知道人民的幸福生活从哪里来,国家的繁荣昌盛从哪里来,这也许是对他们最好的纪念。

——题记

2019年9月7 日的《经济日报》“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专版刊登了七位英烈的事迹。

“欧阳海:勇救人民生命财产的英雄”一文,让我想起前往济南市英雄山拜谒英烈的路上,听哥哥回忆他读书的往事,就讲到了欧阳海的故事。60岁的大哥在他七八岁时,靠半读半蒙,读完了他人生中第一部长篇小说《欧阳海之歌》。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大概都知道这部书。只是我没读过。但我知道欧阳海是因为拦惊马而牺牲,不知道为什么拦,怎样拦。

报纸介绍,欧阳海所在部队野营训练沿铁路行军时,满载旅客的列车迎面疾驶而来,驮着炮架的一匹军马猛然受惊,窜上铁路,横立轨道之间。在车马将要相撞的危急时刻,他奋不顾身,跃上铁路,拼尽全力将军马推出轨道,避免了列车脱轨,保住了旅客生命和财产安全,自己却被卷入车下壮烈牺牲,年仅23岁。

哥哥说,读《欧阳海之歌》这部纪实小说才知道,欧阳海在那样的时刻做出那样的壮举不是偶然的。出生在旧社会的苦孩子——欧阳海,在成长过程中,也像许许多多年轻人一样,身上有缺点和不足。他在解放军这所大熔炉里,不断接受为人民服务、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思想教育,不断改正自己的缺点、不断反思自己的不足,逐渐成长为一名人民的好战士。

哥哥讲到小说中一个情节。欧阳海参军以后,认真学习,积极训练,处处不甘心落后,事事都想有优异的表现。有一次他一个人值班时,感觉不忙就去炊事班帮厨。连长路过,发现值班室没人,就去枪械室带走了一支枪。欧阳海回来也没发现,他以为连队营房值班没什么问题。连长来检查时,才发现丢了枪。这事非同小可。连长讲明,他才明白。让他写检查,他却想不通,明明自己去做好事,怎么还要写检查。通过连队首长和老同志们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通过自己深刻反思,他不但弄通了思想,对做好事与干好本职工作的认识也更加清晰,个人的精神追求和思想境界也有了更大地提升。

英雄的诞生不是一蹴而就。他受怎样的教育,经历怎样的心路历程,才有怎样的追求。

看到英雄山上一座座英烈的墓碑,71年前参加解放济南的战斗时,他们很多人应该与欧阳海年纪相仿。面对城墙上负隅顽抗的敌人,年轻的他们不怕流血牺牲,为了人民能幸福的生活,五千多名烈士英勇献身。

在“济南战役纪念馆”展厅,看到17岁的滕元兴烈士的请战书:连长指导员,我要求完成最艰苦的任务,轻伤不下火线,重伤不哭叫,打下济南,为山东人民报仇,争取立功。朴素的语言诠释了这位年轻战士内心的信念与追求。冒着敌人枪林弹雨冲上城墙的第一勇士李永江(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第一个把红旗插上济南城头的孙景隆烈士,以及几千名英勇捐躯的烈士,来不及留下只言片语,五百多名烈士甚至连名字都没有留下。他们压倒一切敌人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他们毫无畏惧的牺牲精神,成为对祖国和人民大爱的永久体现。

和平时期,不用像黄继光、董存瑞那样堵枪眼、炸敌堡,也不用面对敌人的枪林弹雨攻城冲锋。为了祖国的强盛,为了人民的幸福,郭永怀、南仁东、杜富国、黄文秀、人民空军飞行员王伟、去年此时四川凉山木里火灾牺牲的英雄等一大批像欧阳海、李永江一样舍身忘我的时代英雄不断涌现出来。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之际,白衣战士们勇敢逆行的背影,一次次打动我们。那背影让我们看到了希望,给我们以力量。有人说,他们是学着大人的样子,穿起战袍冲上阵地。我更愿意相信,他们是受到了英雄烈士英勇无畏精神的感召,是受到国家、民族大义的感召,他们是新时代的英雄。


正是由于一代代的英雄辈出,正是由于更多在平凡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忠于职守、默默奉献的人,我们的国家才更加强大,我们的人民才有依靠。以至于当战乱国家,我们的侨民在面对祖国的军舰时,能自豪地说出“祖国的军舰来接我们回家了”。


▋好久不见

■张店 乱世佳人

【清明笔会】文学现场:2020年第91期总932期

文学现场(ID:wenxueip)

