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商瘋狂逃離樓市, 三四線將成重災區, 或出現新的“空城”

前幾年各大房企在三四線城市攻城掠地,紛紛佔據市場。動輒圈百畝的土地搞開發,著實熱鬧了一陣。而由於這些國內大型企業的入駐,帶動了三四線城市房價上漲。

時過境遷,由於三四線城市人口外流,加上這幾年國家調控,各大房地產公司在三四線城市開發得並不順利,可以說是虎頭蛇尾。至今處於停工或者半停工的比比皆是,塔吊在料峭的風中默默聳立著。

開發商瘋狂逃離樓市, 三四線將成重災區, 或出現新的“空城”


由於購買力下降,加之國家‘房住不炒"的政策實施,對流入房地產的資金做了限制。房地產企業融資困難,成本增加,而購房者普遍不看好樓市,進入低迷狀態。根據58房產上的樓市信息來看,這些大型房地產企業加大了優惠促銷力度,本來就定的價位太高,即使打折也沒有多少人來接盤。當前一二線城市未有企穩跡象,斷崖式下跌的打折活動,觸動了購房者敏感的神經。本來就買漲不買跌的心理,只能持幣觀望。

疫情打亂了人們的正常生活,網上雖然促銷活動很火爆,但線下的售樓處尚未開業。真正實錘成交的價格現在還不能斷定。從長遠來看,三四線城市的樓市不容樂觀。除非少數工業發達的沿海城市,其他的市縣出現人口向大中城市轉移的情況,而且愈演愈烈,他們寧願攢錢幫助孩子在大中城市買房,也不願在縣城安家了。

開發商瘋狂逃離樓市, 三四線將成重災區, 或出現新的“空城”


據58房產上的樓市專家說,由於大型房地產企業的實力雄厚,在三四線城市如魚得水,在縣城周邊囤積大量的土地建“城外城”,設計、規劃和配套相當規範和新潮。他們雖然精心策劃,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縣城的購買力實在有限。前幾年因為棚改等原因,三四線樓市火了一把,精品樓盤摸至10000元/平方米。現在沉寂了,房子根本賣不出去。

實力雄厚的企業入駐三四線城市,引發了“鯰魚效應”,其他中小房企遭受重創,或被吞併,或被擠壓,該轉行的轉了,該破產的破了,留下一地雞毛。

開發商瘋狂逃離樓市, 三四線將成重災區, 或出現新的“空城”


開發商為了自身利益最大化,因體量太大而轉身不易。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打包轉讓,寧可利益受損,也會逃離這裡。

李嘉誠、王健林已經遠離大陸樓市、潘石屹打包轉讓黑石,雖然稍晚了一點,也是順利轉型。疫情之後,又有多少房地產企業要去房產化?時間會給出答案。如果這樣,會不會再出現鶴崗、鄂爾多斯這樣的“空城”?朋友們多加關注,以後會更多分享樓市動態。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