好久不见!我思念的老爸。


今年响应国家号召,清明节网上祭扫,我见不到您那张镶在墓碑上的小小照片了,那张永远挂着微笑的照片,就此尘封在心里。


细数那些渐行渐远镌刻着喜怒哀乐的日子,有您在的日子,那些事是那么真切地融入到我的血液和记忆中不可抹去。


三年前,儿子上高中,中午回家吃饭时间短,您总是提前排队去买鸡腿,说那家做的味道好。儿子放学回来怎么也等不到您,随便吃了午餐,下楼碰上您哼着小曲儿,我妈看见您背着手上楼就生气地大喊:“你买的鸡腿呢?你看看都几点了!齐齐都要上学了!”您慢悠悠拿出怀表一看,呀!慢了一个小时!鸡腿呢?您从怀里掏出来,说:“赶紧再啃上几口,还热乎呢!”看着您愧疚的眼神,儿子一个劲地安慰您。到现在每逢说起那个带着体温的鸡腿,儿子就红了眼眶!儿子不止一遍地跟我说:“我姥爷真是的,把鸡腿放怀里暖着。想他了……”


不光你想他,儿子,我更想我的老爸!


时间变成碎片散落在回忆中,岁月很长,和老爸相处的时间怎么如此短暂!


我记的刚生完孩子,您心疼我,就在我房间对面放了一张小床,您就守在那儿。只要孩子哭,您就抱着,我除了喂奶就是睡觉,孩子的哭闹都是您和妈妈来哄,孩子的拉尿都是您和妈妈做!若不是从骨子里爱女儿的深情,怎么会用尽余年卑躬屈膝照顾我和儿子?


原来想念一个人是如此的揪心疼痛!

【清明笔会】文学现场:2020年第91期总932期

文学现场(ID:wenxueip)

我真的希望老爸能多活十年,不,哪怕是五年,您的愿望都会实现:上老年大学,喝外孙的升学贺酒,住我买的新房,还要去旅游……来不及了,病魔折磨着您,疼痛让您痛苦不堪,化疗、放疗、抽浮肿的肚子里的水……天堂没有蚀骨的痛,您可以休息一下了老爸。


老爸您心很细,很多东西都会做标签,会收集很多报纸,我们小时候的照片,你外孙的音像资料,各种历史证件,如结婚证、粮油证、银行卡、信封等都会分门别类存好,用皮筋扎住,放在抽屉里。家里的各种花也会写上花名挂在花枝上。您喜欢读史书,喜欢做批注。最近打扫房间,看到您读书留下的痕迹,不禁用手把您的字摸了又摸,感觉还是很有温度的,我能想象您用颤巍巍的手在《三国演义》上批划的情形,认真、专注!老爸您没有留下什么遗产,但从小到大,您一直教导我读书、做好人!


从此之后平坦也好坎坷也罢,谨记老爸教导:勤俭持家,正直做人,教育儿女,孝顺老人!


老爸是一个忠诚的老党员,我的老爸从不信教信佛,但我信生命轮回。每当我在生活中遇到困难受到委屈或者生活的路感觉艰难时,我都会望着满天星星并在心里祈祷,天上那颗最亮的星就是您老爸,您会保佑我平安幸福的,因为您爱我们!


张爱玲曾说:“笑,世界便与你同声笑;哭,你便独自哭”,这可能就是说给强忍着心痛故作坚强的我听吧!


阴阳两隔的世界,残酷而无奈。老爸您现在躺的地方是烈士陵园,朝阳,背靠青山,远观湖水,周围都是为新中国的成立浴血奋战牺牲的烈士。这个清明不能如期去祭拜,就让我为您点一支蜡烛寄托哀思吧,等您忌日,一定手捧鲜花,带上好酒,与清风相伴中再叙家常!


好久不见,愿您安好!


▋清明异事

■周村 张志成

【清明笔会】文学现场:2020年第91期总932期

文学现场(ID:wenxueip)

那年清明,是父亲去世的第二年,我们当地的风俗是清明节的前一天要祭祖,就是要上坟,这一天称做“寒食。”


那一天下午,老婆早早地做好了四样供品,并把烧纸和香及碗筷酒具放在一个篮子里,只等我下班后去墓地了。


不巧的是天爷爷下起雨来,等我回到家后,衣服都淋湿了。本想着抽根烟歇歇,等雨停了的时候再去上坟,想不到那雨越下越大,天井里已经有了水洼子,而且天色也慢慢的黑了下来。显然,今儿个这上坟是去不成了。


以往父亲活着的时候,给爷爷奶奶上坟,遇到这种情况,就会把供品摆在桌子上,在桌子前面烧香烧纸磕头,也或是在门楼子底下办这个事。如此想来,我何不效仿呢?就模仿着父亲的样子,在门楼子底下办妥了。


因了过去生活困难的原因吧,当地有一句俗话,叫做“上坟拜佛是枉然,给那活人解解馋。”虽然没有上成坟,家里的供品却是现成的,借就这些现成的菜,前邻的家主就把我喊了过去,好好地喝了一顿好酒。


这事情就这样过去了,心里也没有什么遗憾。


那时候我和我娘及弟弟是分居过的,两个院子得相距几百米。三天后的一个中午,弟弟到我家喊我,说是娘病了,我急忙出门,顺路还喊上了赤脚医生。我刚走到娘的炕前,本来卧床的娘突然坐起来,拿起笤帚就打我,一边打一边骂道:“你个不孝顺的东西,过节了也不给我钱花,还有小妮子(我妹妹),我白养了你们咧。”


打得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就生气地说:“娘,我昨天不是刚给你钱吗,只过了一夜就花完咧吗?”


我娘连眼睛都不睁开看看,继续骂着:“你给我的钱都被人家抢走咧,我手里没有钱咧啊,你那个娘(父亲的前妇)也来要钱,我拿不出来呀云云。”


听到这里,我和赤脚医生都听出来点端倪,我娘这是在替我父亲说话咧,只觉满屋里阴森森的,后背发凉,浑身都起了鸡皮疙瘩。


赤脚医生当场就表示说:“她得的是癔症,我没有办法。”


我忽然想到,我左邻的大表哥会捉妖驱邪,就赶忙跑过去说:“大表哥,我娘得病了,你快去看看吧。”说着,拉起他的手,一边说着情况一边拽着他就走。


我这个大表哥喊我父亲舅舅,可他两个的年龄相仿,是个吹鼓手。村里人家有点邪毛鬼祟的都去找他。


我大表哥刚进门就咋呼着:“又咋着啦,没事瞎转悠啥,缺钱不就是给你送钱吗,你来家吓唬他们干啥?你啥时候来的呀?”


我娘闭着眼睛说:“我早就来了。”


“你干渴不?喝水不?”大表哥问道。


“喝呀。”我娘只回答了两个字。


于是,我赶忙把暖瓶里的热水倒入水瓢里,和一个大搪瓷缸子轮换着冷却着,再倒入碗中递给我娘,我娘接过碗,咕咚咕咚地喝了两大碗。


大表哥问道:“喝够了没,还喝不?”


我娘说:“喝够咧,不喝咧。”


大表哥听罢,说:“喝够咧就跟我走吧。”说着,就拖拉着拄杖往外走,还没有走出天井,我娘就睁开眼睛叹口气说:“唉,好累呀。”她,好咧。

当问她发生了什么事的时候,她竟浑然不觉。


自那之后,我才知道;人死了以后,三年之内是请不到家的。再就是上坟的时候,要画一个大圆圈,圈内要画一个十字,上坟的所有过程都要在圈内进行,否则,你送的供品和钱财就会被别家的死鬼抢了去。


现代科学承认人死后,他的脑电波还存在于空间,谁接收了他的信号,谁就会替死人说话。


【特别的思念】

▋铭记(七篇)

■张店 钟耕发

【清明笔会】文学现场:2020年第91期总932期

文学现场(ID:wenxueip)

倾心倾力设计制作的父母纪念相册快递到家了!


迫不及待,打开,粗看,细看,印装质量比预期的还好。欣慰,兴奋。在“亲情无价”群里分享、周知。


清明来临,得向父母报告,尽管昨天刚去上了坟。也要尽早让姐妹弟兄看到。时值半下晌,天气晴好,当即驱车,前往百里之外的老家。


来到墓前,手捧相册,愉快地向父母报告:


“娘!爷!给你们制作的纪念相册弄好了,准备兄弟姐妹每人一本,现在先让你们看看。


“大家翻箱倒柜,把你俩的照片,从最早的到最晚的,都找了出来,差不多每年都有几张代表性的照片,总共一百多张,汇集在这本相册里了。我给你们挨着看看。


“这是最早的一张照片,爷抱着三妹,三妹才两三岁的样子,大家分析可能是1968年;这是娘和二姐在范公亭,1985年照的,多年轻!这是俺大哥结婚,这是若绮百岁儿;这是小妹结婚,看你们娘儿俩搂着脖子多高兴!这是在潍坊富华乐园,俺大姐和萌萌也去了。


“这是咱们去威海;这是去青岛;这是去北京;这是去泰山。


“这是在矿上,爷和耕盛这张照片杠好;这是2010年初二,十六七个亲戚家人照的合影,我照的,相片上没有我。


“这是2012年五一节,若晴在烧火,娘在做饭。这也是娘最后的照片了。


“这是爷86岁生日,你看还很壮实!这是翻盖新房子之前的老屋、老院子,特意拍了照留下来的。


“这是新房子,很宽敞,爷却明显地消瘦了!这是爷88岁生日,也是最后一年的照片,看上去那么苍老……


“娘!爷!把这么多孩子拉扯大很不容易,我们会永远铭记你们的养育之恩。”


作别父母,驱车把相册分送大姐、二姐、三弟、小妹。返程。


一路上,思绪连连。


制作这个相册,钱倒是没花多少,原价每本399元,疫情期间优惠,每本99元,总共不到700元。可是心力多了去了!酝酿、构思、搜寻照片、翻拍、遴选、平衡取舍、排版设计、编辑制作、形成订单、收货,历时一个多月呢!我把它作为退休后的第一件大事来做,倾心倾力,完美呈现。


儒家《孝经》开宗明义章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於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於事亲,中於事君,终於立身。”


《酒干倘卖无》的旋律在脑际回响:没有天哪有地,没有地哪有家,没有家哪有你,没有你哪有我!假如你不曾养育我,给我温暖的生活;假如你不曾保护我,我的命运将会是什么?是你抚养我长大,陪我说第一句话;是你给我一个家,让我与你共同拥有它。


《人生第一次》,再吟已潸然:我第一次听到的哟,是你的喊;我第一次看到的哟,是你的脸;我第一次偎着的哟,是你的胸口;我第一次熟悉的哟,是你的眼;我第一步走的路哟,是你把我搀;我第一次流下的泪水,是你为我擦干;我第一次穿的衣哟,是你为我连;我第一次听懂的称呼,是你叫我铁蛋蛋。我第一次挣下的钱,捧到你眼前;我第一次爱上的人哦,领到你跟前;无论我走到哪里,总把你挂牵;我就是抱上了儿孙,我还是你的铁蛋蛋。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我已决定,把这个相册作为传家宝,让子孙铭记父母的恩德,传承美德,践行孝道,守护亲情。


父亲小传

【清明笔会】文学现场:2020年第91期总932期

文学现场(ID:wenxueip)

吾父钟安康,公元一九三零年古历二月初十生于益都县王母宫乡东郎村,兄弟三人,行三。少年丧母,青年时长兄失联,二兄失明。娶双庙村张翠香为妻,吾母是也。


父身长近一米又八,瘦削,精干,双目炯炯,语声洪亮,步履铿锵。其行也疾,且落地有声,母常辨足音而知之。与人同行,常不觉而前置,应人呼而稍顿。


父之德笃厚,成家后不弃失明胞兄,合家生活,即如饔飨不济,未改初心,直至胞兄六十有九终老。慈爱有加,从未打骂子女。


躬身务农。其业精,耕种收割,锄镰锨镢,无不驾轻就熟;其心诚,不惜气力,不使鬼巧,队长喜爱有加。由是,队属马拉大车委之驾驭,爱车爱牲,调教有方,既而,“车把式”名声鹊起。


迫于生计,公元一九九零年开小卖部,营食品日用百货,得微利以贴补家用。凡十数年,家境好转而停业。


养育七子,四女三男。家口多,负担重,衣食堪虑。然则父性老实,勤恳甚,不惮苦累。节衣食,精打细算;勤劳作,披星戴月。烟酒不沾,棋牌不碰,花鸟不爱,独爱劳动。有活则生龙活虎,无事常坐立不安。天不负,儿女终至成人,成婚成家。而当年,长次二子高考及第,凤毛麟角。及至后来,长子以教授博导任教于山东大学,次子以管理人员任职于大型国企。寒门逆袭,光耀门庭,甚慰其心。


少时曾读私塾数年,常谈启蒙经典,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崇尚传统家风,喜诵读《朱伯庐治家格言》;务农为本,《日用杂字》倒背如流。逢年过节,皆为谈资,兴之所至,即诵多多,感慨系之,沉浸其中。


晚年染疾,每况愈下,后复手术而卧床三月,寿终,享八十八年,时公元二零一七年腊月初七。葬云门山凤凰岭公墓,与母归一。


吾父安息!


母亲小传


吾母张翠香,公元一九三四年古历十一月初九生于益都县王母宫乡双庙村。其父乃中医,术精,尝救人于既倒,誉满乡里。有兄二姊一,行四为末,妙龄嫁于东郎村钟安康,吾父是也。


母身长不足一米六,胖瘦适中,面姣好而具英气;聪敏灵巧,做事干净利落。


其德馨。早年常有上门乞讨者,必取食物以予之,尽管家境贫寒,自顾不暇。村有断炊待救之户,上门求白面,遂仁心相救,不计儿女嗷嗷待哺,难以为继。二伯双目失明,不离不弃,视为一家,患难与共,照顾终老。凡此种种,乡邻深以为德,有口皆碑。


性要强,坚韧。育有七子,四女三男。其长兄曾责而笑之,曰子女多而拖累,盖房成家即难达成。母愠怒,决然有声,自此不相往来,累三十余年。直至古稀,家境宽裕,始得通融。贫穷年代,虽家口众多,仍竭力以温饱,倾心以衣身。贫病相煎,艰难度日,子女悉数成人,无一夭折。


勤劳有加,堪能负累,炊米针线,颇善持家。下地务农,巾帼不让须眉;居家生计,巧手筹措衣食。春种秋收,打场晒粮,瓜菜豆棉,皆为行家里手;摊煎饼,纳鞋底,浆洗缝补,无不出类拔萃。务农之余,尝涉足多项营生,开小卖部、磨豆腐、烙炊饼,俱为养家糊口。


生旧社会未尝识丁,然深知新社会文化之重,倾囊供子女求学,时励之。子女皆受高中教育,知书达礼;深发更是高考及第,乡邻称羡;深做学问,山大管理学院教授博导;发入国企,三十余年管理正高职称。虽非高官厚禄,却是业界翘楚,论及寒门子弟,实属逆袭有成。基础开端,皆在父母,种子初心,源自双亲。


严于治家,乃一家之主。精打细算,运筹支派,夫亦欣然听命。棍棒教育,子女无不领受;斥责怒骂,寻常时有发生。然则家门和顺,长幼有序,子女皆孝,技能咸丰,女亦熟稔于农活,男可轻易于家务,无论在田间,居家宅,各有其活,未有闲人。包揽卸烟炉,解烟复系烟,老少齐上,可见一斑。


晚年多病,腰痛,耳鸣,眼疾,时常来袭;心绞痛,癫痫,偶有发作。公元二零一二年突发心梗,骤然离世,享年七十有九,葬于云门山凤凰岭公墓。


吾母安息!


母亲的要强


母亲的要强,是有志气、不服输、自力更生、奋发图强。


母亲与其大哥大嫂(我的大舅和大舅妈)的矛盾,就很能说明。


母亲年轻的时候,三十几岁吧,已生了我们兄弟姊妹五个,其中有我兄弟仨。那是贫穷的年代,全家务农,生活自然拮据。我大舅在张店铁路上工作,五个子女,只有一个儿子居中,生活肯定是比较宽裕的。有一年,大舅两口子对母亲说:“你生这么多孩子干什么?光是你三个儿子将来娶媳妇,你就盖不起房子。”母亲很生气:“不用你们管!孩子娶不上媳妇打光棍儿也不用你们管!你们走你们的阳关道,俺走俺的独木桥,不求你们!”从此母亲就与大舅两口子结了疙瘩,几十年未解,几乎断绝了来往。


母亲36岁时又生了小妹。二大爷双目失明跟了我们过。这样,一家九口人艰难度日。尽管困难重重,但因为父母的坚强,一家人顽强地度过了困难时期,我们家的日子过得并不比人家差。母亲能打谱、会持家,父亲能吃苦、不怕累,硬是把我们一个个拉扯大了!


记得小时候,母亲白天下地劳动,晚上就在油灯下做活儿。常常是一觉醒来,母亲还在灯下忙活。母亲练就了一手很好的针线活儿,我们的衣服鞋帽、上学的书包都是她一针一线缝制缝补的,而且总是把我们打扮得整洁利落,决不像有的人家的孩子,穿得破破烂烂脏兮兮的被人笑话――我有个同学就这样。


地里的活儿,母亲样样拿得起放得下。诸如种地、锄地、栽秧子、拔苗子、浇地、施肥、打药、拿虫子、割麦子、掰棒子、刨地瓜、扦黍黍、拾棉花、zhua地、平墒沟、挑脊子、挜麦子、打场、晒粮,母亲都是行家里手,一点儿不输男人。


对我们这些孩子,父亲很慈爱,母亲却很严厉。每个人都没少挨母亲打。严教之下,不论男孩女孩,既能下地干活,也会烧火做饭。譬如,我会包水饺、擀面条、做咕喳,地里的活儿大多也会,能帮着大人挣工分。


母亲不识字,父亲只读过几年私塾,但父母都知道文化重要,千方百计供应我们上学。母亲说,只要你们好好学,家里就是砸锅卖铁也要供应你们上!父母勒紧裤带,还真送出了两个大学生――大哥和我!那是1981年,成了村里的大新闻。


我们一个个长大成人,父母又操持着一个个结婚成家。老家的房子早翻盖成了大瓦房,三弟一家住着;大哥结婚后,在济南有房子;我结婚后,在单位有房子,后来又在城里买了商品房。有了孩子后,母亲都是到我们的小家来帮着看孩子。看看我们的房子和生活,母亲很欣慰,甚至有种自豪感。


这个时候,母亲多次说起当年大舅看不起她的事,但明显不那么生气了----毕竟是兄妹,毕竟过去那么多年了,毕竟都老了,甚至大妗子早就过世了。我也揣摩母亲的心思,说得空去看看大舅吧。有一年春节,母亲让我带上礼品去看望了大舅。礼尚往来,大舅年事已高,行动不便,就让他的儿子和儿媳带了礼品来看母亲――就在我张店的大房子。姑侄相逢,一见如故。母亲很高兴。


事后,母亲流露出她的一个心思:“我就是让他看看俺孩子的房子,大不大,好不好,你不是说俺盖不起房子娶不上媳妇吗?!”


哈,母亲这口气憋了三十多年啊!


清明到了


4月4号是清明节。祭奠亲人的日子。


母亲走了七年多、父亲走了两年多了。


“亲情无价”群里,几天前就提醒,上坟要早盘算,请二姐和三弟早商量个时间,通知大家,因为今年情况特殊――新冠肺炎疫情期间。


尽管举国抗疫取得了阶段性重大成果,各地解除了社区封控,湖北、武汉也刚刚解除“封城”,但疫情尚未远去,国内防控不敢松懈,国外疫情正在暴发蔓延。网络信息显示,今年清明节提倡网上祭扫,大多数墓地关闭,谢绝祭扫。


三天前,大哥电话咨询了公墓管理处,我也微信联系了工作人员,得知可以祭扫,但有限制:要预约,每家限3人,外地有几个敏感地区的人员禁入,可以上香,不能烧纸。二姐离得近,又直接去当面咨询落实了。随后二姐通知了时间:3月31日星期二下午1点山上集合。


正常上坟,是兄弟姊妹6个都到。因为人数限制,远在济南的大哥又忙于线上教学,可能就不回了。但我是一定要去的。至于人数超限,我想会有办法的,包括烧纸——那是给父母的钱粮呀!


今天准备钱粮。拿出早备下的一个烧纸墩子,开始默默地叠元宝。捻起两张烧纸,卷成筒,用食指依次把两头斜压着扣进去,一个元宝就成了。一边叠,一边默默地思念。想起小时候、成人后跟着母亲叠元宝。母亲叠的元宝很好看,很形象,大元宝里还装进一个小元宝。那时不宽裕,甚至是贫穷,所以叠的元宝很少,早些年也就十几个吧,连同供样(肉菜点心等)装在一个不大的笎子里。父亲挎了笎子,叫上我(有时是大哥或三弟),去东坡里上坟。后来生活好转了,叠的元宝渐渐多了起来。这就跟我们的生活轨迹一样。


往年给父母上坟,一般要叠一个墩子,考虑到今年不让烧纸的限制,叠了大约三之二作罢,然后分装在两个大塑料袋里。思衬着,到时候想办法吧,能通融让烧最好,实在不行,就在墓地附近找个适宜的地方烧了,毕竟,这是过年后第一次给亲人送钱粮啊!要奉送的。现在生活宽裕了,不能让老人在那边缺钱花、缺粮吃。


父母不在了,兄弟姊妹就是最近的亲人了。盘算着明天中午约大家一起吃饭,拉拉呱,聊聊天,追思父母,交流亲情。饭后一起去上坟。


父亲,母亲,你们可好?明天儿女就去看你们了。


庚子清明祭


清明前夕,相约上坟。


提前咨询得知,因为疫情,上坟有限制:预约,限制人数,带身份证,可上香,不可烧纸。我想,到时候看吧,随机应变。


结果比预想的顺利。下午两点多到达,公墓的大门四敞大开,汽车直接开进去,停放。墓地入口有两个工作人员,一张桌子,祭扫人员需要登记。二姐前日亲临考察,工作人员已经面熟。小妹登记后,说明了是一家的,便让我们都进了。见我手提两袋“钱粮”(烧纸),随口提醒了一句:“不能烧啊,放到那里,晚上我们一块儿烧。”


其他姐妹兄弟五个,考虑不让烧纸,就都没有带。二姐带了些袖珍的“金元宝”。因为疫情,大家都戴着口罩。


摆放供品,上香。香烟袅袅,联通阴阳。每个人跟父母汇报情况----就像跟父母聊天。间或,给父母夹一些饭菜,敬一杯水酒,上几颗水果。不再像初期时那般悲痛难抑、泣不成声甚至哭天喊地,大家都平静了许多。人不能总活在悲伤中,生活还是要继续,父母有知,也一定乐见子女们快乐健康。


香将尽,磕头叩拜。先拜曾祖父母,再拜祖父母,三拜父母。我有来处,血脉相承,代代相传。


依工作人员的交待,把“钱粮”直接放进了“天府银行”——一个深深大大的燃烧池。里面已经存了厚厚的一层了。"父亲、母亲,晚上公墓管理处会统一'升钱粮’(烧纸),到时来领着你们的钱粮,跟家里其他老人分着用吧。"


至此,祭礼完毕。


中午的时候,约了大家一起吃饭聊天,追思父母,交流亲情。没承想到齐了!连原本不能回来的大哥也从济南赶来了。这是母亲过世七年多、父亲过世两年多来,兄弟姊妹第一次全部坐在一起吃饭。去年就曾郑重提议,今日终得相聚。我很欣慰。毕竟同胞手足,应该走到一起。


在一起,心就近了。


还记得父亲常说的话:十个手指头,咬咬哪一个都疼。


一个电话


下午接到一个电话,浓重的胶东口音,经自我介绍,我才听出,是淄博市劳动人民文化宫的纪主任。我在任企业工会负责人时,曾与纪主任一同参加市总工会举办的“井冈山党性修养专题研修班”,从此相识。之后更多是微信交流。


纪主任来电,专为我的几篇小文,言辞切切,感情真挚,竟跟我聊了十多分钟!


故事背景是这样的:随着清明临近,加之内退在家,我便写了几篇怀念父母的小文,几经修改后,近日发了朋友圈。前天发的是《要强的母亲》,昨天是《父亲小传》,今天是《母亲小传》。小传用的是半文半白语言。许多好友关注留言,让我心存温暖。其中,纪主任对《父亲小传》一文的留言是一首诗:父爱如山耸云天/双肩能把昆仑担/咫尺天涯阴阳隔/不尽缅怀入小传。对《母亲小传》一文的留言也是一首诗:日月光辉照宇明/江河湖海育生灵/胜却天恩谁至最/母爱无疆万载情。


看过纪主任留言,心生感动。认真回复:纪主任赋诗精彩,一诗胜千言,母亲泉下有知,定然欣慰有加。在下深表谢意!收藏您这份关爱了。


过了不多会儿,电话来了。听得出,纪主任深有感触,很是感慨,多半时间我只是在认真倾听:


“钟主席,我刚看了你的几篇文章,写得很好,真情实感。


“你写得很平实,实实在在,不拔高,不做作,但是这样更真实,读起来感觉很好。譬如你说父母开小卖部、烙炊饼、磨豆腐,这是很现实很真实的,农村这样的家庭不少,都是为了生计,为了养家糊口。


“你的父母真的很伟大!生活在农村,拉扯那么多孩子,自己没多少文化,却供出两个大学生!在恢复高考头几年,考大学多么难啊,一般家庭都难,何况是贫穷的农村家庭!你一家就考上两个,“长子”(文中所言)成长为山东大学博导,你成为国企干部,父母真是太了不起了!


“你父亲活到88,母亲79岁,要是条件好一些,应该都能活九十多岁。


“我也是农村高考出来的,我也有父母,所以我深知农村老一辈父母的不容易。


“你的文章是短、平、快,一会儿就能读完一篇,一点儿也不觉得累。就像快餐,上来就吃,不必准备这个那个的。有时我们在手机上看一些比较长的文章,往往看着看着就累了。还是这种短小的文章更让人喜欢。


“我有个建议:你出本书,把怀念父母的这些文章收在里面,让人们看看,会传递一种亲情,给人以启迪。


“书出来后,请签名给我一本,对,签上名字,我好好看看,我很喜欢……”


看过纪主任的精彩留言,再亲耳聆听热情电话,我的心里暖暖的,生出一份感动,还有敬意。


放下电话,久久回味。


我知道,纪主任是肺腑之言,是实在话,并无吹捧之意——我也没半点理由被吹捧。但我也明白,与其说我的文章好,不如说父母做得好;与其说是赞赏我的父母,毋宁说是点赞人间的真善美。


【诗会】

▋清明祭扫(外一首)

■桓台 那慕汗

【清明笔会】文学现场:2020年第91期总932期

文学现场(ID:wenxueip)

墓地的东侧

近百年前就铺下两根铁轨

一节节油罐车喘着粗气

南来北往,驶向远方


墓地的北边

十年前建成一趟铁路高架

一列列高铁飕飕的驶过

人们,抬起头东西张望


墓地的西侧

静静的小河,经年流淌

水流潺潺,岸柳伴着笛声悠扬

河水养育的儿孙,远走他乡


墓地南望

远山青黛,峰峦连绵起伏

白云遮绿缠绕山尖

蓝天之上,偶见隐约纸鸢


墓地的不远处

古老的村庄,斑驳的老墙

老人们坐着兀扎墙跟底下晒太阳

眯眼打盹,嘴里不停的说着过往


墓地位于埠头东坡

座座墓碑前,香火正旺

清明祭扫的人群,家轿来往

冢下的祖先们,静观后辈们衣锦还乡


清明祭爹娘


一阵阵吹来的风

吹开了一片片野花

吹绿了爹娘墓地的荒草

大理石墓碑,庄严的站在坟前

向风招手,它身上刻满了

过往的记忆和爹娘一生的沧桑


纸钱冥币在火中焚化燃尽

风打着转吹过来

把灰烬旋起,抛向空中

老屋檩梁上的那双燕子来了

它站在墓旁的松枝上,细语轻轻

说着和爹娘相处的和谐与过往


爹娘的墓地是我的七寸

尽管我写过很多惹眼的词语

只记得清明祭扫,爹娘坟头的野草

却清新依然,根须持续扎的很深

墓碑象一尊佛,在四月里

等待着我的眼泪来把它淹没


捧几把黄土,撒在爹娘的坟头

让身躯折叠,反复垂下头颅

那些黑色的蝴蝶,随风飘起

又轻轻落下,松柏肃立柳笛哀回

我虔诚的擦去爹娘墓碑上的尘埃

抬头望见,雄鹰凭借风力翱翔蓝天


▋扫墓(三首)

■高密 鲁午坡

【清明笔会】文学现场:2020年第91期总932期

文学现场(ID:wenxueip)

1


无风也无雨

青烟留纸钱

黄草未去芽犹生


2


麦苗又报好颜色

新土仍催拔节高

清风门第名姓氏


3


一杯酒释一场冷雨

遥知九泉之下有春城

亲人借力东风暖


▋清明(外一首)

张店 钟耕发


人去元知万事空,

涕泪应悔少孝行。

诚劝天下芸芸客,

且趁双亲有真容。


墓前问答


我是谁?

我是一个儿子。

从哪里来?

从父母那里来。

到哪里去?

向着父母的方向。

来处已不见,

归途何漫漫。


▋五律•清明

■张店 翟克江


清明景盎然,

杨柳绿如烟。

碧水金鱼跃,

澄空雪鹭翩。

踏青人爽快,

照相影娇妍。

扫墓怀前辈,

福昌不忘源。


▋七绝 清明

■临淄 王纪强


清明丝雨贵如油,

春梦良宵岁月留。

芳草逐年依旧绿,

花开叶落水常流。


▋清明

■沂源 张光福


清明追远祭英先,

兴国传家敬古贤。

岁月无情如逝水,

感恩盛世万千年。


▋清明祭

■张店 杨玉勇


又是一年清明寒

茔前跪拜泪雨涟

一柱长香九重天

遥寄相思故人安


▋二十四节气之清明

■邹平 大眼猫神


晴空碧波蓝,

和风轻抚暖。

出门寻春游,

入帘青墨染。

房舍沐夕辉,

炊烟化彩练。

唯美村居图,

人间四月天。

【清明笔会】文学现场:2020年第91期总932期

文学现场(ID:wenxueip)

《文学现场》微刊

主办:淄博市网络作家协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